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抗日名将蔡廷锴简介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60KB
约10页
文档ID:189458109
2021年抗日名将蔡廷锴简介_第1页
1/10

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2021年抗日名将蔡廷锴简介   蔡廷锴,这个名字与蒋光鼐分不开关系,他是指导人之一,二人曾带着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让日军侵占上海的阴谋无法得逞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具体理解下吧   蔡廷锴人物简介   蔡廷锴,这个名字与蒋光鼐分不开关系,他是指导人之一,二人曾带着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让日军侵占上海的阴谋无法得逞福建事变失败后蔡廷锴游历海外,宣扬抗日,之后参加民革,担当民革副主席文革中蔡廷锴收到周恩来爱护才幸免于难,但最终还是在1968年病逝北京   蔡廷锴人物经受   裁缝参军   1892年4月15日出生于广东罗定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9岁,蔡廷锴到邻村的书馆入学读书母亲突然去世,仅上了3年学的蔡廷锴被迫辍读   13岁的蔡廷锴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忙时他和姐姐种地,闲时他和父亲学裁缝生活的磨难,练就蔡廷锴倔犟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随着年龄的增长,蔡廷锴的眼界越来越宽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清政府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使他愤怒不已一本《三国演义》蔡廷锴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他信任自己有一天会像赵子龙那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1908年9月,蔡廷锴与本地农家女彭惠芳结婚   1910年,新军来到了罗定县,蔡廷锴瞒着父亲、妻子,以外出替人裁缝衣服为借口,参加新军   蔡廷锴先后4次投军都时间不长就被迫离去,1918年到李耀汉肇军的陈铭枢营当排长1919年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属于护国军林虎部,蔡被选入护国其次军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   初露锋芒   1920年,蔡廷锴所在部队编入护国军其次军陈铭枢营,同年8月入该军武堂学习,翌年9月毕业1922年蔡廷锴转任粤军第一师第三营第十一连连长,并由陈铭枢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同年5月,参与第一次北伐,在江西率全连日行军50多公里,攻占信丰城,获记功一次1924年,应孙中山大本营补充团一营长邓世增所邀,任该营连长同年,率部到郁南县都城镇平定桂军刘玉山、陈天太部叛乱不久,接任邓世增的营长职务1925年,参与第一次东征及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军的战斗10月,率部在开平县单水口与数倍已的邓本殷叛军激战3昼夜,缴获敌枪千余枝1926年7月,升任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上校团长10月,率部北伐,参与围攻武昌的战斗,最先攻入武昌城宾阳门。

年底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次年春,升任该师师长   北伐前后   1927年7月,蔡廷锴所部拨归叶挺将军指挥8月,参与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南昌起义不久脱离起义队伍1928年,奉调海南岛"围剿琼崖红军其间也参加当地剿匪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蔡廷锴率部助蒋作战,立下战功蒋介石扩编蔡廷锴、蒋光鼐两师为19路军,任命蒋光鼐为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19路军军长,并颁奖100万元,特奖蔡廷锴本人数万元,二等宝鼎章1930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打算成立十九路军,任命蔡廷锴为副总指挥兼军长   围剿红军   1930年底,蔡廷锴奉命参与对中央苏区的"围剿部队行至赣州,蔡廷锴回想起北伐时驻军于此,于是亲往四军烈士陵园致祭到了兴国,蔡廷锴看到村民一齐躲避,与北伐时民众对他们的看法大不一样,深感痛心1931年初,19路军入江西,参与对中央苏区的其次、三次"围剿,8月在兴奋圩的战役中,19路军和红军打的两败俱伤,蔡廷锴本人亲率手枪营还击才打退红军围攻   淞沪抗日   1931年11月,十九路军奉命调防京沪沿线担负警卫次年1月下旬,日军图谋侵占上海,要十九路军后撤15公里。

国民党当局拟同意日方的要求,并派军政部长何应钦理沪向蔡廷锴转达蔡当即表示回绝他反复申明:上海是中国领土,十九路军是中国连队,有权保卫上海假如日军胆敢来犯,我军决心迎头痛击1月2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攻击上海蔡廷锴下令还击,并同获蒋光鼐和戴戟联名通电全国,表示"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决心不久,又赋诗一首说明意志:"戎马倥偬到此间,身心劳瘁任困难,家书两载吩咐寄,不扫倭寇誓不还   当时,十九路军与随后到达的第五军只有4万余人,以轻武器为主蔡廷锴率十九路军,与装备有飞机、军舰、坦克的六七万日本侵略军血战33天,迫使日军四度易帅,死伤万余人,也无法攻占上海蔡廷锴从今深得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拥护和爱戴,被誉为"一代名将、"抗日民族英雄战后获南京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福建事变   1932年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议》,把十九路军调到福建"围剿工农红军8月,蔡升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2月底,任福建绥靖公署主任在"围剿红军的战斗中,蔡部屡遭惨败蔡廷锴、蒋光鼐为十九路前途起见,屡次主动和中国共产党联络,最终与红军达成停战协议   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人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蔡任中央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兼十九路军总指挥仅两个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蔡廷锴出洋游历所到之处,主动宣扬抗日救国,控诉日本侵华罪行,鞭挞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深受海外华侨和外国友人的欢送   无兵司令   1935年4月,蔡廷锴回到香港为连续抗日反蒋,他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宗旨是:推翻汉奸政府,树立人民政权,结合各党各派全都团牢固行抗日为宣扬这一主见,他们集资扩大《群众报》在他们的努力下,《群众报》很受民众的欢送,销售量极大   1936年两广"六一事变爆发,李宗仁、白崇禧打起抗日的旗号反对蒋介石,派李任仁请蔡廷锴入桂蔡廷锴为抗日大计,将19路军公积金数十万交桂当局成立谢鼎新独立团,并打算不计成败入桂7月蔡廷锴带区寿年、李盛宗抵南宁,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支持下,重建19路军然而不久,李、白与蒋介石言和,征求蔡廷锴的看法,蔡坦然地说:"假如大家确有诚意和平,息争全都抗日,我极表怜悯但未实行抗日前,我个人为贯彻主见起见,即解除兵柄,返港休息吾人为革命抗日而来,绝不会有做官之念在离桂时,蔡留下一封信请人转交李、白,信中说,19路军缩编成一两个师,归广西部队建制。

  1937年5月,蔡廷锴再次出游南洋行至菲律宾惊悉"七七事变,为参与抗日马上回国9月1日,蒋介石召见蔡廷锴,委任蔡为大本营特任参议官 9月17日,蔡廷锴夫人彭惠芳在香港逝世,蔡特别哀思,深感"妻虽一田间出身之乡下女子,但深知人情世故,对于家务处理,照看儿女,与及人情客往,是生活中不行缺少的贤内助10月19日蒋介石在南京再次召见蔡廷锴,说:"你已疗养数年,等我到汉口命你带兵在返回住地的路上,蔡所乘之车被撞,蔡廷锴左腿负伤,回香港住进玛丽医院治疗   1938年,广州陷落后,蔡廷锴被推举为广东民众抗日防卫团统率委员、常务委员,负责指挥西江南路团队 1939年,蒋介石起用蔡廷锴任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不久,接任总司令7月,蔡廷锴与罗西欧女士结婚10月蔡调任第26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蔡廷锴率部参与了有名的昆仑关战役,蔡任东路总指挥战后,第26集团军奉命改编为粤桂边区总司令部,蔡廷锴任总司令原属蔡廷锴管辖的93师,奉命调武鸣归建制蔡除南路游击队外,已成无兵总司令他深知有人为19路军抗日反蒋之事在报复他,因此,屡次提出辞职蒋介石借机照准蔡廷锴以上将参议官的名义闲居桂林桂林将陷,蔡又回家乡居住,直至日本屈服。

  参与民革   1946年,蔡廷锴从香港到南京,与住在梅园新村的周恩来见面一番恳谈,使蔡廷锴顿开茅塞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认清了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从而坚决了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决心,回香港后,他投身于反对蒋介石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中3月12日,蔡廷锴等在广州李章达的住宅进行会议,正式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4月14日,又进行了其次次会议,公推李济深为主席,实际由蔡廷锴代理,推举李济深、蔡廷锴、李章达、张文、李民欣、秦元邦、陈此生、谭冬青、司马文森、叶少泉、余勉群为常务理事,并发表《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宣言》,宣布民促忠诚于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反对蒋介石内战专制,要求国民党依据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精神,自动完毕党治,建立结合政府7月15日,蔡廷锴发表呼吁和平的谈话蔡廷锴指导的"民促是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的早期组织之一,在广西、广东一带开展活动,并出版《现代》月刊,在香港《华商报》发表其政治主见民促的进步活动,遭到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迫害,《现代》月刊被封闭,蔡廷锴、李章达被迫分开广州,民促不得不转入地下,总部迁往香港,连续坚持反蒋民主活动   1947年秋,民促与三民主义同志结合会(简称民联)及其他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在香港进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会议,打算结合,但连续保持民促组织的活动。

1948年1月,蔡廷锴与李济深等人在香港发起组织,任中央常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   9月12日,蔡廷锴作为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首席代表,应邀和沈钧儒、谭平山等民主党派指导人从香港启程,经过半个月的长途旅行,于9月29日到达哈尔滨,受到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热情接待刚一安排下来,蔡廷锴、谭平山等就致电毛泽东等中共指导人,表示"愿竭所能,借效绵薄,今后一切,期盼明教10月3日,毛泽东等复电,"诸先生平安抵哈,极为欣慰预备明年适当时机进行政治协商会议10月21日,高岗、李富春依据中共中央的精神,与蔡廷锴、王绍鏊、高崇民、朱学范等人进行第一次座谈会蔡廷锴对于新政协诸问题均表示同意中共中央的主见,并盼望将出席新政协的各单位尽快组成在东北,蔡廷锴除了写信向香港家人报平安外,还要儿子蔡绍昌把罗定县老家封存多年的一大批武器送给在当地活动的中共指导的人民军队   1946年4月,蔡廷锴与李济深、何香凝等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被公推库主席10月,从香港来到南京,会见周恩来此后,更坚决了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决心同年,写成《蔡廷锴自传》书稿1947年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1948年1月,成立,蔡廷锴被选为中央兼财政部长。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月,作为民主促进会的首席代表,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来到北平,出席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和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政协常务委员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抗美援朝中,他被推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1年,蔡廷锴被推为慰问团总团的副团长(总团团长为贺龙)前往朝鲜慰问   蔡廷锴不但常常到祖国各地视察,而且几乎每年都要出一次国他到过朝鲜、苏联、日本十几个国家,和这些国家的人民进展了广泛的接触,对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团结,做出了主动的奉献1950年11月,蔡廷锴作为我国代表团成员前往波兰首都华沙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被推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此后六七年间,为争取世界持续和平,蔡廷锴奔跑呼号,不遗余力   1956年起,长期担当副主席1950年出席华沙世界和平大会在会上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7年,担当中国代表团团长,前往日本东京参与第三届制止原子弹、氢弹大会。

  1961年初,伴同周恩来赴缅甸进展友好访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