文档详情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2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05.50KB
约53页
文档ID:592071332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2_第1页
1/53

第四章第四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第一节 人内传播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自我传播•内向传播 •思考•心理活动•意识•思维•内省 •人内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人内传播是怎样体现互动性的? •思想者 一、什么是人内传播•1、含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并外化为各种形式的反应的活动,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生理构成要素:•感官感官系统----信息接收•神经神经系统----信息传输•大脑大脑----信息处理和记忆•肌体肌体----信息输出 •3 、特点:•能动性___在已有信息中发现新的联系•实践性___信息输出不仅体现于观念而且体现于行动•社会性___ 反映社会,影响社会•本质特征____社会性 二、哲学角度:人内传播是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人在意识和思维活动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感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理性认识• 概念• 判断• 推理 三、社会心理学角度:人内传播是互动的社会心理过程•人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中的“主我”与“客我”进行互动,或者人与自身进行自我互动在个体信息系统内部借助符号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即人内传播 •米德•布鲁默 米德及其“主我”与“客我”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 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主我”与“客我”理论•《精神、自我与社会》(1934) •(1)人的自我意识始于人将“我”作为一个对象来思考•(2)人的自我(Myself)分为主我(I)与客我(Me)•“主我”----主观意愿和行为主体,是行为发出者•“客我”----社会对于“我”的各种角色的期待•我采取如此行为我采取如此行为(I),(I),是因为他人对我的社是因为他人对我的社会角色会角色(Me)(Me)如此期待如此期待 •“主我主我”在表现表现“客我客我”时形成“自我” •(3)“主我”与“客我”的互动即自我传播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 (significant symbol)即信息进行 布鲁默及其“自我互动”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H Marcus Blumer)(1900-1987)•“自我互动”理论•《象征互动论》 (1969)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

•(2)人在与自身互动中建立起自我观念•(3)自我互动的本质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四、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基模理论•人是怎样在接受信息并处理信息中形成经验的?•1、基模(SCHEMA)• 基模是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分类体系是个体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集束,随着人的实践活动而变动 •2、基模的功能:• 个人在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如何对新信息作出反应 •3、种类•角色基模•事件基模•场景基模 •4、个人信息处理过程是原有基模的强化或者修改•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1973)《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1)新信息刺激——相关基模被激活•(2)如果新信息与认知基模相吻合——延续已有解释(态度)——强化原基模•(3)如果新信息与认知基模不相符——比较新旧信息,并形成新的解释(态度)——修改原基模形成新基模•(4)每次信息处理结果将会存贮起来,作为下次信息处理的依据 •哲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我不得不同意存在着心理分析学家所说的“心力内投”这类传播我可以在自己的思想里和一个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对话。

但是,就我的研究目的而言,我情愿离这类问题远一些不是因为我认为它不存在,也许应该说,理性地看,这种传播是无法利用、度量和调查的 • ——美国传播理论家 瓦茨拉维奇(美国传播理论家 瓦茨拉维奇(19771977)) 讨论•1、你的自我传播活动频繁吗?•2、你是否在做出某项决定之前深思熟虑?•3、过去的经验对于你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影响?•4、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你知道周围人如何评价你吗?•5、你认为自己的本性是怎样的?你认为社会对你目前的社会角色有怎样的期待?你如何协调其中存在的冲突?•6、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认识你自己 •第二节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一、人际传播及其特点•1、人际传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符号互动 •2、特点、特点•(1)内容丰富•(2)形式多样•(3)双向传播 •(4)随时随地 讨论讨论•1、人为什么要和他人进行传播?(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哪些?)•2、 一个受欢迎的人际传播者通常具备哪些条件?•3、你在人际传播方面有哪些经验或者教训? 二、人际传播的基本动机•1、了解信息•2、与他人协作•3、自我认知及与相互认知 •4、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依赖于同他人之间的互动•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是一面“镜子”,个体依此调整自身行为 理论介绍:人际传播的动力——利益交换•[美]迈克尔`罗洛夫•人际传播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际传播的动力是自我利益的实现 •人际传播是•处于一个关系之中的甲乙双方为相互提供资源或协商交换资源而进行的符号传递过程 。

•1、把交往中提供的信息作为商品,以得到他人的爱、尊重、顺从等等•2、人际传播是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 •如何使信息得到接受者的重视?(提高信息的价值)•使人相信只有很少人知道这一信息•使接受者更加努力获取信息或理解其内容•限制信息向其它人传播•作出传播信息是勉为其难的样子 •解释了某些人际交往及持续交往的原因•忽视了动机的多样性•将人的行为商品化 •酒逢知己……•话不投机…… 三、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三、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1、语言符号的使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汇选择和使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2 2、姿态、姿态•体态、手势、表情 •3、外观形象•发式、服装、饰物等与传播对象、环境及自身角色的协调性•4、知识、阅历•较宽的知识面、丰富的经历 •5、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性格——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及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气质——情感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外部表现,以及活动灵活性的特点的总和 •气质的四种类型•胆汁质(直率热情、好动、脾气急等)•多血质(灵活、敏感、反应快、情绪不稳等)•黏液质(安静稳重、反应慢、沉默寡言等)•抑郁质(孤独、反应迟缓、多愁善感等) •热情•坦率•活泼•耐心•稳重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扬长避短扬长避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际传播者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际传播者 1、[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美]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 社会交换论 》,王江龙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本章参考书目 复习思考题•1 1、什么是人内传播?其实质是什么?、什么是人内传播?其实质是什么?•2 2、简述米德的、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理论、布鲁默的默的““自我互动自我互动””理论、库利的理论、库利的““镜中我镜中我””理论理论 。

•3 3、人际传播的动机有哪些方面?、人际传播的动机有哪些方面?•4 4、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有哪些?•5 5、观察一次身边的人际传播活动,并做记、观察一次身边的人际传播活动,并做记录和分析其特点录和分析其特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