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烯烃的性质总结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39KB
约3页
文档ID:270203196
烯烃的性质总结_第1页
1/3

烯烃的性质总结1.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 一、烯烃的物理常数表 二、几条规律 C 1 ~C 4 烯烃为气体;C 5 ~C 18 为液体;C 19 以 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 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 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 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 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 点高;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 度等都比烷烃的略大些. 三、光波谱性质 990 ~ 965 1680~1620 3100~3000 d/cm -1 反- = C - H C = C = C - H 化学键 IR谱 J=5~14Hz J=0~3.5Hz J=0~3.5Hz δ=5左右 质 子 C H C C H H C C H H C C H H NMR谱2. 【求烷烃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氧化反应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而且反应放热极多.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O2的量不足,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以甲烷为例:CH4 + 2 O2 → CO2 + 2 H2O O2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CH4 + 3/2 O2 → CO + 2 H2O CH4 + O2 → C + 2 H2O 分子量大的烷烃经常不能够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时会有黑烟产生,就是炭黑.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这么一回事.取代反应R + X2 → RX + HX 由于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不能进行.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的起始需要光能来产生自由基.以下是甲烷被卤代的步骤.这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引起爆炸.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的自由基 Cl2 → Cl* / *Cl链增长阶段:一个H原子从甲烷中脱离;CH3Cl开始形成.CH4 + Cl* → CH3+ + HCl (慢) CH3+ + Cl2 → CH3Cl + Cl* 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新组合 Cl* 和 Cl*,或 R* 和 Cl*,或 CH3* 和 CH3*.裂化反应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和辛烯(C8H18).由于每个键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机率也就不同,下面以丁烷的裂化为例讨论这一点: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 过程中CH3-CH2键断裂,可能性为48%; CH3-CH2-CH2-CH3 → CH3-CH3 + CH2=CH2 过程中CH2-CH2键断裂,可能性为38%; CH3-CH2-CH2-CH3 → CH2=CH-CH2-CH3 + H2 过程中C-H键断裂,可能性为14%.。

3.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标况或常温下,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5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标况或常温下,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点高,这是因反式异构体 极性小,对称性好与相应的烷烃相比,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烷的略小些其密度比水小4.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有那些】1、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大部分烯烃的反应都有双键的断开并形成两个新的单键.烯烃的特征反应都发生在官能团 C=C 和 o-H 上.相关反应催化加氢反应CH2=CH2+H2→CH3—CH3烯烃与氢作用生成烷烃的反应称为加氢反应,又称氢化反应.加卤素反应烯烃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是制备邻二卤代烷的主要方法:CH2=CH2+X2→CH2X-CH2X加质子酸反应烯烃能与质子酸进行加成反应:CH2=CH2+HX→CH3-CH2X加次卤酸反应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卤代醇:CH2=CH2+HOX→CH3-CH2-OX加聚反应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 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氧化反应聚合反应2、炔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5. 有机化学中有机物性质的总结苯环碳原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 等 ②具有弱酸性 ③取代反应 ④显色反应 醛 醛基 (-CHO) 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 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醛);②芳香醛;③一元醛与多元醛 ①加成反应(与H2加成又叫做还原反应): R-CHO+H2R-CH2OH 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红色沉淀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 羧 酸 羧基 (-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 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 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 羧 酸 酯 酯基 (R为烃基或H原子,R′只能为烃基) ①饱和一元酯: CnH2n+1COOCmH2m+1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③聚酯 ④环酯 水解反应: RCOOR′+ H2ORCOOH + R'OH RCOOR′+ NaOH RCOONa + R'OH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 3.常见的有机反应 ⑴主要反应类型 下属反应 涉及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 其它注意问题 取代 反应 酯水解、卤代、硝化、磺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等等 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等 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 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 加成 反应 氢化、油脂硬化 C=C、C≡C、C=O、苯环 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 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通常只与氢气、氰化氢等反应. 消去 反应 醇分子内脱水 卤代烃脱卤化氢 醇、卤代烃等 、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氧化 反应 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 醇氧化规律; 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 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 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 还原 反应 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 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 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 加聚 反应 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 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 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 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 缩聚 反应 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 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 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⑵主要有机反应过程 反 应 类 型 断 键 点 反 应 条 件 卤代烃水解反应 断C-X NaOH水溶液,加热 醇分子间脱水反应 一醇断C-O键,另一醇断O-H键 浓H2SO4,加热 酯化反应 羧酸断C-OH键,醇断O-H键 浓H2SO4,加热 酯水解反应 断酯基中的C-O键 催化剂,加热 醇的卤代反应 断羟基中的C-OH键 加热 肽的水解反应 断肽键中的C-N键 催化剂 烃的卤代反应 断C-H键 光照或催化剂 三.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1.四同概念对比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研究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物 化合物 相 似 质子数 元素种类 结构 分子式 相 异 中子数 化学式、结构 相差n个CH2 结构 注意点 ①由于存在同位素,原子的种类比元素的种类多;②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③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含量不变. ①由于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有差异,如白磷比红磷活泼;②H2、D2、T2的关系不是同素异形体也不是同位素 ①具有同一个通式;②化学性质相似;③物理性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 ①因分子式相同故组成和式量也相同;②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HCOOH与 CH3CH2OH 实 例 16O、17O、18O C50、C60、C80 CH4、C2H6 CH3COOH、HCOOCH3 2.判断同系物的要点 ⑴同系物通式一定相同; ⑵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⑶同系物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⑷同系物是结构相似,不是相同,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3.同分异构体 ⑴分类 ①碳链异构:如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②位置(官能团位置)异构: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之间为位置异构. ③异类(官能团)异构: 常见的异类异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A.烯烃与环烷烃,通式为CnH2n,n≥3.如丙烯与环丙烷. B.二烯烃与炔烃,通式为CnH2n-2,n≥4.如丁炔与1,3-丁二烯. C.饱和一元醇与醚,通式为CnH2n+2O,n≥2.如乙醇与甲醚. D.饱和一元醛、酮、烯醇、环醇及环醚,通式为CnH2nO,≥3.丙醛与丙酮、丙烯醇等. E.饱和一元羧酸、酯、羟基醛,通式为CnH2nO2,n≥2.乙酸与甲酸甲酯、羟基乙醛. F.芳香醇、芳香醚、酚,通式为CnH2n-6O,n≥7.如对甲基苯酚与苯甲醇、甲苯醚等. G.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通式为CnH2n+1NO2,n≥2.如硝基乙烷与氨基乙酸. H.单糖或二糖,通式为Cn(H2O)m.如葡萄糖与果糖;蔗醣与麦芽糖. ④顺反异构:含C=C的有机物,因连在双键碳原子的基团在双键的同侧或异侧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⑵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①烷烃: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书写原则为:成直线,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书写时注意它们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碳链异构.一般书写顺序: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