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政税收(中级辅导):预算外资金管理(二)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6页
文档ID:290804716
财政税收(中级辅导):预算外资金管理(二)_第1页
1/6

财政税收(中级):预算外资金管理(二)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式(续) 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 (一)预算外资金管理原则 (二)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 (三)预算外收、支和结余的管理 1.严格预算外收入环节 (1)严格预算外资金立项审批制度,统一审批权限 第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审批严格执行中央、省两级审批的管理制度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及各部门一律无权批准设立收费项目,也不得调整收费标准 第二,政府性基金的审批必须严格按国务院规定统一报财政部审批,重要的报国务院审批 (2)明确收费权限 收费权限的确定是和公共商品覆盖的范围相联系的,基本等同于公共权力的范围,严格收费权限的问题关键在于界定收费的审批主体及职权其中,审批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包括国务院和省级政府)、财政部门、计划(物价)部门 (3)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公开化 确定收费项目可理顺政府收费的范围,有利于事权和财权相适应,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做到: 一是收费项目法令化 二是收费项目公开化 (4)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 各收费单位收费时,必须持有同级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实行亮证收费。

2.规范预算外支出 财政部门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 严格预算外支出管理主要是看预算外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 (1)专项支出 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公共事业的基金和收费,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要按计划和规定用途使用 (2)人员支出 部门和单位用预算外资金发放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用于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必须严格按财政部门规定的项目、标准和范围执行 (3)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4)购买专项控制商品支出 (5)乡(镇)自筹和统筹资金的使用使用时要按规定专款专用,经批准后,由财政部门按计划从财政专户核拨 应用举例: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是()05年) A.各级人大 B.各级政府 C.各级财政 D.各主管部门 答案:C 3.正确安排预算外资金结余 (1)国家机关和受政府委托的部门、单位统一收取和使用的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基金、收费以及以政府信誉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等,收入全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支出按计划和规定用途专款专用,结余可结转下年度专项使用 (2)各部门和单位的其他预算外资金,收入缴入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结合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资金结余经同级政府批准,财政部门可按隶属关系统筹调剂使用。

(四)预算外资金的计划管理 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同时,还应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管理和预决算管理,编制“预算内、外收支综合财政计划” 1.单位预算外资金的计划管理 (1)编制预算外收支计划 这是指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其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和支出需要,编制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2)健全单位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应该与预算内拨款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的计划管理 (1)地方财政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 (2)地方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3)实行财政综合预算财政部门应编制包括预算内、外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实行综合预算,统筹使用预算内、外资金 财政综合预算是一种预测性、参考性、指导性计划 编制综合财政计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量力而行 二是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三是不平调资金 (五)预算外资金财务会计管理 预算外资金财务会计管理的具体要求如下: 1.严禁将预算外资金转交非财务机构管理、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

2.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实行单独核算和平衡 3.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统筹管理和使用 (六)政府收费体制的改革 1, 税费并存的合理经济意义 公共财政理论:从经济效率角度推崇收费,收费将政府公共服务的受益与成本精确地内在化于付费者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公共服务成本的分摊机制:第一,税收机制,符合能力原则,即能力高者多纳税,如实行累进税制它同社会伦理意义的公平观相适应对于具有非竞争性、不易排他、受益广泛、偏好差异不大的公共服务,采用税收机制分摊成本比较有效率第二,收费机制,符合受益原则,谁受益谁付费,私人厂商严格遵循该原则它同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相适应对于大量具有私人物品特征的地方公共服务,以公共服务收费分摊成本更好 在不同级别政府中,收费适用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级别越低的辖区,越适合于以收费筹措公共服务资金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合理的公共收费不失为地方财政的一种收入来源,而在中央一级,最佳的收入来源是税收 2,税费整合的措施 对政府收费制度进行改革的思路是:通过财政体制和税收管理改革,用法律形式来规范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科学设计税费项目,建立合理的税费体系,规范政府收入机制,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用税收取代,保留必要的政府规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整顿收费秩序,取消不合理收费。

在清理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措施: 1.费改税 我国预算外收入规模过大,需要以费改税为主攻方向,将一部分稳定、可控性强的收费和基金项目转为税收,扭转分配领域中费多税少的局面 2.取消不合理收费 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纯属乱收费的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对于地方政府及部门越权擅自立项、自定标准违法收费的,要进行严厉的行政、经济处罚 3.规范收费管理 合理规范的收费是政府收入的组成部分,是税收的必要补充对于合理合法的收费进行规范管理,一是对属于预算外资金的收费收入,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和支出需要,结合预算内拨款情况,核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结余全部或按比例归政府统一调控,用于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二是对收费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逐步把各种行政性收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以增强其管理力度,提高其使用效益;四是对市场性收费,如中介机构收费,由市场机制调整,政府进行宏观指导,其收入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