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世老人》等初中课外文言阅读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99KB
约3页
文档ID:16901859
《汉世老人》等初中课外文言阅读_第1页
1/3

汉世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①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③,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⑥,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⑦,货财充于内帑矣⑧ ――据鲁迅辑《古小说钩沉》本《笑林》【注释】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②侵晨:天快亮时侵:接近③或人:有人④钱十:十枚铜钱⑤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⑥赡:资助⑦没官:被官府没收⑧内帑(tǎng 躺):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酒徒遇啬鬼曩有嗜酒者,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 ”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 ”嗜酒者曰:“谅第二三十里耳 ”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 ”嗜酒者曰:“但启户就好 ”故人曰:“奈器皿不备,无有杯盏 ”嗜酒者曰:“吾与尔相知,瓶饮亦好 ”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访友毕即呼尔同归 ”嗜酒者目瞪口呆注释】1、悭吝:吝啬 2、谅:料想 3、奈:只是【训练】一、解释划线的词1. 曩有嗜酒者 2. 望诣贵府一叙 3. 吾贱寓甚遐 4.谅第二三十里耳5. 敝寓甚陋 6. 吾与尔相知 7. 吾访友毕即呼尔同归二、翻译:但启户就好三、解释下列句中的“徒”1. 悭吝之徒 2.家徒四壁 3.孔孟之徒 4.徒步旅游 5.徒劳无益四、从上文找出四个敬词: 两个谦词: 一叶障目楚人居贫,读《淮南方》 , “得螳螂伺蝉叶,可以隐形” ,遂于树下仰望,欲觅螳螂伺蝉螳自障叶。

偶见之,即缘而摘之,然不慎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具分辨,乃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 ,竟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楚人默然大喜,明日赍落叶入市,对面攫人物吏遂缚而诣官注释】1.居贫:生活贫困 2.斗:古时量器 3.绐(dai):欺骗 4.赍(ji )携【训练】一、解释划线的词1. 螳螂伺蝉叶 2. 即缘而摘之 3. 不能具分辨 4.汝见我不5. 妻始时恒答言“见” 竟日乃厌倦不堪二、翻译:吏遂缚而诣官三、成语“一叶障目”比喻:州官放火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之,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一、解释划线的词1. 怒人触其名 2. 犯者必笞之二、翻译:1. 举州皆谓“灯” 为“ 火”2.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三、 “本此”应解释为( )1.本来如此2.根据在此 3.原本是这样. 4.所以这么说四、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现比喻: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 (mei)、辑屦(ju) ,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 檀弓下》 )【注释】1.辑履:拖着鞋 2.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3.嗟:喂;呼叫声【训练】一、解释划线的词1. 齐大饥 2. 有饿者,蒙袂 3. 黔敖左奉食 二、翻译1. 黔敖为食于路2.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3. 从而谢焉三、是谁“扬其目而视之”?四、成语“嗟来之食”的意思是:拔杨容易栽杨难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事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注释】1.惠子:即惠施,魏国国相 2.杨:杨树【训练】一、 “陈轸贵于魏王”该怎样理解二、解释划线的词1. 夫杨,横树之即生 2. 则毋生杨三、翻译1. 必善事左右2. 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赏析】这篇古文出自于《笑林》 ,它这志人体笑话以幽默传神的笔法,深刻讽刺了生活中那些家财万贯而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这篇故事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以强烈的对比来揭露这位吝啬鬼的悭吝一面是他的万贯家财,对此文中虽然没有从正面交代,但从他从早到晚的忙于“营理产业,聚敛无厌”的投入精神和“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的声势上,足可以推想他的富有程度;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包括对自己在内的吝啬对自己他是“恶衣蔬食” ,虽然“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对人则更为严格,十钱已经是少得可怜了,可是这还是他“不得已”所做的痛苦决定,以致于几步之内,他又往下减了一半,而且唯恐他人再步其后尘,一再叮嘱不要外传最精彩的妙笔是“倾家赡君”四字,把一个富有而吝啬的伪君子写到了极处第二个长处是细节描写的生动传神尤其是后半部分对丐者乞讨老人表现的描写, “随步辄减” ,字字千钧,把每一步中吝啬鬼的心理活动都囊括在内其点睛之笔是“闭目以授丐者”一句, “闭目”二字把老人痛苦难舍的真实心理写得活灵活现而且这一笔又与前面“随步辄减”遥相呼应,一气呵成,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宁稼雨)[译文]从前有个人嗜好喝酒,忽然遇到故人,他的故人是个吝啬的人嗜酒的人说:“希望到贵府叙旧,又口渴又心烦,茶也行酒也行,只求止渴 ”故人说:“我的贱寓很远,不敢劳烦您的玉趾。

”嗜酒的人说:“ 料想只不过二三十里罢了 ”故人说: “敝寓十分简陋,不能让您来 ”嗜酒的人说: “只要能开门就好 ”故人说:“只是没有准备器皿,没有杯具 ”嗜酒的人说:“我和你相互熟悉,用瓶子喝也行 ”故人说:“ 暂且等我半天,我拜访完朋友就来叫你一起回去 ”嗜酒的人目瞪口呆[文化常识]话说古人的敬称与谦称 古人在对话时很讲究谦词与敬词的运用如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的儿子为“ 犬子”上文那酒徒敬称对方的家为 “贵府” ,而古人谦称自己的家为“贱寓”、 “敝寓”,也可称“敝庐”、 “陋室”,敬称对方的脚为“玉趾”,说你到来为“屈尊”凡此种种,都是谦词与敬词的运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