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辽宁省档案职称考试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大事记的种类很多,按照专题记载国家或某一地区、某一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方面的重大事件是() A. 机关工作大事记 B. 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C. 专题大事记 D. 个人生平大事记 试题答案:C 2、档案界通常所从事的档案鉴定,主要是指()的鉴定 A. 档案真伪 B. 档案利用价值 C. 档案社会价值 D. 档案保存价值 试题答案:D 3、违反《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第三款规定的,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个人可以处以()的罚款 A. 2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 B. 500元以上5千元以下 C.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试题答案:B 4、会议简介的主体部分是( C ) A、会议名称及届次 B、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 C、会议主要议程及内容 D、会议参加人员 5、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A. 省级 B. 省级或市级 C. 市级 D. 县级 试题答案:D 6、向级别与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 请示 B. 报告 C. 请示报告 D. 函 试题答案:D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同意,必要时还须经有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A. 档案所有者 B. 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 C. 档案保管者 试题答案:B 8、1951年2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第三所在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旧址成立() A. 南京史料整理处 B. 故宫博物院文献馆 C. 故宫博物院档案馆 D.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试题答案:A 9、同一门类或载体、同一保管期限、同一年度的案卷应()顺序编在一起 A. 按时间先后的 B. 按案卷排列的 C. 按机构排列的 D. 按分类的先后 试题答案:B 10、下列档号的标识方法正确的是( A ) A、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B、全宗号—分类号—件号 C、全宗号—类别号 D、全宗号—类别号—件号 11、全宗汇集与联合全宗的区别在于() A. 全宗汇集可以区分 B. 全宗汇集具有永久性 C. 全宗汇集不能区分 D. 全宗汇集具有固定性 试题答案:A 12、()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为“档案工作中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等错案彻底平反的通知》。
A. 1979年5月 B. 1982年12月 C. 1984年10月 D. 1985年12月 试题答案:A 13、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无权公布 A. 单位和个人 B. 领导和集体 C. 组织和个人 试题答案:C 14、综合档案馆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负责收集和保管什么门类、载体的档案和有关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利用() A. 特定 B. 多种 C. 单一 试题答案:B 15、在档案事业各组成部分中,()工作是重点,是档案事业的业务系统 A. 档案宣传 B. 档案法制 C. 档案行政管理 D. 档案管理 试题答案:D 16、档案馆内由若干互有联系的文件构成的组合体叫() A. 全宗 B. 案卷目录 C. 案卷 D. 全宗群 试题答案:C 17、按照《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电子文件应当在办理完毕后实时或定期归档,定期归档应当在第()年6月底前完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试题答案:B 18、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用的文种是() A. 通知 B. 请示 C. 函 D. 报告 试题答案:D 19、直接鉴定一般是以()为基本单位进行。
A. 全宗 B. 目录 C. 案卷 D. 文件 试题答案:C 20、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多数国家实行了以(B )为起点的包括一般封闭期和特殊封闭期的封闭期制度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21、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分为()级,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都对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提出了要求,三级以上的信息系统,都必须做到异地数据备份 A. 1 B. 2 C. 3 D. 4 E. 5 试题答案:E 22、根据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整理档案的目的是() A. 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B. 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C. 保管和统计档案的重要依据 D. 检索档案的工具 试题答案:B 23、下列关于电子文件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 )A、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软硬件具有依赖性 B、相对于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取具有不可靠性 C、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 D、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不可以分离 24、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D )日内立案或作出裁定不予受理A、6日 B、10日 C、15日 D、7日 25、( C )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级 B、国家 C、记录符号 D、纸张 26、工作的六项任务:即()和提供利用 A.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 B. 管理、鉴定、统计、收集、供阅 C. 统计、收集、整理、鉴定、裱糊 试题答案:A 27、()是反映专门活动领域的档案 A. 专门档案 B. 专业档案 C. 特种载体档案 D. 科学技术档案 试题答案:B 28、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将存有归档前电子文件的载体保存至少()年 A. 1 B. 2 C. 3 D. 4 试题答案:A 29、各级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应当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分期分批地向社会开放,并同时公布()的目录 A. 馆藏档案 B. 开放档案 C. 档案资料 试题答案:B 30、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A. 等级 B. 保密期限 C. 保管期限 D. 参考价值 试题答案:C 31、(),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档案馆正式成立 A. 1951年3月 B. 1954年11月8日 C. 1959年6月24日 D. 1959年10月8日 试题答案:C 32、美国1976年颁布的(),对文件管理的职能作了六项规定。
A. 《联邦文件管理法》 B. 《美国文件管理法典》 C. 《联邦电子文件管理软件应用系统设计标准》 D. 《美国资讯自由法》 试题答案:A 33、《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中的第一部法律,于1987年9月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施行时间是:(B ) A、1996年1月1日 B、1988年1月1日 C、1990年6月5日 D、1999年6月5日 34、库房温、湿度的控制()是基础 A. 通风 B. 密闭 C. 增温 D. 吸潮 试题答案:B 35、确保入馆档案质量的首要工作环节是() A. 对入馆档案进行调研 B. 保证入馆档案的齐全完整 C. 维护全宗的完整性 D. 推行入馆档案的标准化 试题答案:B 36、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归档电子文件应一式( B )套保存A、二 B、三 C、四 D、五 37、档案事业管理的根本手段是() A. 法律手段 B. 行政手段 C. 经济手段 D. 宣传手段 试题答案:A 38、根据已有的发现,档案一词起源于()代 A. 宋 B. 明 C. 清 试题答案:B 39、( A )是概要介绍某一全宗的立档单位历史,全宗内档案的历史、内容和成人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科学查考工具。
A、全宗指南 B、全宗目录 C、全宗卷 D、全宗名册 40、根据《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企业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后进行监销 A. 档案形成者 B. 档案员 C. 部门主管 D. 企业法定代表人 试题答案:D 41、档案销毁时要有()人以上监销,并在清册上签字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试题答案:B 42、企业文件材料的整理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暂时存储起来的零散文件材料进行鉴别、组卷和按地区组卷五种 A. 现行使用完毕后 B. 现行使用过程中 C. 现行使用开始前 试题答案:A 43、(B)是文书处理工作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文书处理程序结束的标志 A、归档 B、立卷 C、分发 D、移交 44、《档案著录规则》是我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全国性的(),是档案著录的规范性依据 A. 专业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 D. 地区标准 试题答案:B 4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关键是() A. 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 B. 档案工作组织与管理现代化 C. 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 D. 档案工作人员现代化 试题答案:D 46、我国于(A )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
A、1980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6年 47、档案检索主要包括档案()和查检两个阶段 A. 开发 B. 搜索 C. 存储 D. 排列 试题答案:C 48、根据《档案馆指南编制规则》(DA/T3—199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其中的正文部分,( C ) A、档案指南概况 B、馆藏档案介绍 C、插图 D、馆藏资料介绍 49、全国各个单位鉴定档案时使用的依据和标准是() A. 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 B. 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C. 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 D. 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试题答案:A 50、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有列入档案行政复议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