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_1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81KB
约29页
文档ID:60684414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_1_第1页
1/29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清史 研究 在美国的 中国 学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哈佛大学访问期间,曾对全美各地重要大学中国学机构、资料及其研究状况做了实地考察,并拜见有关学者和专家现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有关 文献 、档案和网上资源,对美国清史资料收藏及其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由于美国清史研究相当发达,笔者所能了解到的情况还很有限,故不周之处,望方家指正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书和美国哈佛大学、纽因伦地区大学的清史研究  在哈佛大学,收藏清史资料的主要图书馆是哈佛燕京图书馆截1999年6月的统计,哈佛燕京图书馆书籍的藏量超过947,000册,其中汉文书籍535,000册50多万册汉文藏书中,20万册是古籍,包括宋、元、明刻本1500余种,20,000余册;清初至乾隆间刻本2,000余种,约20,000册;抄本l,200种,4,500余册;原版方志3,525种,约35,000册;丛书1,400种,约60,000册燕京藏书之稿本、抄本的数量与质量,在美国均独占鳌头。

不少重要稿本没有刊刻过,如丁日昌的《炮录十卷后编》、《军火杂录》等燕京的未刻稿本还有如书画家高凤翰《南阜山人诗文类稿》、学者周广业《蓬庐文抄》、清宗室敬微《敬徵日记》数学家李锐《观妙居日记》、内阁侍读叶名法《宝云阁诗草》与《城南集》、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等燕京的少数民族 历史 文献也不少满文著作中,有《春秋》、《易经》等儒家经典译文,以及《三国》、《聊斋》、《水州、《金瓶梅》等历史、文学方面的著作藏文著作中,有分别印制于1700年、1732年和1933年的经典文献蒙文著作中,有1724年印制于北京的若干文献还有云南纳西族象形文字的手稿598册这些纳西族的文献均已整理并列书目《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已于1999年出版,记录了馆藏宋元明三代刻本的详尽信息续编清代部分的撰写工作也已完成至此,燕京图书馆清代典籍的整理工作基本完成  哈佛大学是美国清史研究的重要基地,其清史研究可以追溯到费正清费正清曾于1930年到中国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研究中国历史,1936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口岸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设》,是对清史个案的深人研究他是外国人中最早利用故宫档案《筹办夷务始末》的学者。

为促进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费正清主张通过区域研究加强对中国 问题 的探讨,并从清史研究人手,确立其 现代 中国学的研究框架他与邓嗣禹等学者合作,编撰了清代文献的系列阅读资料其中,与邓嗣禹合编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强调了西方对中国近代 社会 的 影响 ,形成了强调西方中心论的“冲击一回应”说此后,费正清还与美国和世界一些优秀清史专家合作,完成了《剑桥中国史》晚清卷的撰写  作为哈佛清史研究的重要先行者,费正清培养了一支研究队伍哈佛历史系和 政治 系的史华慈虽然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和党史,但在清史研究方面,也成果斐然他关于严复的研究专著《富强之探索:严复和西方》,至今被国际汉学界视为严复研究的经典之作他也是美国最早开设中国近代思想史课的学者根据哈佛的档案,他在1951年就开设了中国近代思想史课史华慈是杰出的 教育 家,他培养的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了美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的清史专家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在哈佛清史研究的 发展 史上,弗莱彻教授也是十分关键的学者,他主要研究中国和中亚关系史弗莱彻是《剑桥中国史》晚清卷的撰写者之一其中《满人的兴起》、《1800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中俄关系》、《清朝统治在蒙古、新疆和西藏的全盛时期》等篇章都出自他的手笔。

他发表的论文有《中国西北边界简史》、《中国和中亚》等可惜弗莱彻过早去世,哈佛的中亚研究也因此一项不振哈佛档案馆收藏有他未发表的重要学术手稿  关于哈佛的清史研究,我们还要特别提到孔飞力和柯文两位教授他们同属于美国第二代中国学家孔飞力的学术著作主要有《中华帝国末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军国主义化和社会结构,1796—1864年》、《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前著强调了对地方士绅的研究,认为太平天国时期的军事化给了名流动员的机会,中国的近代史应该从这时候开始重视中国内部事件引起社会构造的变化,主张历史发展的原因,应该到中国社会内部去发现是书显示了当时西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趋势《叫魂》中,孔飞力试图通过叫魂的案件,透视清王朝的社会控制此书获美国亚洲协会XX年列文森图书奖孔飞力还出版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起源》,最近正在筹备出版他的关于中国移民史的专著,1997年,他在澳大利亚做过题为中国移民问题的学术报告在孔飞力看来,离开海内外的移民问题研究,很难理解晚清和近代的 经济 发展在中国清史和近代史研究方面,柯文的学术影响和孔飞力旗鼓相当柯文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也是韦尔斯学院的历史教授。

他撰写的学术专著主要有忡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在中国发现历史》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中国发现历史》,该书对“西方冲击论”提出了批评这是美国清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大 理论 问题柯文还出版有《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运动》,获1997年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最近,柯文正进行中国“国耻”观念的研究柯文对清史研究和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十分关注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学者更关注思想方面的“软”殖民主义研究比较而言,后现代学者更重理论的研究柯文是美国中国清史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术领袖早年师从费正清和史华慈1965年,柯文还是年轻学者的时候,史华慈就曾预言过其学术前景,认为柯文已经确切掌握了历史学和一些很困难领域的学术研究手段他始终注意一些宏观问题,观察问题立意很高所有这些素质可以见诸他的著作,也将继续见诸于他以后的成果  关于纽因伦地区的中国学家,还要提到帕米拉·克罗斯列教授她供职于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茂斯学院历史系,主要进行近代中国和中亚史研究她的学术著作主要有《镜》,该书探讨了清帝国机构和国家观念之间的关系,获得美国亚洲协会XX年度的列文森奖。

她的另一部著作《满洲》是关于满清创立时期文化史研究的论著帕米拉参加了由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毕德胜教授领衔主编的《剑桥中国史》清史卷即第9卷第6章的编撰,是书已于XX年10月付样出版达特茂斯学院在美国声望很高,XX年进美国最佳高等学校的前十名   康乃尔大学、耶鲁大学、哥地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和美国东部清史研究  康乃尔大学的亚洲图书馆是西方世界最早的东亚图书馆之一,其中东亚地区的馆藏主要是校友华生捐赠的,资料十分丰富馆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关中国研究的西文资料,包括几十种报刊资料;一是中国典籍藏书,包括《永乐大典》6册,以及康熙玉努、慈掉书签、敦煌文献等其他还有相关的手稿本、照片、地图、文献等由于胡适曾在这里留学,所以还有一部分他的资料,包括所收集的数量可观的清代官方信件华生馆的馆长韩涛来自德国,曾作为中国复旦大学的访问学者,对汉学资料非常娴熟,主要研究图书馆学、资料 科学 、中国宗教、中国历史地 理学 等华生馆的资料正在他的努力下向数据化方向发展  关于康乃尔大学的清史研究,这里主要提两位学者一是康乃尔大学中国学的奠基人毕乃德教授1929—1932年为哈佛燕京学社的中国问题研究生,1944—1945年是美国国务院中国问题专家。

《中国最早的近代官办学校》是其代表作,主要研究了当时的同文馆、江南兵工厂的教育和训练,以及福州海军学校是书的前言强调,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填补对中国近代化知识了解和认识的空缺康乃尔大学另一位与清史研究有关的专家是历史系的高家龙教授他是毕乃德教授的接班人,担任多年康乃尔大学历史系的主任高家龙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和商业,并使这一方向成为康乃尔大学的特色研究项目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中国大商业:中外在卷烟 工业 的竞争,1890一1930》、《遭遇中国人际网——在中国的西方、日本和中国 企业 ,1880—1937》等他新近出版的著作提出了一些重要学术观点,其中关于外国投资家到中国面临社会等级制和人际关系网挑战的观点,被认为是西方学者对东方经商特点及其 规律 探索的重要成果  耶鲁大学收藏汉文资料相当早第一批藏书人藏于1878年,系清朝容闳所赠,共 1,280册,40种不久,耶鲁大学又得到清廷赠送的《古今图书集成》5,040册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的太平天国资料,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家简又文教授捐赠的,共320种,640册简先生当时还捐赠了太平天国的钱币和官印笔者访问时,发现这些文献分类放在纸盒中,保存完好。

耶鲁古籍藏书显然没有哈佛那么多,但购买了大陆、 台湾 不少清廷文件影印本,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大方便耶鲁中国学资料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收藏有一批传教士的资料,包括300位曾前往中国活动的传教土的手稿、日记、信件、照片、报告、论文、著作、地图这套资料被命名为“中国档案项目”,由全美基督教委员会发起组织,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料涉及清代史事耶鲁大学还有一批关于西藏的研究资料,包括手稿,以及一些著名喇嘛的著作和资料,达数百卷此外,还有若于古中国的航海图  耶鲁大学是美国最早开始中国问题教学和研究的大学1876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的传教士卫三畏,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汉学教研室卫三畏早在 19世纪40年代就撰有《中国总论——中华帝国的地理、政府、教育、社会生活、 艺术 、宗教及其居民概观》,并修订和完善于80年代《中国总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综合国情的全面介绍,相当部分 内容 是作者的目击实录作者认为有关手工业、科学、家庭生活的部分十分重要,“这是非常必要的视角”在耶鲁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清史专家是芮玛丽,她是费正清的学生,也是费正清的晚辈同事,所著《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外书,奠定了她在美国清史研究中的学术地位。

她认为对“同治中兴”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认识芮玛丽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培养了像史景迁这样有影响的明清史大家在耶鲁校史上,史氏的名字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排在一起,被誉为耶鲁杰出人士史景迁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康熙自画像》、《王夫人之死》、《利玛窦》、《上帝之子》等,最近出版了《雍正皇朝之大义觉迷》史景迁的著作注意将史料放进历史的大文化背景中考察,高屋建瓴机地加以剖析,并得出自己的学术真见在耶鲁,还有一位清史研究专家白彬菊,主要进fJ清代文献和档案研究,也涉及20世纪中国史、中国史学史、海外华人史正在研究的课题有“清史档案资料:通讯系统文献、管理者的职位与官方历史文件”  哥伦比亚大学汉文图书馆于1905年设立丁良讲座之后建立,清朝政府赠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他们成立之初所获得的最早的中文著作馆藏现在已逾20万册哥伦比亚大学的古代中国文献中,方志是比较突出的收藏,有1,600余种,17,000册;族谱1,041种,10,000册关于历史、地理、传记、家谱的书籍很丰富,文学方面的资料也不少此外还有藏文、满文、蒙文的资料及各种学术性杂志和定期刊物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一直有很强的学术阵容。

夏德、卡特、傅路特、韦慕庭、狄百瑞等,都是有影响的重要学者,但以研究先秦两汉、古代思想史、现当代中国问题的学者居多在传教土研究方面,前东亚研究所所长林德贝克教授曾撰写《美国传教士和美国对华政策,1898—1901》林德贝克的父亲是传教士,他自幼随父生活在中国柯乐博研究中俄关系史,他的著作有《中俄关系史》 目前 哥伦比亚大学清史研究方面有成就者,有曾小平等专家曾小平是历史系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教育部东亚国家资源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