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僻词句汇集(一)编辑:任龙业1、龌龊 wò chuò 龌龊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1. [dirty;filthy]∶肮脏,污秽2. [mean,despicable]∶品行卑劣 卑鄙龌龊3. [narrow]∶气量狭隘,拘于小节详细解释1. 器量局促;狭小《文选·张衡<西京赋>》:“独俭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谓何 薛综 注:“《汉书》注曰:齷齪,小节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旷士怀?”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人间齷齪,抱风云者几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重经学》:“故一时耆儒夙学,布列朝班,而 汉 学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2. 肮脏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他见我风吹的齷齪,是这鼻凹里黑《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赁房儘有,只是齷齪低洼,急切难得中意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么衣服穿到他身上总不像样,也不大合身,不等两天,不是龌龊了,就是扯破了3. 卑鄙,丑恶 宋 方勺 《青溪寇轨》:“当轴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与其客饮酒放歌,絶不与豪贵人通。
间与之相涉,视其齷齪,必以气陵之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这些政治社会上的黑暗龌龊,使得 赵自芳 近来更加常常动感情,更加躁急龌龊的英文翻译21. dirty; filthy; foul; sordid2、忐忑 tǎn tè 忐忑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be perturbed;be mentally disturbed] 心神不定的 ,七上八下的忐,忐忑,心虚也,怯也,惧也——《五音集韵·感韵》不免脚儿跌,口儿嗟,意儿中忐忑,心儿里怯——洪昇《长生殿》详细解释1. 心神不定;胆怯《西游记》第四五回:“ 八戒 闻言,心中忐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听松声謖謖,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茅盾 《子夜》七:“‘ 竹斋 ,怎样了?’ 吴荪甫 赶快上前问,心头忐忑得很2. 诚恳之意《字汇补·心部》:“忐,《道藏三元经》:‘心心忐忑’”忐忑的英文翻译1. fearful3、觊觎 jì yú 觊觎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covet;cast greedy eyes on;harbour aggressive designs against;long for;pretend to]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后汉书·杨秉传》3详细解释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覬覦 杜预 注:“下不冀望上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羣凶覬覦,分裂诸夏《旧唐书·崔元略传》:“时 刘栖楚 自为京兆尹,有覬覦相位之意 清 魏源 《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 明 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覬覦强宗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 者, 中国 人之 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觊觎的英文翻译1. [Formal] to covet2. to cast greedy eyes on; to desire for something belonging to others; to cast one's covetous eyes on4、朦胧 méng lóng 朦胧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1. [dim (hazy) moonlight]∶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胧的月色2. [dim;hazy;obscure]3.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朦胧景色4. 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朦胧的意识详细解释1. 微明貌。
唐 徐昌图 《临江仙》词:“今夜画船何处,潮平 淮 月朦朧 宋 张先 4《少年游》词:“碎霞浮动晓朦朧,春意与花浓《水浒传》第四二回:“是夜月色朦朧,路不分明, 宋江 只顾拣僻静小路去处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五娘》:“既而生归,则暮色朦朧,不甚可辨 巴金 《家》十五:“门檐下的灯笼依旧发出朦胧的红光,在寒冷的空气中抖着2. 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龄 《西宫春怨》诗:“斜抱云和深见月,朦朧树色隐 昭阳 宋 周密 《甘州·灯夕书寄二隐》词:“敧枕听新雨,往事朦朧《西游记》第八回:“只杀得:昏漠漠,星辰灿烂;雾腾腾,天地朦朧 清 唐孙华 《帘》诗:“未辨朦朧影,纔通笑语声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一:“许多朦胧的往事一下子涌到眼前3. 神志迷糊貌 唐 温庭筠 《寒食前有怀》诗:“残芳荏苒双飞蝶,晚睡朦朧百囀鶯《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刘官人 酒量不济,便觉有些朦朧起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徽 商﹞一觉睡倒,直至天明,朦朧中见一个金甲神人,将瓜锤扑他脑盖一下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无心堕落姦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疲惫的朦胧的意识已经分辨不清,只是下意识地从那个人的臂弯里挣脱出来,无力地倒在沙滩上。
4. 犹言糊涂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题箇话头,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机彀,倒不如只做朦朧,为着东君,奉劝金甌《西游记》第三回:“我 老孙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朧,又敢来勾我?”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阴阳颠倒,堪嗟两老之朦朧5. 含糊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如今被 左司家 朦朧劾奏,官里听信谗言,差金牌校尉拿我赴京问罪《水浒传》第八一回:“他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歇息朦胧的英文翻译1. half asleep52. dim; dusky; hazy; misty5、葳蕤 wēi ruí 葳蕤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1. [hanging down in clusters]∶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weary]∶ 委顿;委靡不振详细解释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南朝 梁 江洪 《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摇颺葳蕤,与时推移2. 羽毛饰物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葳蕤,繆绕玉绥 颜师古 注:“葳蕤,羽饰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宋 沉遘 《赠李审言》诗:“使节葳蕤出 汉 宫,我方受瑞守 江 东3. 华美貌;艳丽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文选·左思<蜀都赋>》:“敷蘂葳蕤,落英飘颻 张铣 注:“葳蕤,花鲜好貌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胡服何葳蕤,僊僊登綺墀4. 柔弱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瑕;縲絏苦争,喜6锦衾之可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儿家小娘子葳蕤之质,年十六,孤处无依,欲求人家兰玉而伉儷之5. 萎顿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胡广 曰:“葳蕤,委顿也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休得葳蕤低揭,心愁意慵 清 忧患馀生 《邻女语》:“我的父亲何等激昂,难道我就是这样的葳蕤不成?”6. 据《太平广记 》卷三一六引 《录异传·刘照》载: 建安 中 河间 太守 刘照 妇亡,后太守梦见一妇人,往就之,又遗一双锁,太守不能名,妇曰:“此萎蕤锁也。
以金缕相连,屈伸在人,实珍物吾方当去,故以相别,慎无告人!”“萎蕤”亦写作“葳蕤”后因以“葳蕤”借指锁 唐 韩翃 《江南曲》:“春楼不闭葳蕤锁,緑水回通宛转桥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承璀授阃》:“葳蕤重叠琐深宫,扫除近侍飞龙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记钱姬假途脱籍事》:“急启葳蕤,而已空诸所有7. 古代一种首饰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步摇﹞往时男女皆可饰,男冠如曲缨葳蕤之类 唐 鲍溶 《李夫人歌》:“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珮身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作语》:“印紱相鲜金错落,珮环交映玉葳蕤8. 草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 江 浙 中呼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萎蕤》:“按 黄公绍 《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鬚,如冠缨下垂之緌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緌,皆像葳蕤,是矣参见“ 萎蕤 ”葳蕤的英文翻译1. [Formal] hanging down in clusters; luxuriant6、窥视 kuī shì 7窥视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peep at;spy on] 暗中观察 ;偷看我们从桥梁上窥视混浊的流水详细解释1. 暗中观察;偷看。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老夫人倘然窥视出来,你为妇女怎生是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其人觉有异,潜往窥视,有二狐跳踉去 茅盾 《子夜》十六:“突然有两个人头爬在这厢房的窗洞的铁栅栏外边,朝里面窥视2. 从管孔中向远处观察 秦牧 《艺海拾贝·镜子》:“ 伽利略 运用了光学的原理,制成了一个略具雏型的望远镜,向月球窥视,看到了平素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3. 闚視:探望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杜宣 ﹞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窥视的英文翻译1. to peep at; to spy on; to watch stealthily; to take a furtive glance; to look into; to peek at/in/out; to pry into/about7、蓦然 mò rán 蓦然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8[suddenly] 忽然;猛然蓦然看去,这石头像一头卧牛详细解释不经心地;猛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时驀然倒在床上,已自叫唤不醒了。
萧红 《生死场》十三:“亡国后的 赵三 ,蓦然念起那些死去的英勇的伙伴!”蓦然的英文翻译1. suddenly8、一蹴而就 yī cù ér jiù 一蹴而就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出自】: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示例】: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 ◎清·吴趼人《痛史·原叙》【近义词】:一蹴即至、一举成功、迎刃而解【反义词】:一事无成、一蹶不振、欲速不达【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一蹴而就的英文翻译1. to reach the goal in one step99、蹊跷 qī qiāo 蹊跷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odd;queer] 奇怪, 可疑宋江见了这个大汉走得蹊跷,慌忙起身赶出茶坊来,跟着那汉走——《水浒全传》详细解释1. 亦作“ 蹊蹻 ”1.奇怪;可疑《朱子语类》卷二六:“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蹊蹺《水浒传》第二十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