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乡村基层理论政策宣讲存在的问题与思量

hua****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4KB
约4页
文档ID:287213867
乡村基层理论政策宣讲存在的问题与思量_第1页
1/4

乡村基层理论政策宣讲存在的问题与思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时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在山区农村基层做好党的理论和政策宣讲,是新时期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结合当前进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和各项惠民强农政策落实情况,笔者对前期乡村开展理论政策学习宣讲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落实好县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求,做一些初步思考   一、主要问题   参与范围窄乡镇党委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论政策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乡机关干部、乡直单位和村两委主要干部进行思想理论武装,对群众适时进行政策法规宣讲教育广大党员和群众十分渴求学习和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政策法规精神,但参与面相对于乡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而言显得比较窄   传递时效慢由于受到传播媒体和传递手段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理论政策主要是靠会议、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许多重大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不能及时便捷地贯彻传播到群众中去,给很多工作开展和社会舆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学习内容少对于政策、理论、法规学习,乡镇和村主要借助集中会议学习,大多是对当前重点工作或重大政策进行学习部署,往往缺乏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这对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锻炼实践群众工作能力存在明显障碍,对引导群众积极认同支持重大政策理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造成严重不足。

   透彻理解难现在农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并且年龄普遍偏大,居住较为分散,并且文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受现实农活生产影响,加之学习获取理论政策有效时间偏少,对事关国计民生、农村社会管理、社会治安、卫生保健等较多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存在一知半解,知而不全,知之不深,甚至出现认识模糊、消极片面、支持不够、参与不力等不良现象   群众要求高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是不需要大力武装科学理论,深化学习政策法规,而是对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们有太多的思想认识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们对理论政策宣传文章中存在着的穿靴戴帽、空话套话、低水平重复等问题意见很大,他们抱怨理论宣传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政策法规的表述过于专业化、严肃化,他们不能很好理解,急切需要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恰当的方式、最便捷的途径、最简短的时间来解开困惑与疑问   二、主要原因   工作进展滞后由于长期饱受山区立地条件限制的困苦,对于农村基层而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人畜安全饮水、发展致富支柱产业等,这些事关群众眼前迫切需要的现实问题显得比较紧要和突出,而对于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教育,相对显得滞后,工作力度小一些,没有形成强大的工作气场和坚强的思想理论基础。

   学习培训短缺虽然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组织在不断加强对理论政策的宣讲工作力度,但由于乡镇理论宣讲员大多是凭借自身经验进行宣讲,缺乏长期科学有效的系统培训和理论,宣讲成效与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强烈期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传播途径单一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乡镇和村进行理论宣讲,主要采取口头授课,集中会议,走访座谈等传统单一形式,党员干部和群众相对参与面比较窄,时效性比较差,宣讲运行成本高   保障机制乏力乡镇理论宣讲员都是身兼数项工作,而且缺乏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在队伍相对稳定、理论学习培训、设施设备配置、工作任务统筹、整合素质提升等诸多方面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和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几点建议   搭建好网络在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选择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素质好的同志充实到理论宣讲队伍中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通过系统培训、资源共享、交流互动、集中备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重视力量,充分发挥网络载体资源优势,来迅速提升和推进乡村理论宣讲成效   选定好专题创新理论政策宣讲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宣讲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宣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各项惠民强农方针政策,在宣传内容上要求“实”、宣传方式上要求“活”、宣传语言上要求“土”,结合农村实际和工作情况选定好专题,用亟需务实的好而小的专题,充分吸引广泛参与学习活动。

   组织好语言在宣讲过程中,要多讲“家常话”“大实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用身边的事和人来摆道理、讲事实,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宣讲学习积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院落屋场、田间地头、乃至农户家中,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安全生产到社保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   创新好载体进行理论宣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三下乡”活动、“三万”活动、年轻干部到村锻炼、第一书记挂职和党建、文明村创建活动的积极作用,与“幸福村落”创建、农村法治和治安网格管理、新农村建设等载体有机结合,不断凝聚宣讲共识,强大宣讲力量,增添宣讲成效      4Word版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