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 建立并理解段上植树 (两端都栽) 的情况中 “棵数=间隔数 +1”的数学模型2.利用线段图理解“点数 =间隔数 +1”“总长 =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点数 =间隔数 +1”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培养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并 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出示,设疑激趣教师: 同学们, 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 它不仅能写,能画,其实我们的手指中还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现在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左手,这里有几根手指呢?预设: 5 根教师:那手指与手指间的空隙叫什么呢?预设:间隔教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两个手指间的空隙叫做间隔大家观察一下, 5 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预设: 4 个间隔教师:现在再看,现在伸出了几根手指呢?预设: 4 根间隔教师: 4 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预设: 3 个间隔教师: 5 根手指之间有 4 个间隔, 4 根手指之间有 3 个间隔,你们发现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数量关系了吗?预设 1:手指数比间隔数多 1。
预设 2:间隔数比手指数少 1.教师:那你能不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手指数与间隔数的 关系呢?预设 1:手指数 =间隔数 +1预设 2:间隔数 =手指数 -1.教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 “间隔” 有关的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引入新知,经历过程,感受方法教师:请看,请大家默读一下: (课件出示问题) 引例: 同学们准备在全长 2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 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那么这条路的一边将被树隔成了几段?教师: 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提问) 要求什么问题? (提问)教师:同学们先用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动手并提问完成)教师:这里的有几个间隔?预设: 4 个教师:那你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预设: 20÷5=4教师: 20 表示什么? 5 表示什么? 4 表示什么?(分别提问)预设: 20 表示这条路的长度 (一般我们把它称为总长) ,5 表示每隔 5 米栽一棵(我们一般把它称为间隔长) , 4 表示有 4 个间隔。
教师: 4 个间隔相当于 4 段,所以我们数学上通常把有几段称为段数所以 4 后面的单位是段因此我们就得到了公式: 全长÷间隔长 =段数 (提问) 根据除法算式中的关系,间隔长该怎么求?(提问)段数该怎么求?(提问)教师:那现在如果我想在这条路上种树,一共需要几棵树苗呢?预设: 5 棵教师:怎么列数学关系式?(提问)预设: 4+1=5 (棵)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呢?预设:因为两端都栽教师:你们都跟他一样吗?所以你发现了树的棵树与段 数之间的关系了吗?(提问推出棵树与段数的两个公式)教师:刚才我们是在 20 米长的路上种树,那现在如果在 100 米长的路上种树呢?你还会吗?请看例 1 (课件出示例 1)大家在书本上完成例 1:同学们在全长 100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m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请同学上台展示)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教师:连例题都难不倒你们!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可是,在“植树问题”中,一定要是“树”吗?除了“树” ,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大家请看(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实例) 可见植树问题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下面就请大家应用刚才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
教师:今年的圣诞节刚结束,为了度过一个美好的圣诞 节,张老师前几天在家可花了不少的心思!你们看——(分 别出示 3 道练习)练习 1. 我买了装礼物的’袜子, 像这样每两只袜子之间隔 0.5 米,挂成一排长 8 米(两端都挂) ,一共买了几只袜子?教师:现在老师要把题目难度加大 (做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说)练习 2. 我又买了 21 只铃铛,挂成一排,长 6 米(两端都挂) ,每两只铃铛之间要隔几米?练习 3. 我还买了像圣诞树的衣服来装扮, 15 人排成一排,迎接圣诞老人(两端都排) ,每两个人之间隔 2 米,这个队伍有几米呢?四、回顾思考,全课总结教师: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思考:假如只栽一端或两端都不栽,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同学们课后去探究吧!五、逆向思考,拓展新知教师:最后老师有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想留给同学们回家思考!请看:练习 4. 在圣诞节这天, 老师看见 100 位圣诞老人一起来 给我们送礼物,他们并列排成两队(两端都排) ,每前后两个圣诞老人之间相距 1 米,则这个队伍排了有多长?六、布置作业《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1. 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 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 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 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和化归思想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树之间 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习纸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做铺垫:1. 师:同学们,记得上一次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除了一 个谜语,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 谜语师说谜语,学生回答(手)师:真厉害!现在举起你们的右手,手心向我,尽量把五指张开,大家看,每两个手指间都有一段?(距离) 在数学中,我们把这一段距离就叫做一个间隔 (板书:间隔)5 个手指间有几个间隔呢? (4 个) ,4 个手指呢? (3 个) ,3 个手指呢?( 2 个) ,2 个手指呢?( 1 个) 好,同学们可以 把手放下了2. 现在请第一小组的前 5 位同学站起来,站起来的这 5位同学之间有没有间隔?(有) 从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位,一共有几个间隔呢?( 4 个)后面一位同学也请站起来,现在有几位同学?几个间隔呢? (6 位, 5 个), 再站起来一位,现在是?( 7 位同学, 6 个间隔) 。
好,请坐,谢谢你们手指之间有间隔,刚才站起来的同学间有间隔,我们在 植树时,树与树之间也要有间隔,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植树为 例探讨与间隔数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探索新知1. 出示例题:植树节到了,同学们要在 100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m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 理解题意:师:在这道题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回答(总长度 100m, 5m一棵) 课件演示师:每隔 5m 一棵是指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 5m,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间隔长度师:还要注意哪些重要的信息?生:一边师:一边是什意思?路有左右两边, 只要在一边栽树, 另一边不栽 生:两端要栽师:路的起点和终点都要栽课件演示3. 学生猜想:师:你们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谁来说说怎样得到的师板书: 100÷5=20 (棵)等等 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哪一种猜想是对的,我们要检验一下,你们认为怎样检验?(画图) 100m 的小路每 5m画一棵, 5m 画一棵,这样画下去你们觉得?(太麻烦) 。
为什么麻烦?( 100 里面有 20 个 5m),怎么办呢?像这样数据大、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选择 100m 中的一小段,如果是 15m的小路,可以栽几棵? 20m呢?4. 学生操作: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我们用线段表示小路,把小路的长度缩小 100 倍,学习纸上 15cm 的线段表示 15m的小路 20cm表示 20m,我们用 5cm一个间隔表示 5m一个间隔可以用你喜欢的图案表示一棵树 画好后, 完成下面的表格学生操作画好的互相检查5. 学生汇报:师:请一个同学汇报一下结果, 15m 的小路?生: 3 个间隔, 4 棵树师:同意吗?我们来演示一下栽的情况首先起点处栽一棵,隔 5m栽一棵第 3 棵树时,师问:还要栽吗?(要)为什么?(两端都要栽)起点栽一棵,终点也就是末尾也要栽一棵大家看, 15 里面有几个 5m?( 3 个) ,也就是 3 个间隔1、 2、 3,3 个间隔, 1、 2、 3、 4,4 棵树。
3 个间隔 4 棵树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 20m的小路?( 4 个间隔, 5棵树) 我们来看, (课件演示)还是 5m 一个间隔,终点还要栽一棵 20 里面有几个 5m?( 4 个)几棵树?( 5 棵) 4 个间隔 5 棵树,回答正确6. 尝试列式: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不画图,你知道 25m要栽几棵树吗?试一试学 生 尝 试 列 式 汇 报, 师 板 书: 25 ÷ 5=5( 个 间 隔)5+1=6( 棵)学生说列式想法: 5m一个间隔, 25m 里有几个 5m 就有几个间隔,求出的是间隔数,棵数比间隔数多 1,所以要加1师:为什么要加 1, 你怎么知道棵数比间隔数多 1 (从刚才表格得到的规律)你们同意吗?(同意) 7. 理解规律:如果说 5 个间隔就栽 5 棵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 5 个间隔就是 5 棵树,这样栽完了吗? (没有) 为什么? (末尾没栽, 这是一端栽一端不栽)5 个间隔栽 5 棵树行吗?(不行) ,应该栽几棵?( 6 棵)。
要使两端都栽树,棵树和间隔数有一个怎样的关系呢?谁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