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8KB
约7页
文档ID:486101694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1/7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基础题组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下面三题1.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 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北风 D.②是冷性气流2.在地球上,图示气压带、风带的数量共有(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3.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7北京海淀期中)图示(  )A.N为低纬信风带B.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M给大陆西岸带来降水D.反映的时间为1月份5.(2017北京海淀期中)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  )A.若影响南美洲东部,受N控制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B.若影响南美洲西部,P、N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C.若影响非洲东部,受M影响形成常绿阔叶林D.若影响非洲西部,P、M交替控制形成荒漠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近地面气压等值线图6.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7.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提升题组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读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6江西4月教学质检)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9.(2016江西4月教学质检)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1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2.(2016河南省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读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三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图1三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1)在下表中填写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点6分)发源地风向性质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温暖湿润冬季风东北风、西北风(2)举例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6分)(3)举例说出季风气候对三明市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4分)13.(2016河南省上学期月考)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图a 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b 空气垂直运动和气压变化的关系图c 气压的日变化图d 气压的年变化(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    ,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    4分) (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经过之地的气压会    2分) (3)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    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    ;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    (早、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变化而有区别,    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    12分) (4)读图d,在北半球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季,最低值出现在    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    。

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8分)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题组1.D ①②两股气流相遇后,①是暖性气流,来自纬度较低地区,为西风带,可能是北半球的西南风,也可能是南半球的西北风;②为来自高纬地区的东风,是冷性气流2.D ①为西风带,②为东风带,①②之间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东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皆有分布3.B ①气流为盛行西风,终年在其影响下的地区可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半年受其影响(夏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一些高山如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虽然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迎风坡),但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山气候4.B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读图可知,气压带P位于回归线附近,应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项正确南部气流N为西北风,应该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位于中纬度地区,A项错误北部气流M为东南风,应该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为大陆东部带来降水,C项错误此时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反映的时间应该是7月份,D项错误5.D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自然带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南美洲东部的是M(东南信风),A项错误;P、N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项错误;M影响非洲东部,形成热带草原,C项错误;P、M交替控制,形成荒漠,D项正确。

6.A 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西北偏西,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7.C A选项的表达存在理论性错误,空气冷却下沉应形成高压,而图中M地为低压;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是副热带高压脊,此高压由动力原因形成,故B错;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已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故应为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提升题组8.A 甲乙两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9.C 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10.D A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11.D B地为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来自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性质炎热湿润,形成南亚地区的雨季,当其来得迟、退得早时易发生旱灾;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势力弱于夏季风12.答案 (1)发源地风向性质夏季风东南风、西南风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寒冷干燥  (2)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暴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解析 第(1)题,仔细读图,在调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判断季风成因及特点第(2)题,冬季风会使得所经过地区温度降低,强烈活动就会带来寒潮;夏季风的强弱会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会导致旱涝灾害第(3)题,结合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的特点和农作物生长习性知,季风气候会促进农作物的生长13.答案 (1)B处 C处(2)升高(3)8~10 下降 晚 低纬度(热带) 减小(4)冬 夏 增大 夏解析 第(1)题,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结合热力环流知,上升气流导致高空形成高压,下沉气流高空为低压,据此判断C、D气压高低第(2)题,冷空气密度较大,会使得经过之地的气压升高第(3)题,由图示信息知,三地气压的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及二者出现时间关系雅加达、南京和莫斯科的纬度逐渐升高,气压的日变化逐渐降低第(4)题,结合气压的年变化状况图,可知北半球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从北京、东京、火奴鲁鲁及伊尔库茨克的纬度和纬度差异所显示的气压随纬度变化而出现的气压年变化,判断出气压随纬度变化而出现的气压年变化规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