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建筑史10——宫殿、坛庙、陵墓(01)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0MB
约29页
文档ID:51160525
中国建筑史10——宫殿、坛庙、陵墓(01)_第1页
1/29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历代朝廷都耗费大 量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造这些建筑因此,这 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建筑成就同时,宫殿、坛庙、陵 墓又是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治思想和 典章制度对它们的布局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说,西方古代以单体建筑的宏伟、典雅、豪华而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那么中国古代这些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物,则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 理见长,在基址选择、因地制宜地塑造环境以及空间、尺度、色彩处理 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和创造性第一节 宫殿 “茅 茨 土 阶” 的 原 始 阶 段夏 、 商高 台 宫 室 盛 行 的 阶 段宫 殿 与 宫 苑 相 结 合 的 阶 段纵 向 布 局 的 “三 朝” 阶 段西周 、 春秋 、 战国秦 、 汉隋唐 、 宋 、 明清故宫天人合一的 平面布局皇权至上的 空间处理封建等级的 建筑形式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夏、商)在瓦没有发明之前,即使最隆重的宗庙、宫室,也用茅草盖顶,夯 土筑基二里头与殷墟中区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 宫室布局的先驱。

背 景: 由原始公共建筑的大房子发展而来建筑材料: 生产力的限制导致茅草盖顶,夯土筑基的简陋状态建筑格局: 沿轴线作庭院布置的空间意识代表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宫殿遗址遗址未发现瓦件,故殿顶应覆以茅草 前是平坦的庭院,院南沿正 中有面阔七间的大门一座,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2.高台宫室盛行的阶段西周、春秋战国)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出土了瓦,但可能还只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战 国时瓦才广泛用于宫殿各诸候国竞相建造高台宫室,都留有高四五至 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 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建筑背 景: 皇权至上的封建帝王思想建筑材料:瓦、木材、砖建筑特点:夯土高台,复杂木架建筑组合体遗 址: 春秋时晋故都新田(山西侯马)、战国时齐故都临淄(山东临淄)、赵故都邯郸(河北邯郸)、燕下都(河北易县)、秦咸阳(陕西咸阳)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复原图秦阿房宫复原图唐含元殿复原图清故宫太和殿3.宫殿与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汉)秦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建造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分布在关中平原, 较为分散。

西汉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各宫都围 以宫墙,形成宫城,宫城中各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树木等,格 局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未央宫现存前殿台基残高达14米背景: 中国古代的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儒家“上下与天地同流”和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材料:瓦、木材、砖空间布局:布局自由,宫苑具有园林气息 汉初建长乐、未央两宫,文、景等朝又辟北宫至汉武帝开始大兴 土木建造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各宫围以宫墙,形成宫城,宫城中 又分布着许多自成一区的“宫”,这些宫与宫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 、树木等,格局自由,富有园林气息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隋唐、宋、明清)自汉以来,天子宫室都有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大部分 后又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三者横列至隋文帝营建新都大 兴宫,纵向布置“三朝”明南京仿照“三朝”作三殿并在殿前作门五 重背景:周礼的“三朝”之制(三朝五门)大朝——接见诸侯常朝——与群臣议政日朝——日常听政空间布局:纵向布置“三朝”隋新都大兴宫、唐大明宫、明清北京宫殿汉长安城平面图唐大明宫平面图北京故宫平面图二、汉、唐、明三代宫室的发展趋势(一)规模渐小。

汉长安长乐、未央两宫占地分别为6.6及4.6平方公里;唐长安大明宫3.3平方公里;明北京紫禁城(宫城)仅0.73平方公里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三)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氛,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三、明清北京宫殿明朝原定都南京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为了防御蒙古南扰,把首 都迁到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营建北京宫殿曾一度停止, 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规模宏大的北京紫禁宫殿就基本上建成了 第二年明朝正式迁都于北京故宫在明朝初建时,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 《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后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则建造的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木结构、黄琉璃 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沿一条南北向的 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中轴 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 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1.天人合一的平面布局2.皇权至上的空间处理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 ,周长3420米,墙高10米,外层用澄 浆砖包砌,里面夯土。

它共有四门: 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向西 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 ,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烨之 讳,改称神武门,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 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结构精巧,造 型秀丽v 角楼3.封建等级的建筑形式(1)屋顶重檐 庑殿 歇山 攢尖 悬山 硬山(2)建筑色彩金、黄、朱青、绿 黑、灰(3)建筑小品——龟鹤、铜狮、日晷 4.故宫的建筑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 治活动的地方,内廷是帝、后居住的地方1)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太和殿太和殿 中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保和殿 (2)后三宫:乾清宫乾清宫 交泰殿交泰殿 坤宁宫坤宁宫乾清宫的“乾”代表天,坤宁宫的“坤”代表地,乾清、坤宁,表达了 历代皇帝的愿望故宫太和殿北京明清故宫乾清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