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乌兹别克斯坦当代人口过程及国家人口政策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47KB
约15页
文档ID:17371018
乌兹别克斯坦当代人口过程及国家人口政策_第1页
1/15

乌兹别克斯坦当代人口过程及国家人口政策〔乌〕穆尔塔扎耶娃·哈米多夫娜 2012-03-26 14:59:2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 年第 2 期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国内形成了新的人口形势,其特点与苏联时期有很大区别首先体现在人口的主要过程——出生、人口的自然再生产、移民和城市化等方面乌兹别克斯坦当代人口过程的新趋势主要表现是:人口增长速度急剧下降,人口数量绝对增长独立之后(1991~2005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增加了540 万人,2005 年年初达到了 2 610 万人在这一时期,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9%,年平均绝对增长 39 万人在 1981~1990 年 10 年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增加了 410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 41 万人,年增长速度为 2.5%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1959~1970 年,那时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3.8%最近 5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22%,年绝对增长 30.67 万人近 10 年来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和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主要受移民迁出的影响,同时也是出生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结果。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自然增长率,其大大超过了近10 年的移民迁出数量移民的逆差从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形成,苏联的解体使其数量大大增加因此,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依靠自然增长率,表 1 可以说明这一点表 1 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增长的来源(单位:千人)人口年增长年份 人口数量总增长 自然增长 移民增长1980 15 746.6 379.4 421.1 -41.71985 17 868.0 487.5 547.4 -59.91990 20 227.3 380.3 561.5 -181.21991 20 607.6 498.6 593.1 -94.51992 21 106.2 496.0 570.5 -74.51993 21 602.2 489.6 546.8 -57.21994 22 091.8 369.9 509.4 -139.51995 22 461.73 444.8 536.6 -87.81996 22 906.5 442.2 510.6 -68.41997 23 348.7 423.6 465.3 -41.71998 23 772.3 363.2 413.2 -50.01999 24 135.5 352.2 414.3 -62.12000 24 487.7 325.4 392.0 -66.62001 24 813.1 302.7 380.5 -77.82002 25 115.8 312.1 395.4 -83.32003 25 427.9 279.5 372.5 -93.02004 25 707.4 313.9 403.2 -89.32005 26 021.3 - - -资料来源:《2001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统计资料集》,乌兹别克斯坦经济部及国家统计局编,塔什干,2001 年;《1991~2000 年人口的自然流动》,《统计资料集》,乌兹别克斯坦经济部及国家统计局编,塔什干,2001 年;《1991~2003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年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局编,塔什干, 2004 年;《2004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塔什干, 2005年;《2004 年乌兹别克斯坦统计评论》,塔什干, 2005 年。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的最高绝对增长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一年大概增长 50 万人1991 年是人口自然增长最高的一年,达到约 60 万人  随后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自然增长不断减少,目前一年约增长 37 万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额为 41 万人,其中出生 54.4 万人,死亡 13.4 万人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1991 年的 28.3‰下降到 2004 年的20.0‰在 1991~2004 年间,出生率从 34.5‰下降到 20.5‰见表 2表 2 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自然增长率(‰)所有人口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年份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 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 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 率1991 34.5 6.2 28.3 26.7 6.8 19.9 39.8 5.8 34.01992 33.1 6.5 26.6 25.7 7.0 18.7 38.0 6.2 31.81993 31.4 6.6 24.8 23.9 7.2 16.7 36.1 6.2 29.91994 29.4 6.6 22.8 23.2 7.3 15.9 33.3 6.2 27.11995 29.8 6.4 23.4 23.8 7.3 16.5 33.5 5.8 27.71996 27.3 6.2 21.1 22.2 7.4 14.8 30.5 5.5 25.01997 25.5 5.8 19.7 20.8 6.9 13.9 28.4 5.2 23.21998 23.0 5.8 17.2 19.0 6.7 12.3 25.5 5.3 20.21999 22.3 5.3 17.0 18.5 6.4 12.1 24.7 4.7 20.02000 21.3 5.5 15.8 17.7 6.6 11.1 23.5 4.8 18.72001 20.4 5.3 15.1 17.1 6.4 10.7 22.4 4.6 17.82002 21.0 5.4 15.6 17.4 6.6 10.8 23.1 4.7 18.42003 19.8 5.3 14.5 16.5 6.4 10.1 21.7 4.7 17.02004 20.5 5.0 20.0 17.7 6.1 11.6 22.6 4.4 18.2资料来源:《1991~2000 年人口的自然流动》,《统计资料集》,乌兹别克斯坦经济部及国家统计局编,塔什干,2001 年;《1991~2003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年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局编,塔什干,2004 年;《乌兹别克斯坦 2004 年社会发展与居民社会水平》,塔什干,2005 年,第 44 页。

  应该指出的是,出生率最明显的降低出现在农村人口中1991 年农村人口出生率为 39.8‰,而 2004 年则为 22.6‰,即出生率明显降低,但也接近国家人口出生率的平均指标(20.5‰)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出生率水平之间的差别明显减小如果说 20 世纪 90年代初城市人口的出生率(26.7‰)与农村人口的出生率(39.8‰)之间的差别为13.1‰,那么,到 2004 年这种差别只有 4.9‰今后这种差别还会减少,在城市和农村人口出生率都降低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出生率将接近城市人口的出生率乌兹别克斯坦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家庭,其中主要是婚姻关系稳定的结果2004 年,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居民每千人当中有 6.5 人结婚,1.2 人离婚,农村居民当中有 5.7 人结婚,只有 0.4 人离婚在 1991~2004 年期间内,世居居民,其中主要是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许多社会学研究都说明世居居民的生育观从多子女向中等数量的子女转变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初,对“一个家庭最好有几个孩子”的问题,世居农村居民最典型的回答是“越多越好”;对“您打算要几个孩子”的问题,典型的回答是“上帝给多少要多少”。

在目前的社会学调查中,这样的回答基本上没有世居农村居民希望有 4~5 个孩子,城市居民则希望有 2~3 个孩子众所周知,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迁移比较少,尤其是向外迁移这一特点是苏联时期的国家政策决定的苏联时期各民族共和国的移民过程是单向的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其他国家一样,遭受到比苏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的移民扩张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犹太人在各个时期大量涌向中亚各共和国,其中包括乌兹别克斯坦朝鲜人、日耳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土耳其—灭斯赫金人、车臣人等更是整个民族被强行迁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之后,国内移民强度降低,这首先是由国内转向市场经济后所形成的客观经济形势决定的在乌兹 别克斯坦,改变居住地的城乡永久性移民以及临时的学习和工作迁移都明显减少这种情况使本来就因操俄语居民大量迁出(主要是从城里迁出)而很低的城市化程度更加降低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时候是 1979 年,当时城市居民达到了41.4%从那时起,城市化程度逐年降低到 2005 年年初,在城市里生活着940 万人,占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的 36.3%,即从 1979~2005 年国内的城市化程度降低了 5.1%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化程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欧洲居民从国内迁出造成的,同时伴随着国内人口民族成分的变化。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之后人口民族成分变化情况见表 3:表 3 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民族成分的变化情况(1989~2004 年)1989 年 2004 年民族千人 % 千人 %人口总数 19 811.0 100.0 25 707.4 100.0乌兹别克人 14 142.5 71.4 20 462.7 79.6卡拉卡尔帕克人 411.9 2.1 556.4 2.2塔吉克人 1 653.5 8.3 1 254.6 4.9俄罗斯人 933.6 4.7 1 017.1 4.0哈萨克人 808.2 4.1 958.8 3.7鞑靼人 467.8 2.4 263.3 1.1吉尔吉斯人 174.9 0.9 229.9 0.9朝鲜人 183.1 1.0 161.7 0.6土库曼人 121.6 0.6 154.4 0.6乌克兰人 153.2 0.8 94.2 0.4亚美尼亚人 50.5 0.3 41.1 0.2阿塞拜疆人 44.4 0.2 40.9 0.2白俄罗斯人 29.4 0.1 21.8 0.1其他 636.4 3.1 450.5 1.6资料来源:《1991~2003 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年鉴》,《乌兹别克斯坦1989 年人口普查资料》,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局编,塔什干, 2004 年。

从表 3 可以看出,乌兹别克斯坦主体民族人口所占的比重在 1989~2004 年间急剧增加,目前已占 79.6%在这一时期,俄罗斯人所占的比重减少,为 4.0%比重明显减少的是塔吉克人(从 8.3%到 4.9%)、乌克兰人(从 0.8%到 0.4%),哈萨克人的比重也减少(从 4.1%到 3.7%)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状况形成于向市场经济转换条 件下所实行的社会政策基础之上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伊始,国家非常重视人口问题国内的人口状况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式经济改革模式形成和实施的基础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经济模式建立在总统卡里莫夫制定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1)经济优先于政治;(2)国家是主要的改革者;(3)以法制保障经济改革;(4)强有力的社会政策;(5)阶段性、渐进性的改革特点在上述五项原则中,主要原则是实行考虑乌兹别克斯坦复杂人口状况的社会政策,在乌兹别克斯坦人口中 16 岁之前的儿童占了 40%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结构特点是家庭多子女、需赡养 的程度高、有劳动能力的人相对少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转向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必须给予居民积极的社会保障同时,应主要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中包括多孩子的贫困家庭、残疾人、孤寡母亲等。

  目前,在家庭的社会保障系统中有为未成年的孩子提供的各种资助,有为生孩子的人提供的一次性的补助金等但是,国家所有的帮助都不能满足家庭在生育和培养孩子方面的花费,需要不断改善社会对家庭、妇女和儿童的帮助人口政策是国家社会政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关注的中心不是人口的数量,而是人口的质量过去的高出生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将保证国家近期有相对足够的人口数量的增长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形势,乌兹别克斯坦重视人口质量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我们将主要的人口质量特点归纳如下:居民的健康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