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助行器的选择与使用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4MB
约36页
文档ID:585353850
常见助行器的选择与使用_第1页
1/36

常见助行器的选择与使用 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重症与呼吸康复小组王严 一、概念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 二、助行器的种类 1、与地面上左右下肢与助行器支点间的面积成正比2、与助行器本身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成正比3、与使用助行器时重心高低成反比4、与助行器本身重量成正比助行器按稳定性大小排列助行架(步行式>轮式)>腋杖>臂仗>手杖(多脚助行架(步行式>轮式)>腋杖>臂仗>手杖(多脚>单脚)>单脚)三、影响助行器稳定性的因素 1.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2.全面了解患者情况3.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估4.符合患者所处的环境要求5.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6.考虑患者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爱好四、助行器的选用原则 第二节 杖类助行器1手杖(cane)2肘拐(elbow crutches)3腋拐(axillary crutches)4前臂支撑拐(forearm support crutches) 一、手杖 为一只手一只手扶持以助行走的助行器,是症状较轻的下肢功能障碍者辅助行走的用具,只可分担25%的体重使用使用手杖时,上肢和肩的肌手杖时,上肢和肩的肌力必须正常。

力必须正常 常见手杖的种类长度不长度不可调杖可调杖标准可调标准可调杖杖四足手杖四足手杖三足手杖三足手杖 单足手杖单足手杖:重量轻,上下楼梯方便,适合在支撑空间有限的地方使用,但稳定性比多足拐杖差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患者、老年人等 多足手杖n支撑面宽,稳定性好但支撑面宽不适合上下楼梯,不适合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使用,只允许慢速步行,快速步行时不稳定n适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n四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手杖的测量l无直立困难的患者: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手杖的长度和把手的位置l直立困难患者:患者仰卧位,双手放在体侧,测量尺骨茎突到足跟的距离,然后加上2.5CM即为手杖长度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1、手杖两点步行、手杖两点步行 2 2、、手杖三点步行手杖三点步行3 3、利用手杖上下楼梯、利用手杖上下楼梯 第1步健侧拐,第2步身体前倾将体重移动至单拐后,迈出患腿,第3步健侧下肢向前迈出,依次重复1,2,3步骤适用于患肢可部分负重手杖三点步行 手杖三点步类型:根据健足相对与患足的位置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及前型后型: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小,健足落地后足尖在患足尖之￿后。

步行稳定性好,恢复早期患者常用此种步行方式并列型:健足落地后足尖与患足尖在一条横线上前型: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大,健足落地后足尖超过患足尖此类型步行速度快但稳定性最差 手杖两点步 第1步拐和患腿同出,第2步迈出好腿,依次重复,此种步态方式快于“三点步”,多为轻病例或恢复后期患者应用 利用手杖上下楼梯I.上楼梯 1、移动身子靠近待上楼梯最底下的台阶 2、如果有扶手,一手抓住扶手,一手撑住手杖 3、先移动健侧腿跨上一级台阶将身体重量平均分担到手杖和楼梯扶手上 4、同时向上移动手杖和患腿一级台阶,与健侧腿平级 II.下楼梯 1、移动身子靠近待下楼梯顶端 2、如果楼梯有扶手,尽量使用 3、同时向下移动患腿及手杖至下一级台阶 4、重心下移,再移动健侧腿下一级台阶 5、重复这些动作,下楼一级级楼梯下 二、腋杖 Ø优点:支撑面积大、稳定性好、特别是侧方稳定性好Ø缺点:基底宽,所需面积大,不适合在狭小、拥挤的地方使用,使用不当易损伤腋下血管和神经 (二)适应证1. 单侧下肢无力、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2. 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三)腋杖的测量一、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二、取直立位,将腋杖置于腋下,与腋窝保持3~4 cm距离,肘关节屈曲150度,腋杖底端支脚垫正好在脚前侧和外侧各15 cm处,此时把手的高度应与大转子的位置相同 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器仰卧位测量 腋杖使用方法Ø摆至步Ø摆过步Ø四点步行Ø三点步行Ø两点步行 摆至步(主要依靠背阔肌,步行稳定速度慢) 1、同时伸出两支腋杖、同时伸出两支腋杖2、支撑并向前摆身体使双足同时拖地向前,到、支撑并向前摆身体使双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落地点附近达腋杖落地点附近 摆过步(常在摆至步成功后开始应用,速度快、姿势美观) 1、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2、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腋杖着地点前方位置着地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腋杖着地点前方位置着地3、再将双侧腋杖向前伸出取得平衡、再将双侧腋杖向前伸出取得平衡 四点步行(提骨盆肌有力时可进行,接近自然走路稳定性好,速度慢)(提骨盆肌有力时可进行,接近自然走路稳定性好,速度慢)①持杖站稳;②一侧腋杖向前;③对侧腿向前跟进;④另一侧腋杖向前;⑤对侧腿向前跟进;重复②③④⑤步骤。

适用于无法以任何一脚支撑体重者 ①持杖站稳;②双侧腋杖向前;③患侧腿向前跟进;④健腿向前;重复②③④⑤步骤适用于某一腿无法支持体重,但另一腿及双上肢正常者三点步行 两点步行(四点步后应用,步速较四点步快、稳定性差)①持杖站稳;②一侧腋杖和对侧腿向前;③另一侧腋杖和对侧腿向前;重复②③步骤适用于腿部无法支持体重、但协调性及上肢力量较强者 使用腋杖上下楼梯基本方法与手杖相似上台阶①双脚位于台阶边缘持杖站稳;②腋杖移上台阶随后健腿迈上台阶;③患腿跟上台阶; 重复②③步骤下台阶①双脚置于台阶边缘持杖站稳;②腋杖移下台阶随后患腿移下台阶;③键腿跟下台阶;重复②③步骤 第三节 助行架 1.标准型助行架2.轮式助行架 一、标准型助行架•又称讲坛架(pulpit frame)或Zimmer架,是一种三边形(前面或后面和左右两侧)的金属框架,没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支撑的步行辅助用具分为差动式和固定式 (二) 适应范围与注意事项适应范围: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助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股骨骨折愈合后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要独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帕金森病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

注意事项:a 迈腿时不要太靠近助行架,否则会有向后跌倒风险 ;b 步行时不要将架放的离患者太远,否则会影响平衡 三 助行架的测量 助行架三点步起始位置:双手握住助行架,双脚站于助行架两后脚连线稍前侧站稳①提起助行架,放置身前一臂远的地方 ;②向前迈出患侧或肌力较弱的腿,足跟落在助行架两后腿连线位置稍前侧,③迈出好腿,站稳恢复起始姿势;重复1,2,3 二、轮式助行架 n适应证: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且不能抬起助行架步行的患者n使用:与标准助行架相仿但使用时要有一定的空间,上下坡时容易发生危险,也不适合在不平坦的地面上使用 Thanks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