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手抄报篇一:'诗韵飘香――经典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活动方案“诗韵飘香――经典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活动方案为了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让诗意渗透每一位学生心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创新、写作等综合能力,让他们领略到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结合本届读书节活动我校将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诗韵飘香――经典古诗文”主题手抄报比赛活动为了认真、有序、出色地做好这项工作,现结合有关的活动形式、内容及要求等制定如下活动方案:一、参加对象:1-8年级(每班选拔3份优秀作品参赛)二、作品要求:1、全部使用A4纸,横向制作(A4纸可到文印室领取);2、每份报要有一个“报刊名称”,如“诗韵”等,要比较显眼;名称下面注明班级和编者姓名;3、内容形式不拘一格,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如:古诗文赏析、诗配画、自创小诗、古代作家作品介绍等三、时间安排:1、第七周,各班组织发动,全员参与(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语文老师负责进行指导;2、第八周,各班进行展评;各班于4月15日(星期五)前将本班3份优秀作品交给乌日娜老师3、第九周,学校组织评选学校优秀作品;4、第十周,学校获奖作品展示及表彰。
四、评分标准“内容充实40%,画面美观30%,书写端正30%”的标准进行评定五、奖项设置学校将根据学段评出优秀奖,并将优秀作品张贴于学校宣传栏邵厂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2011年3月篇二:中秋节手抄报诗词内容1中秋节手抄报诗词内容1:《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全唐诗》)《中秋见月和子由》(宋)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宋诗钞》)《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诗钞》)《中秋》(宋)戴石屏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爱国名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过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俄)巴甫洛夫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俄)别林斯基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法)大仲马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法)拿破仑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匈)裴多菲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前苏朕)苏霍姆林斯基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共3页,当前第1页23篇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题实验阶段小结“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课题“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一个子课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课题组负责总指导,由上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负责主持。
我们学校成为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我们全校轰轰烈烈地兴起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由于各年级段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同,为了这项活动扎实开展,各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子课题,低段为《如何引领学生读古诗》,中段为《如何在古诗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高段为《古诗文诵读对高年级习作的促进》。
现将我们学校各年级在活动中开展的的计划和做法归纳如下:学校首先制订考级计划,学生每学期背15首诗为三级,背25首诗为二级,背30首以上的为一级根据这一计划,大部分老师们利用学校规定的每周二、周四早读课,每周集中背两首诗,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读有的班级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了许多活动,如低年级根据学生活动的具体做法有:一、一年级新生针对一年级孩子刚入学的特点,一年级备课组认为对孩子进行了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极为重要孩子必须先得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求知,所以把《弟子规》作为孩子入学读的第一本经典老师们利用每天的早晨、中午、晚上的放学时间、每节课上课铃响之前,点点滴滴的时间都是诵读的好时机而且《弟子规》都是三个字、三个字的音韵很和谐,节奏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低年级孩子喜欢热闹,喜欢集体朗诵,采用小组评比,男女评比,个人挑战等比如小组评比,哪一组背的好,那么整组都能奖励一个小奖花,积五朵可以换一朵贴在墙上的光荣榜里,这样孩子们诵读兴趣很浓;很多孩子每天一回家就兴奋地把自己的奖花拿给家长看而且一开学我们就告诉家长我们学校是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并告诉家长们经典诵读的意义,要求家长尽量作孩子诵读的伙伴,创造经典诵读地氛围,激发孩子去诵读经典,传承经典。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的训练,但活动开展的非常有成效,目前《弟子规》孩子们基本上快背完了,而且他们的诵读积极性非常高,家长们对经典诵读这项活动也非常欣赏、认可,认为这些经典对孩子人格的熏陶、感染以及教孩子学做人都是非常有用除了《弟子规》,一年级备课组还按照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的篇目,根据情境指导学生诵读,教师节、重阳节时,教孩子们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等诗,要他们把诗送给老师、老人学完了《看菊花》,就让孩子读元稹的《菊花》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孩子们诵读的热情非常高二、老校低年级的具体做法自荐古诗就是让学生每周一、周三自己到老师或班长面前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推荐者可用一两句话向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诗,这样做主要是加深学生对诗的印象,选中诗后,由这位学生把诗、作者、朝代抄在黑板一角,可自配插图或自己喜欢装饰,由于孩子们小,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利用两天每节课课前准备的两分钟时间齐诵读,学生一般一天中的几节课课前两分钟准备时间就能背熟一首诗,再经过第二天的巩固诵读,基本能烂记脑中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不增加学生诵读负担,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更能锻炼自荐诗学生的能力,学生都乐于推荐诗,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一起诵读。
三、赠诗高年级的学生每逢各种节日、父母、亲友、同学生日,都喜欢买礼品、贺卡赠送,甚至请吃饭,这种做法不仅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让学生养成不良的攀比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班学生才二年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习惯,又让学生从小学会关爱他人我让学生遇到以上事情不许花钱,可赠诗,就是自制诗卡,把自己喜欢的诗根据不同的需要抄在卡上,并配上插图,写上祝词在送卡时最好能感情朗诵所赠的诗给收卡人听,以表示自己的真心孩子们虽然只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可是设计的贺卡却很不错,我也收藏了一些诗卡,这种活动学生喜欢,家长满意,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由曲引情,吟、唱诗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互相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领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因此,我在教学诵读古诗时,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游子吟》时,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打着节拍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