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 google earth+su 制作建筑地形场景环境 ?Google earth 与 SU 作为同一个公司的两款软件产品,在使用上具有互通性相信不少网友都知道 SU+Google earth 的一些应用技巧,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这个将要介绍的利用 Google earth 制作建筑场景环境,看到论坛里没有介绍,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全当抛砖引玉了我们在 SU 中建立好模型之后,有时会需要考虑建筑本身与实际周边环境的关系与影响,特别是有些场地因为周围有风景区,或者是场地本身有高度限制要求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建筑与周围地形环境结合起来,在精度要求不高,以及如果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下“如果这栋建筑在场地盖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来讲建筑模型置于实地场景中在 googleearth 中是有地形高差的,在 google earth 里所有的地形都会显示出来,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建筑模型放到 google earth 的场景中方法过程如下:1.建好建筑模型2.选择“添加位置”3.这时会弹出 google earth 的地图供你选择地理位置4.选择你的项目的具体位置,放置模型。
白色方框的范围就是你预览的最大场景范围,这个范围内的场景将会保存在你的 su 中进行预览5.选择好了后,点击“选择区域”,这时会出现“抓捕”框进行更进一步编辑所需要的预览范围6.确定后点击“ 抓取”按钮,这时就会将场景保存到你的 SU 中,你可以进一步的移动模型来调整位置7.这时点击“添加位置”旁边的“地形”按钮就可以将平坦的地面变成有高差的地形8.这时只要调整模型与地图的比例,位置就可以看到建筑在实际环境中的大概效果,比如有风景区的地方会有限高不能挡住山了之类的情况时更要注意图中为了效果,建筑与场地的比例是故意调整的)调整时,当建筑与地形表面交接时会提示“在表面上”9.这时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的观察更大范围内的场景时,可以继续选择“添加场景”,其中的白色区域就是已经显示并保存在 su 中的范围,你只要移动视框,进行多次操作来一块一块的补充周边的地形场景向左移动视框来补充周边的地形场景,如果移动的距离过远,在确定“抓取”时,软件会提示你可能出现对齐不佳的情况 可以直接确定,于是你的 SU 中又补充了一块地形可以看出,在导入到 SU 场景里面时,地形数据的坐标基本是保持在一个坐标系的,因此就可以重复这个过程,将你想要的地形补齐。
我在这里抓取的是广州白云山的场景,从图上看出来这样做也有缺点,就是重复的截图抓取会在 SU中重复的留下 google 的商标这一点怎么解决我还没想到好办法另外,保存到 SU 里的地形其实都是可以编辑的!右键点击地形,在弹出的对话栏中选择“解锁”,我们可以看到这块地形变成了一个组件,再选择“分解 ”,这块地形就变成了 SU 里的一个面了解锁后的一块地形,继续分解;看到这块地形变成了可编辑的面;建议在保存了多“块”地形的场景中,千万不要一次性选取所有的地形直接进行 “解锁”,“分解”操作,那样容易造成程序崩溃选择“工具”——“沙盒”——“曲面拉伸”可以对地形进行编辑,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刚刚“分解”完成后,在该面依然是选中状态时不要点击“曲面拉伸”因为这个时候软件默认的是整个地块,这时会造成巨大的运算量这个状态下千万不要选择曲面拉伸,会造成程序运算的巨大负担;在取消选择整个地块后再选择“曲面拉伸”,并且输入拉伸范围的半径值,再点选地块,就可以进行局部的拉伸了这个场景很像游戏《模拟城市》中的上帝模式编辑地形的时候;如果不喜欢 google 的地形贴图,可以在 “分解”完成后直接上个颜色就可以了,当然,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纹理,因为这时,这块地就是一个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