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聊斋里的美女与野兽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2.39KB
约7页
文档ID:52164415
聊斋里的美女与野兽_第1页
1/7

1 聊斋里的美女与野兽摘要: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用他的神奇的笔墨为我们构造出一个人鬼狐妖的文学艺术世界 在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或痴情、或狂妄、或热烈,他们或为花妖狐媚、或为少年书生而在诸多人物形象中以女性人物形象尤为特点出众, 尤其是那些狐妖狐魅等非人形象独具人情,让读者难忘众多美丽多情的女性角色, 各自以她们独有的兰心惠质、绚丽诗意发射出灿烂夺目的光采 她们是狐妖是野兽, 却披着美女的外衣, 有着比人类更善良的心,同时聊斋中的狐妖性格特点也相当鲜明,集中表现为痴和狂痴,本是指人的一种精神病态, 愚蠢呆头呆脑为痴 所谓狂原意为狂妄自大、 粗暴狂躁的性格但在蒲松龄的聊斋中狂被赋予了自信、不合时俗、不合常理,把狐妖的痴情演绎的绚丽多姿,除去了野兽的本性与兽欲关键字:美女、狐妖、野兽、形象一、聊斋里的美女形象聊斋中的美女可不是单纯的性别之分,它跨越神界、人界、妖界和鬼界有出污泥而不染, 誓死捍卫爱情的鸦头和细候; 有执著追求美的狐女阿绣和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 有要独立, 只要婚姻实质而不要名分的侠女;有泼悍妒忌的女性如江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各界美女的形象各有千秋。

一)懂人性知报恩的狐妖-- 小翠原著中小翠的母亲遭雷霆劫被王元丰所救王元丰天生痴呆, 母亲领小翠来报恩小翠嫁入王家,在玩闹之中,帮王家铲除了官场上的敌人,又把傻儿变成聪明人,但还是被赶出了王家元丰找到小翠,她说为了报恩,且与元丰有夫妻命,所以才来王家但是实在忍不了翁姑辱骂,最终离开小翠是狐女,人妖两隔,最终元丰娶了长得像小翠的女孩这里的小翠聪明美丽,活泼好动,为“报恩”主动入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在嬉闹之间把公爹的政坛对手打败,让公爹渡过了难关她报恩报得八面威风,玩政敌于股掌之上自私、怯弱、愚蠢的达官贵人在小翠面前显得一无是处2 (二)聊斋中的才女 -- 颜氏《聊斋·颜氏》是一篇没有花妖狐魅,不沾一点鬼气的人间故事颜氏女结婚后,她只想做一个相夫教子的乡村妻子,只想平平淡淡渡过一生 她亦师亦友地帮助丈夫读书, 显示出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风范颜氏女自幼聪慧敏锐, 跟父亲读过很多书,满腹经纶,她“视蟒袍玉带如取草芥一样”容易因为丈夫无能,科举考试屡试屡败,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她赌气女扮男装,高中顺天府第四名举人,然后进士及第,任桐城县令她做官成绩斐然,被朝廷提升任命为河南道掌印御史 明朝在全国分十三道, 河南道掌印御史是替天子督察内外官吏,是明朝皇帝和朝廷非常重视的职务,掌印御史权倾一时, 非常显赫。

一个女子能担任这样一个要职,可以看出她不同凡响的能耐与智慧颜氏女在科举考试和做官为宰的道上,一路斩将夺关, 顺风顺车, 她异军突起,一枝独秀, 显示出她远远高于丈夫和天下之士的聪明才智为了避免欺君之罪,她不贪图富贵,果断地急流勇退,辞官回归故里,表现了她的大智大勇她与花木兰、女驸马一样表现了女性独有的智慧与能力,她干出了男人也要伸出大姆指称颂、赞扬、仰慕的业绩蒲松龄如此褒奖一位女性,是对“男尊女卑”,对男人独步天下,对剥夺女性一切权利的社会制度的否定, 对几千年陈腐的社会观念大胆的挑战,是一种新兴市民思想的抬头这在三个世纪前,是一种非常超前的观念三)为报家仇的复仇女性形象社会黑暗,恶势力猖獗, 官不为民做主, 即使是七尺男儿有时在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也会一筹莫展, 而聊斋女性却能在家庭和个人为难的关键时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恶势力以致命的一击,像复仇女神,使正义得到伸张 商三官、窦氏、庚娘就是这样的奇女子 《商三官》中的商三官,在即将完婚之际,父亲被恶霸杀害,哥哥告状一年多都毫无结果商三官为父报仇,巧扮优伶,在仇人庆贺生日的当夜,将其杀死; 《窦氏》中的窦氏本是一个痴情的女子,却被土豪南三复始乱终弃,活活逼死,死后化为厉鬼,终于报仇雪恨。

现实生活中人不能做的事,鬼做了,做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庚娘》中的庚娘在公公、婆婆和3 丈夫遭到歹人王十八暗害,自己面临生死考验时,沉着冷静,勇敢机智,既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又亲手杀死了仇人她们作为复仇者的形象正如秋瑾《满江红》词中所说“身不得,男儿列,身却比,男儿烈四)鬼狐花妖类女性《聊斋志异》 中的女鬼大都与民间传说中的鬼不同:将鬼高度审美化了 弱化,淡化了鬼身上的鬼气, 最大限度地来表现鬼的善与美她们大多有娇好的容颜,娴静的妍姿, 如公孙九娘是 “笑弯秋月,羞晕朝霞” 聂小倩是“肌肤流露,足翘细笋,娇艳尤绝如《小谢》中的小谢是个活泼可爱,不懂世事,乐不知愁的鬼仙她聪明好学,心地善良,学什么都是一次就学会与秋榕成为朋友后两肋插刀,和陶生在黑暗力量斗争中彼此帮助作者充分利用鬼仙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通过人鬼相杂,幽冥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中国古代传统女性是不能有陶生、 小谢等人的相互帮助, 也不能有婴宁的笑,女性被定位为男人的附属品,扮演被支配的角色,小谢、婴宁、小翠的行经是对这一制约的颠覆和重新置配使她们摆脱了“笑不露齿”、“三从四德”、“七出”等精神的桎梏都在嬉戏和畅笑中被消解了,令人刮目相看。

这也充分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五)近代女性经营者的形象-- 黄英、小二、连城《黄英》中的黄英是菊花精,她精于种菊,卖菊,以此致富她认为“自食其力不为贫,贩花为业不为俗,”以这种方式致富是“聊为我家彭泽解潮她与以市井牟利为耻的士子马子才婚前婚后的分歧,马子才总是处在尴尬位置 因为在封建社会中, 女性没有社会生存能力, 仰男人的鼻息生活, 黄英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丈夫 马子才非但不以她为荣, 反而觉得伤害了男子汉大丈夫的自尊心同时在传统重弄轻商的思想意识下,在传统士子眼里, 金钱是污人清白的 “阿堵物”躬耕南亩才是清高 但她最终使马子才认输, 认同了她的行为《小二》写“绝美慧”的女子赵小二,因跟父母一起参加过白莲教,受人迫害,不得4 不去山东益都西部的一个偏僻地方立脚,通过开厂致富, 同时在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跟丈夫下棋、喝茶、看历史文学书,享受生活《黄英》、《小二》反映了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女性的能力与地位,展示了女性经济地位和趋于平等的爱情生活六)为爱勇敢追求的女性连城出生官宦之家,自幼“知书” ,是一个知识女性,但她一开始“征少年题咏,意在择婿”的举动就越出了封建的纲常,表现出她并非那种安于压迫、不思反抗的女子。

就是父亲出面干涉, 她追求自由爱情的决心也没改变, 以死抗争,最终和自己心仪的乔生结合;鱼精白秋练在湖边遇到了和她一样爱好诗歌的慕生,为他的吟诵所感,竟然相思成疾,主动谴母提亲在遇到慕翁这堵墙时,抓住商人“志在利耳”的弱点,投之以利,终于赢得了和慕生的结合;胭脂初见风度翩翩的鄂生便被其风采所倾倒,后来又达到“萦念颇苦,渐废饮食”的地步,最后经历了曲曲折折和阴差阳错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二、聊斋里的野兽形象(一)野兽也就是狐仙美女在西方,我们看到的一种变形结构: 希腊神话里的宙斯风流成性, 他经常变成野兽去引诱美女, 譬如有一次他变成一只天鹅, 引诱丽达和他作爱; 又有一次,他变成一只大白牛去引诱欧罗巴女神, 将她带到克里特岛,然后再变成一只老鹰,享受了欧罗巴女神的肉体在有名的《美女与野兽》 童话故事里, 则是一个父亲为了给他美丽的女儿礼物,到“野兽”的花园里偷摘玫瑰,因被发现,而使美丽的女儿必须代替父亲到“野兽”的古堡去接受处罚 “野兽”爱上了“美女”,并因而缠绵病榻;最后,“美女”忘了“野兽”丑陋的容貌,日夜服侍他,终于也爱上了“野兽”,答应嫁给他于是,奄奄一息的“野兽”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原来王子是被女巫施以魔法才变成“野兽”的。

“美女”的爱破除了女巫的魔法,王子与美女有情人终成眷属5 而中国人习于书生与女狐的爱情故事,觉得野兽变成美女来引诱书生, 似乎理所当然 《聊斋志异》里的女狐故事,事实上是“男人与野兽”的故事,野兽必须先变成美女,才能让男人动心,否则免谈聊斋里的女狐,都是先变形为女子,再来迷惑书生的,除了(毛狐)与(丑狐〉一文中的狐女“不怎么美”外,其它均属人间绝色在〈胡四姐〉一文里,还有三只狐狸在争夺一个弱书生,其中狐三姐是“容华若仙”的坏狐狸,胡四姐是“媚丽欲绝”的好狐狸,而路旁少妇则是“亦颇风韵”的骚狐狸这些女狐大抵皆自承为狐,但书生的“依恋其美”,不仅不以为怪,而且还“欢爱异常”女狐的出现似乎就是要慰藉书生寂寥的,当然,对于床笫之事,聊斋只是点到为止, 它反而花了很多笔墨来描述书生与女狐间的悲欢离合华丽的修辞与动人的情节, 营造出凄艳感人的浪漫奇情气氛, 使我们几乎忘了那些“容华若仙”、“媚丽欲绝”的佳丽,原都只是生活在荒草深穴中,满身乱毛与腥气的野兽 《聊斋志异》里曾出现数个残留有野兽痕迹的狐妖,譬如卷一的《董生》,董生半夜归家欲就寝,发现被中卧一姝丽,“戏探下体,则毛尾修然”;又如卷六的《毛狐》,马生在田间所勾引的少妇,“肤赤,薄如婴儿,细毛遍体”。

对此一人与兽间的过渡形态, 董生和马生都直觉地认为这是狐化人, 而不是人变狐;而浸淫于中国文化中的读者,也很自然地契合于此一想象《聊斋志异》里的狐妖故事,虽有几个狐祟案例, 如卷五《姬生》一文里的 “金钱什物,辄被窃去” ,卷十四《狐惩淫》一文里的“凡一切服物,多为所毁,又时以尘土置汤饵中”,但这也只是让人不堪其扰而已,其他的故事不仅不恐怖, 而且还相当迷人; 狐妖多能与人类和平相处, 甚至有听闻某人家中有狐妖而发财了、而夜夜春宵了, 竟心生羡慕与嫉妒者,如卷八《狐梦》一文而且,虽然自唐朝以后,即有“无狐魅不成村” 的说法,但对狐妖这种传说中的妖精,却从未见维护社会秩序的官府像西方追猎狼人般, 采取过大规模的追猎狐妖行动;最后,连官府都和狐妖举杯浇愁、把袖追欢起来,如卷六的《狐妾》卷一里的青凤是书中最像名门闺秀、最贞静自持的美女, 但也是唯一让人看到她野兽原形的女狐 在故事开始时, 青凤和她的家人并没有自掀底牌地自承是狐,而耿生虽对她意乱情迷,却也一直无法“及于乱”,青凤的叔父甚至因为耿6 生的轻狂而举家他迁 几年后,耿生清明上墓, 归途中见被犬逼逐的小狐跑到他跟前,依依哀啼,“生怜之,启裳衿提抱以归,闭门,置床上,则青凤是也”。

为什么在路上不能从野兽变成美女,而非要到“床上”才能做这种变形?书上并未交待,但这种安排的潜意识用意恐怕还是要增加上述所说的性魅惑青凤在被耿生看到她野兽的一面后, 对耿生说:“望无以非类见憎 ”耿生的回答是:“如获异宝,何憎之有?”于是青凤不再贞静自持,自云“可与君坚永约耳”,而和耿生共效于飞二)聊斋里男性的野兽形象读过《聊斋》的男士们,大多有种共同的感慨:如果自己也能在寂静的夜晚,碰上一温柔多情的女鬼狐仙那该多好这些女鬼狐仙,不吃不喝,不掏你口袋中的私房钱,只把温情与关爱一心倾洒在你身上,你没有爱的困惑、 生的责任,只须一心享用灯下脉脉含情的眼神,静谧中缠绵悱恻的爱意如《聊斋》中快乐无比、天真无邪的婴宁;多情多义、天真丽质的青凤;还有诸多柔情似水幽怨的女鬼,如果可能,谁都愿亲自上演一场“人鬼情未了”的悲喜剧不用考虑生计与责任,夜黑则来,鸡鸣则去,这样的爱情,何等轻松、惬意就像我们在许多电视连续剧里看到的,不用赚钱却有用不完的钱,整天同心上人爱得死去活来,爱得没事干就打打杀杀过日子《聊斋志异》 里也有数则男狐找女人的故事, 但却与前述女狐找男人的故事大异其趣在这些故事里,它成了真正的“狐祟”,女方多是身不由己,任凭男狐摆布,既没有用来装点色欲的爱情, 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女人“身不由己” 、“被搔扰”等方式来获得某种发泄,男狐妖的作祟于女人,似乎也可做如是观但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的这种色欲幻想显然无法像男性的色欲幻想般受到歌颂,而是必须加以挫折的,譬如卷一的《贾儿》一文说,某位因丈夫在外经商而独寝的妇人,“梦与人交,醒而扪之,小丈夫也察其情,与人异,知为狐”起初,她还邀庖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