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高考文言文汇编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68KB
约34页
文档ID:56754390
广东高考文言文汇编_第1页
1/34

广东高考文言文汇编广东高考文言文汇编 篇一:高考古诗文(广东卷与全国卷异同,常考实词汇 总) 新课标全国卷和广东卷的异同——文言文部分 差异: 1、 题型、分值发生了变化:虚词考查由一道选择变 成了在断句、翻译中考查,信息对应题改 主观题为选择题,句子翻译由 3-4 分一句变成了 5 分 一句,句意分从 1 分上升到 2-3 分;总分从 22 分减为 19 分 2、 考点、重点、思路也略有不同:前两道选择题考 实词、断句、信息对应或文学常识,没有 固定的规律如 XX-13 年考的都是实词和信息对应题, 14 年考实词和断句,15 年考断句和文学常识;重点多了一 个文学常识、更侧重考查实词的古今异义或者固定文学内 涵的;思路更灵活,更侧重文言功底和文化底子 3、 教学策略也要随之改变:①注重对实词的合成词 的理解和分析,②将平时讲课、练习、课 文注释下面的文学常识整理一下,让学生识记,③近 五年考查《宋史》三篇, 《明史》两篇, 相同: 1、 文言文考查仍是考查的重点,分值虽减少,但重 视程度不可减少; 2、 第三题选择题题型、分值固定,还 是对内容的考查,占 3 分; 3、 选文仍然是古代人物传记,在 24 史中选,这个 趋势应该不会变化; 4、 翻译题仍然是按点采分,重点不 变。

5、 教学策略上,仍要以不变应万变,不变中蕴灵活, 多年以来,文言文选文都是人物传记, 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广东高考文言文汇编)于学生读通读 懂文言文所以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纳概括,会有助于学生 复习时参考 新课标全国卷和广东卷的差异——古诗鉴赏和默写部 分 马艳萍 二、古诗鉴赏:都是两小题,主要考点一致(情感、 手法) ;分值不一样,全国 11 分,广东 7 分 三、默写:默写范围相差甚远,全国卷的默写范围基 本上是广东卷 XX 年及其之前的范围(60 篇) ,初中篇目更 多;广东卷的 XX 年及之后的默写篇目主要以高中的为主, 共 33 篇,初中只有 1 篇;考法不同:全国卷 XX 年起改为 语境下默写,侧重灵活运用;广东卷为 4 选 3,全国卷无选 择 【XX 年广东高考】 .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 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 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不可断绝 (曹操 《短歌行》 ) (2)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 (3)昨夜闲潭梦落 花, ,______。

江水流春去欲尽, ,______ (张若虚《春江 花月夜》 ) (4)夫夷以近,_________;险以远, 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XX 年全国高考】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 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但他鉴定的表示:“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中“, ”两句,收 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附:【XX 届高三语文备考】史传类文言文写法与重要实词汇编 第一部分: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姓名、字 号; 2. 籍贯; 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 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 4. 学识; 5. 性情; 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 7. 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 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 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 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 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 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 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 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 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 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 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 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 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 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 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 这“时、地、职”是 事情分层的“三标志” ,一般来说, “时、地、职”有一点 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 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 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 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 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 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 之间的关系;③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 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 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 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 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 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 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 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 2.注意对其 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 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 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 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 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 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 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 XX 年的 “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 、籍贯(河东闻 喜人) 、家境(早孤) 、学识(博学) 、官职(吏部侍郎) ” 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 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 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 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 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 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 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 1999 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 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 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 品质 第二部分: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一)基本词汇 按 按诛五人 /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 表奏皆 当死 /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 ⑴赵郡农民德之 (感激) 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 文度深衔之 (怀恨) 乘 李侃率之以乘城 /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 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 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 ⑵帝可其奏(准许) 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岂,哪) 方 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 (比较) 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比方) 少 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 ⑵断头置城上,颜色 不少变 (稍微) 多 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 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其辱人贱行 ,视 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 赵高雅得幸于胡亥 (平素) 课 ⑴劝课农桑 (督促) ⑵课敛赋税(征收) ⑶昼课赋,夜课书 (学习) 简 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选拔) 狱 平法断狱, 多所全宥 (案件) 聘 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 孟尝君 (招请) 克 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 寡 (能够) 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约定) 坐 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因犯???罪) 略 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 (丝毫) ⑵攻城略 地(夺取) 亟 ⑴子亟去,勿污我 (赶快) ⑵亟请武公,公弗 许 (屡次) 干 ⑴干青云而直上 (冲上) ⑵后每欲参干政事, 太后辄相禁塞 (干预)⑶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 (求取) 董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督察) 构 王圣与 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 ⑴收摄按问(拘捕) 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 ⑴ 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 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 恤(顾念) 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 积功稍迁(渐渐) 次 ⑴非次拔擢(次序) ⑵次 北固山下 / 师次彭模(停留) 举 ⑴举孝廉(推举) ⑵举进士(考中) 伐 ⑴此五 霸之伐也(功业) ⑵每一令出, (屈)平伐曰:\“非我莫 能为也\” (夸耀) 矜 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 ⑵愿陛下矜悯愚 诚(怜悯) ⑶冯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庄重) 第 ⑴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等次) ⑵必躬造左 公第(府第) ⑶第归,杀而鬻之(只管) (4)能取进士 第(科第) 征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严光,不至。

(征召) 微 ⑴ 人微言轻(地位低) 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⑶微 言大义(精微) 购 高祖购求季布千金(悬赏) 笃 ⑴疾渐笃(沉重) ⑵笃于朋友 (忠诚) 知 ⑴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了解) ⑵子产将知政矣(主持) ⑶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智) 恶 ⑴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罪恶) ⑵君之病恶 (严重) 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讨厌) (4)先 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怎麽) 趣 ⑴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魏(催促) ⑵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旨趣) ⑶农赴时,商趣利 (追逐) (4)趣甚疾(疾走) 让 ⑴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 (责备) ⑵ 争货财,无辞让 (谦让) 原 ⑴原其理(推究) ⑵并原其罪,许以自信 (宽 赦) (二)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 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 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 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⑤表罢免的: 夺、黜、罢、免、去、废、蠲 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 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 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 豪 8.表人物个性的: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 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 (仁)矜、恺悌、宽厚、静 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 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 危坐(俨然) 、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 (廉) 、淫(靡) 、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 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 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 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 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 欣(然) 、悦(说) 、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 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 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