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word练习题 .doc

dr****lb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0KB
约5页
文档ID:134052703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word练习题 .doc_第1页
1/5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开展了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其间既有辽宁海域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唐山地震挫折的痛苦;我国防震减灾工作4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重重,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地震的发生规律是客观的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地震灾害是能够彻底消除的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我们当前虽然形势发展很好,国富民强,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仍应始终头脑清醒,保持忧患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 )①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②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③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要求是 ( )A.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B.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C.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 D.凡事过犹不及,要坚持适度原则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对于经济来说,其哲学依据是:( )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巩固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这一认识蕴含的哲理是 ( )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由关键部分决定 D.意识对物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8、“历史是川流不息的,或不能因时而进,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治乱之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是不停的变化发展的,你永远不可能认识它 B、发展就是给事物以新姿态C、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 饮茶对健康有益,但茶叶中含有相当量的氟元素,氟元素超过安全量,就会引起氟魔牙和氟骨病的产生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注意量的积累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激光打印机使用量逾300万台,以每台打印机每年需更换2—3个硒鼓(墨粉盒)计算,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超过20万立方米。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将其填埋地下1000年后也不会腐烂据此回答10.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事物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它们的惩罚 B.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D.要着重解决眼前利益,等条件具备了再考虑长远利益1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要以提高质量为主,不要单纯追求数量这是因为( ) A.只有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B.量变只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 C.量变的意义不大 D.并非任何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13.漫画《一步到位》包含的哲理有 ( )A.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质变过程B.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要经过质变才能达到量变C.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要把质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D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循序渐进,防止盲目乱干14.“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想问题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想起15、“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①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②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18、据《人民日报》报道,产品供大于求,售价持续下跌,是近年来市场给钢铁企业出的一道难题。

对此,邯钢人没有听之任之,坐等市场好转,而是把“冷市场”当作一次技改的好机遇,邯钢人的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要把握适度原则,坐等时机 B.应抓住时机不断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C.办事情应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主、次矛盾都不容忽视19、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C.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据此回答20—21题 20、由于”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因此 ( )A改革符合客观规律 B改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 C改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改革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1、改革“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表明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C新事物能够战胜旧事物 D没有力量能够阻止改革的步伐22、杜荀鹤诗云: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B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C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23.“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古训告诉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24.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移到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辩证法角度看,货币政策的调整体现了:( )A.变化发展的观点 B.两点论的观点 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25.党的十七大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运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D.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非选择题26、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市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

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3分)28、材料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本市中小学生创造力严重缺失,只有0.33%的学生做过一点小发明,14.7%的学生有初步的创造意识,仅有4.9%的学生具备创造人格请你从哲学角度,就中小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四条建议12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2345678910111213ADAAADADDBAA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CCCCCDBCCAC26、(1)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