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种公文写作格式:〔一〕命令〔令〕1、命令〔令〕的用途:〔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2、命令〔令〕的种类:〔1〕发布令〔2〕行政令〔3〕嘉奖令4、命令〔令〕的写作:〔1〕发布令:标题: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 +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令号:位于标题下面, 令号不按年度编排, 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正文: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 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 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落款: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然后注明发令日期〔2〕行政令:标题:发文机关名称 +主要事由 +文种, 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正文: ① 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 ② 写出命令的具体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便于 执行〔3〕嘉惩令:标题:发文机关名称 +主要事由 +文种,如:《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 同志 “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称号的嘉奖令》;或仅注明文种,即只有 “嘉奖令 ”三个字正文: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2〕态度要鲜明〔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肯定〔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二〕决定:1、决定的用途: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2、决定的写法:〔1〕标题:作出决定的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 +决定的事由 +文种,如:《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2〕题注:会议通过的决定,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3〕正文: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① 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的决定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办决定、机构设置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决定等其正文包括两部分, 一是说明作出 “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② 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决定, 指挥性极强 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 即通过或制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3、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1〕要作好调查研究。
〔2〕要做到观点鲜明〔三〕公告1、公告的用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2、公告的写作:〔1〕标题:① 发文机关 +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② 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 “特此公告 ”作结或省去结语〔三〕公告1、公告的用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2、公告的写作:〔1〕标题:① 发文机关 +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② 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 “特此公告 ”作结或省去结语〔五〕通知1、通知的用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2、通知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2〕标题: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3〕正文:1〕批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含 “颁发”型通知、 “转发”型通知和 “批转”型通知三种a〕“颁发”型通知#p#分页标题 #e#“颁发”型通知又称 “发布”或“印发”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 其正文部分, 一般首先说明制订所发布的规章的目的、 根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后是提出执行要求b〕“转发”型通知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 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 其正文有两种写法, 一种正文包括两部分: 开头部分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 说明态 度, 提出原则要求最后以 “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结合具体情况, 参照执行 ”、“请研究执行 ”等惯用语句提出执行要求一种正文只写转发决 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c〕“批转”型通知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 “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正文一般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说明态度,宣布转发,阐明意义,提出要求2〕指示性通知是指上级机关宣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但限于发文机关的权限,或因其内容不命〔令〕或指示的这类通知又称规定性通知或布置性通知。
其正文包括:概述情况和问题,写明通知事项,提出工作要求,或用 “特此通知,望认真执行 ”等结语3〕告知性通知:是指告知某一具体事项,这类通知是机关日常工作经常会用到的公文文种 其正文先写明发文机关的决定事项及作出该决定的目的,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是常用的过渡句然后写明对有关事宜的安排,应知事项等最后用 “特此通知”结束会议通知是告知性通知的一个重要类别,其正文部分应写明召开的会议名称,须知事项两部分,须知事项包括会议名称、议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 报到时间、地点,需带的材料,食宿安排,联系方式等内容4〕任免通知任免通知的正文一般比较简单, 直接写明任命谁什么担任什么职务, 或者免去什么人的什么职务即可〔六〕通报1、通报的用途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2、通报的特点:〔1〕严肃性〔2〕教育性〔3〕典型性〔4〕时间性3、通报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2〕标题: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事由+文种,如:《关于 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3〕正文:1〕表彰性通报正文包括介绍先进事迹、 宣布表彰决定、 发出学习号召和提出希望要求等几项内容。
2〕批评性通报正文包括表达错误事实,指明危害,分析错误性质,申明通报决定,提出引以为戒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等几项内容3〕情况通报正文写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先写发布通报的缘由, 然后写明通报事项, 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一种是将内容按问题分类,分成假设干个部分来写〔七〕议案1、议案的用途: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2、议案的写法:〔1〕格式:按公文的一般格式〔2〕标题: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海南省的议案》〔3〕正文:写明提交议案的缘由及提交审议的事项,结尾是 “现提请审议 ”〔4〕落款:发文单位;发文日期3. 写作议案的注意事项:〔1〕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行文〔2〕要言之有理〔八〕报告1、报告的用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2、报告种类:〔1〕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2〕按行文目的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3、报告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2〕标题: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地震灾区的情况报告》 事由+文种,如:《全国物价大检查总结报告》。
〔3〕正文:呈报性报告:开头:概括情况,提起下文主体:具体陈述情况,指明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意见和打算结尾:常用 “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 ”、“特此报告,请审阅 ”呈转发性报告:开头:概括介绍情况,说明原因主体:汇报工作或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写明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结语:常用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等〔九〕请示1、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2、请示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2〕标题: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 公司关于请拨设备改造资金问题的请示》p#分页标题 #e#事由+文种,如:《关于要求解决 地区严重积水问题的请示》〔3〕正文:1〕请示指示的请示:此请示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向上级机关申 明情况,请求予以答复和下达处理意见, 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情况的陈述和问题的强调上,一般未提出具体建议最后以 “请核示 ”之类的语句结束2〕请求批准的请示: 此请示是就某一问题或事项, 提出本机关的处理意见, 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准或说明态度 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意见和方法的说明上, 最后提出批准请求,即以请示批准的语句 “以上意见当否,请审核指示 ”以“上请示, 请批复 ”作结束。
3、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1〕要正确选用文种〔2〕要尽量做到一文一事〔3〕要防止多头请示〔4〕要防止越级请示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具体功用不同: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陈述的特点明显,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而请 示是呈批性公文, 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在请示中虽然也可以陈述情况,但这是次要的,是为请示事项的提出服务的〔2〕内容含量不同:报告往往要涉及多个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即使是专题性报告, 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 内容含量大, 报告比较复杂,篇幅较长;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比较多见〔3〕行文时机不同: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 “边干边请示 ”,更不能 “先斩后奏 ”〔十〕批复1、批复的用途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2、批复的写法:〔1〕格式:用公文的一般格式〔2〕标题: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事由+文种,如:《关于修建新办公楼请示的批复》〔3〕正文:1〕开头部分:批复缘由,一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引述请示的标题和发文字 号、发文时间或概括来文的主要内容;如问题比较复杂,往往用过渡语 “现批复如下”,引出批复意见。
2〕主体部分:批复事项,是正文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事项,逐条批复, 一般先说明批复态度,再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