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始蒙古语辅音构拟的基础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54KB
约6页
文档ID:532302768
原始蒙古语辅音构拟的基础_第1页
1/6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原始蒙古语辅音构拟的基础 导读 :本文原始蒙古语辅音构拟的基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 构拟古代蒙古语的语音系统是蒙古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任务对 原始蒙古语辅音系统的构拟,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现代突厥语辅音系统是构拟古代蒙古语辅音系统 的基础一些学者在构拟原始阿尔泰语语音系统的同时也构拟了原始 蒙古语的语音系统自从波普提出关于原始阿尔泰共同语元音系统以 及原始阿尔泰共同语元音系统和突厥语、蒙古语和满-通语族语言语 音之间对应关系的假设以来,一些阿尔泰语假设的支持者认为,阿尔 泰语系诸语族语言之间的发生学关系基本上可以确定了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首先,通过对阿尔泰语系诸语族语言 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蒙古语和满-通语族语言语音方面的共 同点多于突厥语和蒙古语或突厥语和满-通语族语言之间的共同点 考虑到三个语族间的异同,把现代突厥语言作为原始语构拟的基础的 做法是值得怀疑的历史语言学认为,在假设三种语言 A、B、C 具 有同源关系并构拟它们的原始共同语时,如果 A 和 B 具有某个共同 的特征,而 C 缺少这一特征的话,为 A 和 B 所共有的特征一般可视 为原始共同语的特征;而 C 缺少这一特征则可视为后来发展的结果。

当然,这条原则并非是绝对的,即 C 缺少某一特征的共时事实也可 用来构拟原始语言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说明A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和 B 是如何获得原始语所没有的特征的[1]根据这条原则,突厥语 言不应该是构拟原始蒙古语辅音的基础另一种倾向认为,蒙古语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和中世纪文献资料 是构拟古代蒙古语辅音系统的基础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蒙古语族 语言和蒙古语方言土语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大批学术专 著,同时,一些鲜为人知的语言和方言土语也得到了介绍和研究,再 加上中世纪文献语言的研究和一些中世纪文献的不断发现和刊布,这 些都为以蒙古语族语言材料为立足点来构拟原始蒙古语辅音系统创 造了条件,从而使重新建立蒙古语语音史成为可能在原始蒙古语辅 音系统中,塞音和塞擦音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原始蒙古语的塞音 和塞擦音,是清浊的对立,还是送气不送气的对立?这是蒙古语语音 史研究中很有争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始蒙古语的塞音、塞擦音是清浊的对立持 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B啲拉基米尔佐夫、B M伊里奇-斯维特奇 等支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建立在突厥语族语上的原始阿尔泰语。

BM伊里奇■斯维特奇在《阿尔泰语的齿音:t,d,6》和《阿尔泰语 的腭音:k',k,g》两篇论文中提出了阿尔泰语系各语族原始语构拟的 对应: [2]附图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始蒙古语的塞音、塞擦音是送气不送气的对 立N波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对于塞音和塞擦音,要注意到, 它们的清浊之分,没有强(fortes)弱(lenes)之分那么大强塞音(p,t,q,k)和强塞擦音大概曾经是强松气音⑶第三种观点认为,前蒙古语辅音系统没有清浊或送气不送气之分 由于上述争论的存在,对原始蒙古语辅音系统的构拟尚未形成一 致意见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解决蒙古语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语言的历史分期是语言 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考察之后而提出来的分析 这种对象的一种时间范围,有了这种范围,我们就可以把杂乱的语言 现象排列起来,找出其中的结构规则和发展规律由于人们对阿尔泰 语理论的认识有分歧,因而,人们对蒙古语的历史分期问题,迄今还 没有形成共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由于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 造成的以阿尔泰语系比较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学者,一般都要在蒙古 语族语言发展的分期基础上,进一步拟测其原始语言形式,并进而对 其演变过程进行历史分期;而以蒙古语历史比较为主要目标的学者, 则多以现代语言、方言特点为主要依据,参照已有文献语言对其历史 演变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期。

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根据现在实际掌握 的语言材料,可将蒙古语历史分期为:原始蒙古语(从蒙古-满通语 统一体解体到13 世纪);中世纪蒙古语(从13 世纪到17世纪);近 代蒙古语(从17 世纪开始)其次,解决蒙古语语音史研究的方法问题从语言差异的比较, 探索语言发展的规律,构拟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历史比较研究的一条重 要原则但是,这种比较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即: (1)对蒙古语方 言土语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得到更多的语言差异资料和线索,进而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根据这些资料和线索寻找更多的语音历史演变规律; (2)对现存蒙古 语族语言从差别较小的语言间的比较研究入手,逐步深入到差别较大 的语言间的比较研究,找出产生差别的原因,确定差异形成的年代顺 序,弄清语言发展的时间层次;(3)适当参考其他语族语言,特别是 与蒙古语族语言关系较近的满-通语族语言的材料再次,假设必须有客观基础原始语的重建是解释音变的参照点, 所以,拟测出来的原始形式一要能合理地说明现实语言的歧异,二要 符合语音演变规律原始语是根据现存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材料构拟 出来的,因而要求重建的原始语(母语)同每种子语要合理地相似, 而且要求子语与原始语的相似程度高于各子语之间的相似程度,因为 各子语从原始语中脱胎出来以后就各自沿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发展,时 间越长,相互之间的差异就越大,每一个子语需要先上溯到共同的祖 先才能有效地找到自己的姊妹语言。

所以,所根据的材料越丰富、越 可靠,构拟的形式就会越接近于原来的状况,它的解释力就越强在此思路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语言材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我们构拟的古代蒙古语的辅音系统如下:附图迄今为止,人们对原始蒙古语辅音系统的构拟,意见仍然很不统 一笔者就以下四点提出自己的看法1.送气与不送气问题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蒙古语的塞辅音和塞擦辅音是清浊两位对比 但是,这只是基于突厥语族语言辅音系统之上的一种假设,它既不能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合理地说明蒙古语族语言的歧异,又不符合蒙古语族语言语音演变的 规律我们认为,蒙古语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 径蒙古语语音声学分析证明,现代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是送 气和不送气的对立 [4]九种蒙古语族语言中,除莫戈勒语的塞辅音 和塞擦辅音是清浊两位对比、保安语是清送气半浊不送气两位对比之 外,其余七种语言都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比我们对中世纪蒙古语语 音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元代汉语的声母系统,如果就《中原音韵》来说,浊声母已经不 成其为独立的一类了但是,就《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来说, 浊声母自成一类,就是说,浊声母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5]也就是 说,元代汉语有两套声母系统那么,明洪武年间注音的《蒙古秘史》 采用的是哪套声母系统呢?从保存浊音的声母系统看,用清音标注蒙 古语不送气音,用次清音和浊音标注蒙古语送气音从浊音已经清化的声母系统看,用不送气清音标注蒙古语不送气 音,用送气清音标注蒙古语送气音我们知道,浊音清化后,浊塞音 和浊塞擦音在平声时,并入相应的送气音,在仄声时,并入相应的不 送气音《蒙古秘史》注音汉字正是反映的这种语音变化如“琴、 腾、途、池、陈……”等字在保存浊音的声母系统里,读浊声 母平声,在《蒙古秘史》里,和现代蒙古语一样,标注的是一个清送 气音可见《蒙古秘中》注音汉字所用的是浊音清化的声母系统,所 以,《蒙古秘史》语言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从八思巴字母看,塞音、塞擦音清浊对比的形式是: [6]是浊,也就是清:次清:浊三位对比在八思巴字蒙文文献里,虽然有送气 辅音和不送气辅音之间的混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清音转写了蒙 古语的不送气辅音,用次清音转写了蒙古语的送气辅音比如: qamuq (整个),dojid (和尚),bas (又)可见,八思巴蒙古语的 塞辅音、塞擦辅音也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

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世纪蒙古语的塞辅音、塞 擦辅音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如果我们接受原始蒙古语的塞辅音、 塞擦辅音是清浊两位对立的假设的话,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原始蒙 古语的清浊两位对立是如何演变成中世纪蒙古语的送气不送气两位 对立的?我们不赞同清浊两位对立说的观点根据现有语言材料,把 原始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