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98KB
约8页
文档ID:547235701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_第1页
1/8

中国园林艺术欣赏课题论文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姓名: 年级专业: 学号: 成绩: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园林渊源深厚,已有三千近年的历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风格中国园林最早开始于商周时代的帝王苑囿,到秦汉时开始大规模兴建并开始模仿自然造园风格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战火连绵,士大夫们为求精神上的解脱,大多寄情山水,开始注重对自然美的发掘和追求,山水诗、山水画也应运而生,使中国园林艺术走向了与自然山水、诗画相结合的道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山水写意化,在这时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园林的建造风格开始转向于寄情山水,中国园林独具一格的特色真正形成唐宋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诗、书、画及禅宗的发展和诗、书、画等艺术的引入大大丰富了园林的内涵,园林浮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私家园林也渐多且开始向小型化发展,园林欣赏也浮现了近观细赏的喜好,文学和艺术色彩及其浓厚长期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多种特色造园艺术活动的不断实践,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风格明代中期开始,造园风气大盛,清代时皇家园林之盛,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与西方几何形园林艺术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综合了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及诗文等多种艺术。

将自然山水的景色浓缩、集中到庭院之中是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重要是模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除满足造园者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满足精神上的享有中国古典园林常常用诗词书画、题额楹联渲染氛围,提高意境园林中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无论帝王富贾,还是文人士子在园林中留下难以尽数的诗词歌赋,给具体有限的形象赋予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别样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建筑,除皇家园林外,私家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发明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强调幽深曲折,入口之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造园因地制宜,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树木水源,合适堆山就堆山,合适造池就造池,宜亭则亭,宜殿则殿园内常常巧妙地运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划分景区,各个景区均有自己的特色,同步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重要特色的重点景区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运用品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多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构成体现多种情趣的园景。

由于空间狭小,为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采用的老式手法就是借助于“借景”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在国内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并且具有很高的成就 借景手法重要有 “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五种远借”,重要借助于园外特色景致,重要有塔,寺,山,河等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重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烘托,互相呼应,使园内的亭、台、水、榭、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以及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等 “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运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上午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 中国古典园林重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岭南园林皇家园林规模宏大,造型饱满,用料精良,真山真水,并且依山依水而建,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布局上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建筑艺术上,皇家园林既模仿江南园林,也吸取了满族、蒙古族的建筑风格,又有皇家的气势。

皇家园林不仅增长了私家园林设计风格和亭、台、水、榭、楼、阁,还增添了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例如以山峦地带代表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草地和试马场,象征着北方大草原,沿山蜿蜒起伏的宫墙象征万里长城皇家园林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南北朝时有的统治者尚有后来的女皇武则天等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就曾大量修建寺院庙宇再例如西黄寺,是清政府为迎五世达赖喇嘛入京供其驻锡所建,为稳定边疆,清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以藏传佛教为纽带,联系蒙藏地区在五世达赖受邀来京后,西黄寺成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政治联系的纽带乾隆皇帝曾修建寺庙园林欢迎和宴请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例如专门为西藏六世班禅在承德兴建了须弥福寿之庙 私家园林是古代官吏、士大夫、商人、逸士等富人的宅园由于自魏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缘故,私家园林绝大部分集中在江南,重要分布在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上海、无锡、湖州以及常熟等地,其中以苏州、扬州最具代表性,而以苏州为最多,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苏州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时代,目前声名远扬的涉及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和留园,建于清代的网师园和怡园私家园林面积小,色彩朴素淡雅,以白、青、栗等中间色为主,淡雅朴素,主题突出以独特的明净风格见长,达到了“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建筑厅堂、楼阁亭台、门廊都是白色的墙,灰黑色的瓦,赭石色的门窗和立柱建筑周边的植物,讲究四季常绿,最爱用青竹,或连绵成片,或于庭前屋后散置数株,水边植柳树,水中种莲荷,色彩鲜艳的花树营造出一片青绿的整体环境效果,追求一种清静无为,淡泊雅致的意境,发明一种暗香盈袖、月色空庭的闲淡宁静古人常常以诗情画意的意境来抒情言志,园林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文人的操守、性格、抱负、追求、境界、抱负、人格等内涵 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后来为皇家所吸纳,某些宗教寺庙,特别汉传佛教寺庙的营建也在很大限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寺庙园林涉及宗教园林和历史名人 的纪念性祠庙园林,在中国园林家族中是一种庞大的分支,其数量非常庞大,具有一系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难以具有的特长,其选址也突破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分布上的局限,可以广布在名山胜地,自然景色的优美,环境景观的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融合,内部园林氛围与外部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特殊的地理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运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发明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

寺庙园林的范畴可小可大,伸缩的弹性极大,寺庙园林小者往往处在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园,大者可以结合周边山水风景形成大面积的园林环境寺庙园林空间容量大,视野广阔,具有了深远、丰富的景观和空间层次,形成了远近、大小、高下、动静、明暗等强烈对比的主体化的环境空间中国古代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寺庙园林众多并且发展极快,广布于中国的名山胜地寺庙园林是一种开放性园林,无论权贵或是平民,富有或是低贱,雅逸或是粗俗,都可以随意游览岭南园林重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全省、广西东部及南部,其审美意境既不同于富丽堂皇的皇室建筑,也不同于文人气息浓郁的江南园林,而是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风格特色兼收并蓄,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并且热带风光、海洋气质十分明显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岭南园林是一种重要植根于民间的建筑,重在选址,不以华丽夺人,而以素构取法,抒发出简朴清新的岭南气息各类建筑的组合布局,不像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那样采用散放布局,而是均为有韵地接踵而成,建筑物结合水型解决,常采用船厅的做法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世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后来,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区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体现。

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其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装修华美,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布局形式和局部构建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