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七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学习教案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53KB
约19页
文档ID:577017959
实验七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学习教案_第1页
1/19

会计学1实验七不同类型实验七不同类型(lèixíng)缺氧小鼠观察缺氧小鼠观察第一页,共19页 氧代谢的四大氧代谢的四大氧代谢的四大氧代谢的四大(sì dà)(sì dà)环节环节环节环节ØØ外界氧气的含量与肺组织的摄外界氧气的含量与肺组织的摄取取(shèqǔ)氧氧ØØ血液系统的携带氧血液系统的携带氧ØØ循环系统的利用氧循环系统的利用氧ØØ组织细胞的利用氧组织细胞的利用氧缺氧:由于组织氧的供应减少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缺氧:由于组织氧的供应减少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 (jiégòu)变化的病理过程变化的病理过程第1页/共18页第二页,共19页 乏乏氧氧性性缺缺氧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特征的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特征的缺氧特点:特点: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均降低,皮肤粘膜发绀(脱氧血红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均降低,皮肤粘膜发绀(脱氧血红蛋白 ﹥5g/dl)Ø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Ø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Ø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分流入动脉缺氧缺氧(quē yǎnɡ)的的类型类型第2页/共18页第三页,共19页。

血血液液(xuèyè)性性缺缺氧氧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减少(jiǎǎnshǎǎo)、供氧不足、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供氧不足、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原因:原因:CO中毒、亚硝酸钠中毒、贫血中毒、亚硝酸钠中毒、贫血特点: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含量降低特点: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CO中毒(皮肤粘膜樱桃红色)、高铁血红蛋白中毒(皮肤粘膜樱桃红色)、高铁血红蛋白(xuèhóng dànbái)血症血症 (咖啡色或类似发绀)(咖啡色或类似发绀)第3页/共18页第四页,共19页 组组织织性性缺缺氧氧(quē yǎǎnɡ ɡ)线粒体功能抑制用氧障碍线粒体功能抑制用氧障碍呼吸酶合成呼吸酶合成(héchéng)减少减少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损伤 原因:组织中毒、线粒体损伤原因:组织中毒、线粒体损伤(sǔǔnshāng)、维生素缺乏等维生素缺乏等特点: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动特点: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皮肤呈玫瑰红色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皮肤呈玫瑰红色全身循环功能障碍全身循环功能障碍局部循环功能障碍局部循环功能障碍循循环环性性缺缺氧氧第4页/共18页第五页,共19页。

缺氧缺氧(quē yǎnɡ)时体时体征及血氧改变征及血氧改变n n呼吸运动的变化规律(频率、幅度、节律)呼吸运动的变化规律(频率、幅度、节律)呼吸运动的变化规律(频率、幅度、节律)呼吸运动的变化规律(频率、幅度、节律)n n循环系统的变化规律(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循环系统的变化规律(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循环系统的变化规律(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循环系统的变化规律(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n n皮肤皮肤皮肤皮肤(pí fū)(pí fū)粘膜颜色的变化规律(紫绀、苍白等)粘膜颜色的变化规律(紫绀、苍白等)粘膜颜色的变化规律(紫绀、苍白等)粘膜颜色的变化规律(紫绀、苍白等)n n存活时间的变化存活时间的变化存活时间的变化存活时间的变化n n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规律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规律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规律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规律n n血氧变化血氧变化血氧变化血氧变化第5页/共18页第六页,共19页 常用常用(chánɡ yònɡ)的血氧指标:的血氧指标:⑴⑴血氧分压:指溶解在血液中的血氧分压:指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氧所产生的张力⑵⑵血氧容量:指血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的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与与氧结合的能力氧结合的能力)和量。

和量⑶⑶血氧含量:指血氧含量:指100ml血液的实际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带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量和血浆中溶解的氧的氧量和血浆中溶解的氧⑷⑷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指血红蛋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血氧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饱和度,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第6页/共18页第七页,共19页 第7页/共18页第八页,共19页 【实验【实验(shíyàn)(shíyàn)目的】目的】1 1.学习各型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学习各型缺氧动物模型复制(fùzhì)(fùzhì)的方法,了解缺氧的分类的方法,了解缺氧的分类2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中机体的变化.观察不同类型缺氧中机体的变化3 3.掌握各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掌握各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及特点制及特点第8页/共18页第九页,共19页 1 1.器材.器材.器材.器材(qìcái) (qìcái) 小鼠、缺氧瓶小鼠、缺氧瓶小鼠、缺氧瓶小鼠、缺氧瓶(250 ml(250 ml带塞锥形瓶或广带塞锥形瓶或广带塞锥形瓶或广带塞锥形瓶或广口瓶口瓶口瓶口瓶) )、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一套、刻度吸、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一套、刻度吸、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一套、刻度吸、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一套、刻度吸管管管管(2ml(2ml、、、、5m1)5m1),,,,1ml1ml注射器二具、酒精灯、注射器二具、酒精灯、注射器二具、酒精灯、注射器二具、酒精灯、6 6号针头二颗、手术剪、组织镊、眼科镊号针头二颗、手术剪、组织镊、眼科镊号针头二颗、手术剪、组织镊、眼科镊号针头二颗、手术剪、组织镊、眼科镊各一把各一把各一把各一把 2 2.试剂和药品.试剂和药品.试剂和药品.试剂和药品 钠石灰钠石灰钠石灰钠石灰(NaOH·CaO)(NaOH·CaO)、甲酸、浓硫酸、、甲酸、浓硫酸、、甲酸、浓硫酸、、甲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1 1%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实验【实验(shíyàn)材料材料 】】第9页/共18页第十页,共19页。

1 1.动物一般状态、活动情况等.动物一般状态、活动情况等.动物一般状态、活动情况等.动物一般状态、活动情况等 2 2.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次次次次/10s)/10s)、深度 3 3.皮肤.皮肤.皮肤.皮肤(pí fū)((pí fū)(口唇口唇口唇口唇) )和血液、肝颜色和血液、肝颜色和血液、肝颜色和血液、肝颜色 4 4.存活时间.存活时间.存活时间.存活时间观察【观察(guānchá)指标指标】】第10页/共18页第十一页,共19页 一、正常对照组一、正常对照组1.1.取正常小鼠一只取正常小鼠一只, ,观察动物的的各项观察动物的的各项指标2.2.处死动物后立即从眶静脉取血处死动物后立即从眶静脉取血2 2滴于滴于装有装有7ml7ml蒸馏水的试管蒸馏水的试管(shìguǎn)(shìguǎn)内内混匀混匀, ,观察其颜色打开胸腹腔,观观察其颜色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察其内脏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鼠比较氧小鼠比较实验【实验(shíyàn)步骤】步骤】第11页/共18页第十二页,共19页 二、乏氧性缺氧二、乏氧性缺氧二、乏氧性缺氧二、乏氧性缺氧((((1 1)取钠石灰少许及小鼠一只放入缺氧)取钠石灰少许及小鼠一只放入缺氧)取钠石灰少许及小鼠一只放入缺氧)取钠石灰少许及小鼠一只放入缺氧瓶内。

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qíngkuàng)(qíngkuàng)、呼吸、皮肤(口唇)颜、呼吸、皮肤(口唇)颜、呼吸、皮肤(口唇)颜、呼吸、皮肤(口唇)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3min3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它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它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它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它变化则随时记录),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变化则随时记录),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变化则随时记录),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变化则随时记录),待动物快死时取血2 2滴于装有滴于装有滴于装有滴于装有7ml7ml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 ((((2 2)取出动物尸体,做好记号,待以后)取出动物尸体,做好记号,待以后)取出动物尸体,做好记号,待以后)取出动物尸体,做好记号,待以后解剖第12页/共18页第十三页,共19页 三、血液三、血液(xuèyè)性缺氧性缺氧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2)将广口瓶通过橡皮管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相连,用刻度吸管吸取甲酸)将广口瓶通过橡皮管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相连,用刻度吸管吸取甲酸3ml放人试管内,加人浓硫酸放人试管内,加人浓硫酸2mI,塞紧试管。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塞紧试管用酒精灯微微加热(jiā rè)试管,以加速试管,以加速CO的产生(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导致动物过快死亡)的产生(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导致动物过快死亡)3)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待动物快死时取血2滴于装有滴于装有7ml蒸馏水的试管蒸馏水的试管(shìguǎǎn)内混匀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内混匀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 ((1)取小鼠)取小鼠1只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只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第13页/共18页第十四页,共19页 2 2 2 2.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1 1 1 1)取小鼠)取小鼠)取小鼠)取小鼠1 1 1 1只,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只,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只,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只,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2 2 2 2)由腹腔注入)由腹腔注入)由腹腔注入)由腹腔注入1 1 1 1%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1.0ml, 1.0ml, 1.0ml, 1.0ml, 观察上述指标观察上述指标观察上述指标观察上述指标. . . .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待动物快死时取血待动物快死时取血2 2 2 2滴于滴于滴于滴于装有装有装有装有7ml7ml7ml7ml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观察其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观察其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观察其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观察其颜色。

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nèizàng)(nèizàng)(nèizàng)(nèizàng)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鼠比较小鼠比较小鼠比较小鼠比较第14页/共18页第十五页,共19页 【实验【实验(shíyàn)结果结果】】缺氧类型缺氧类型 呼吸频率及呼吸频率及深度深度皮肤粘膜、皮肤粘膜、血液及肝脏血液及肝脏颜色颜色全身情况全身情况 存活时间存活时间 ((min))正常对照正常对照 乏氧性缺氧乏氧性缺氧 CO中毒性中毒性缺氧缺氧 亚硝酸盐中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毒性缺氧 表表4-2 不同不同(bù tónɡ)类型缺类型缺氧结果比较氧结果比较第15页/共18页第十六页,共19页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复制乏氧性缺氧时.复制乏氧性缺氧时.复制乏氧性缺氧时.复制乏氧性缺氧时, , 缺氧瓶一定缺氧瓶一定缺氧瓶一定缺氧瓶一定(yīdìng)(yīdìng)要密闭,可用凡要密闭,可用凡要密闭,可用凡要密闭,可用凡土林涂在瓶塞外。

瓶内钠石灰必须能有效地吸收土林涂在瓶塞外瓶内钠石灰必须能有效地吸收土林涂在瓶塞外瓶内钠石灰必须能有效地吸收土林涂在瓶塞外瓶内钠石灰必须能有效地吸收CO2CO22 2.复制.复制.复制.复制COCO中毒时,中毒时,中毒时,中毒时,COCO产生量应保持适中,可稍微加热,产生量应保持适中,可稍微加热,产生量应保持适中,可稍微加热,产生量应保持适中,可稍微加热,但应防止但应防止但应防止但应防止COCO产生过快致小鼠迅速死亡,影响观察产生过快致小鼠迅速死亡,影响观察产生过快致小鼠迅速死亡,影响观察产生过快致小鼠迅速死亡,影响观察COCO为有毒气体,实验中应注意防护为有毒气体,实验中应注意防护为有毒气体,实验中应注意防护为有毒气体,实验中应注意防护3 3.小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避免.小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避免.小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避免.小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避免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4 4.每只动物取血的量必须一致.每只动物取血的量必须一致.每只动物取血的量必须一致。

.每只动物取血的量必须一致第16页/共18页第十七页,共19页 第17页/共18页第十八页,共1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会计学第1页/共18页特点: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均降低,皮肤粘膜发绀(脱氧血红蛋白﹥5g/dl)第2页/共18页特点: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含量降低⑴血氧分压:指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2.处死动物后立即从眶静脉取血2滴于装有7ml蒸馏水的试管内混匀,观察其颜色表4-2 不同类型缺氧结果比较1.复制(fùzhì)乏氧性缺氧时, 缺氧瓶一定要密闭,可用凡土林涂在瓶塞外第十九页,共19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