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布病临床与防控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02MB
约59页
文档ID:590684197
布病临床与防控_第1页
1/59

布鲁氏菌病临床及防控布鲁氏菌病临床及防控白银市疾控中心白银市疾控中心 杨素萍杨素萍2013.6.6 概念n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n容易转成慢性,以至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主要特征是长期发热、出汗、乏力、关节痛和肝脾肿大等治愈比较困难,一经确诊为慢性布病,终身携带布病菌 内容n流行概况n流行特点n临床表现n实验室检查n诊断与鉴别诊断n治疗n预防控制 全球:全球:20002000年以来,全球已有年以来,全球已有6262个国家和地区报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间布病病例告了人间布病病例 ▲ ▲法国、以色列及拉丁美洲已得到控制法国、以色列及拉丁美洲已得到控制 ▲ ▲欧洲的部分国家及美国疫情较轻欧洲的部分国家及美国疫情较轻 ▲ ▲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重新流行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重新流行 ▲ ▲中东的部分国家流行更加严重中东的部分国家流行更加严重2024/9/154一、流行概况一、流行概况 ▲▲上世纪上世纪50-6050-60年代,我国(不含港澳台)人间布病年代,我国(不含港澳台)人间布病严重流行,报告发病率超过严重流行,报告发病率超过1/101/10万;万;▲▲7070年代起疫情逐渐下降,到年代起疫情逐渐下降,到8080年代和年代和9090年代初期,年代初期,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疫情得到基本控制;(19921992年,人、畜间疫情降至年,人、畜间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历史最低水平)▲▲9090年代中期起疫情持续快速上升,人间布病成为年代中期起疫情持续快速上升,人间布病成为报告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报告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2024/9/155中国布病流行概况中国布病流行概况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2024/9/156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 n20082008年,人间布病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创历史年,人间布病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创历史新高,全国共报告病例新高,全国共报告病例2776727767例,报告发病率为例,报告发病率为2.15/102.15/10万。

万n20102010年全国报告病例数年全国报告病例数3504335043,分布在全国,分布在全国2626个个省市自治区省市自治区n20112011年全国总报告病例数年全国总报告病例数4265442654,比,比20102010年上升年上升76117611例病例分布在全国例病例分布在全国2828个省市自治区个省市自治区 2024/9/158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 2024/9/159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2024/9/1510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国内外人间布病流行概况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20002000年以来流行情况:年以来流行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布病疫情显著回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布病疫情显著回升20002000~~20112011年新发病例共计年新发病例共计197197例,超过上世例,超过上世纪纪9090年代的年代的3 3倍,其中仅倍,其中仅20092009~~20112011年就有新年就有新发病例发病例113113例,接近近例,接近近1010年间布病新发病例的年间布病新发病例的50%50%。

2024/9/1511甘肃省流行概况甘肃省流行概况 20092009年年2 2起:起:n5 5月初,酒泉市瓜州县,确诊新发病例月初,酒泉市瓜州县,确诊新发病例2020例;例;n6 6月中旬,庆阳市合水县,确诊新发病例月中旬,庆阳市合水县,确诊新发病例2727例,感染者例,感染者1818人20102010年年2 2起:起:n6 6月初,酒泉市瓜州县,确诊新发病例月初,酒泉市瓜州县,确诊新发病例1212例;例;n8 8月下旬,庆阳市庆城县,确诊新发病例月下旬,庆阳市庆城县,确诊新发病例1515例,感染者例,感染者3 3人20112011年年2 2起:起:n4 4月初,庆城县马岭镇,确诊新发病例月初,庆城县马岭镇,确诊新发病例3 3例;例;n7 7月,合水县肖嘴乡,确诊新发病例月,合水县肖嘴乡,确诊新发病例3 3例兰州市七里河区奶牛疫情爆发流行兰州市七里河区奶牛疫情爆发流行2024/9/1512甘肃省暴发疫情甘肃省暴发疫情 白银市布病流行概况白银市布病流行概况n我市于我市于19881988年达到国家年达到国家 “ “稳定控制区标准稳定控制区标准””n20052005年白银区暴发布病疫情,确诊新发患者年白银区暴发布病疫情,确诊新发患者3 3例。

例n20132013年年4 4月,靖远县暴发疫情,月,靖远县暴发疫情,1515例患者,例患者,1313例感例感染者全市除白银区外其他四县区均有人布病病例染者全市除白银区外其他四县区均有人布病病例报告,会宁报告,会宁8 8例,景泰例,景泰7 7例,平川区例,平川区3 3例 1 1、对布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对布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2 2、牲畜调运频繁,流通环节监管困难、牲畜调运频繁,流通环节监管困难3 3、基层防疫体系不完善,人间布病监测覆盖、基层防疫体系不完善,人间布病监测覆盖面小面小4 4、、卫生状况不良,卫生状况不良,饲养方式落后,群众防护意识饲养方式落后,群众防护意识淡薄淡薄5 5、集市贸易活跃,皮、毛、乳、肉大量上市,、集市贸易活跃,皮、毛、乳、肉大量上市,布病检疫工作跟不上布病检疫工作跟不上2024/9/1514疫情上升的原因疫情上升的原因 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n传染源:传染源: 人类布鲁氏菌病传染源除家畜羊、牛、猪外,尚有骆驼、马、狗、鹿以及许多野生动物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人际间不相互传染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n1、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粪便、尿液、产羔分娩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等过程经皮肤、粘膜、眼结膜而感染。

接触感染为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感染布病者的80­­90%n2、经消化道感染: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奶制品、食物、水或生乳、未煮熟的肉、内脏等感染 n3、经呼吸道感染:布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随尘埃飞沫由呼吸进入鼻内、鼻咽部、气管和肺泡中,形成局部病灶,或进入血液造成泛化性感染此外经呼吸道感染也是加工皮毛等有关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主要途径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是主要感染对象,包括牧羊、贩运、屠宰、加工以及和病羊等染疫动物的密切接触人员 流行特点n职业:有明显的职业性,凡与病率、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牧民、兽医、皮毛工人感染率比一般人高n性别:人对布氏菌易感,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多少男性从事生产活动较多,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感染机会也多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n年龄:一岁以上各年龄组均有感染发病报道由于表壮年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病畜频繁,因而感染率比其他年龄组高n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羊种布病流行区畜间2-4月流行高峰,人间发病高峰在4-5月牛种布病流行区夏季多些,猪种不明显n地区:牧区和农区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n潜伏期:人类受布鲁氏菌侵入后,经过一定潜伏期表现出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3周,平均2周短者3天,长者可达数月或1年之久n发病和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人出现前驱期症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肌肉、大关节酸痛、头痛、失眠、出汗等大部分病人起病急,没有前驱期症状,发病一开使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多汗等急性期症状 n1、发热:是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各期病人,发热常伴有寒战、关节肌肉酸痛、头痛、食欲减退以及大量出汗等症状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多见的是长期慢性不规则的低热,慢性期患者更是如此n高烧:一般为38-39℃,最高可达到40 ℃甚至42 ℃,但发烧时神志清醒,痛苦也较少,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恶化,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 n2、多汗:也是布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急性期患者为甚,出汗相当严重,多与发热相伴(是一种速效的散热反应),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导致虚脱n3、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常是患者前来就医的主要原因。

n急性期:疼痛多呈游走性,与风湿热颇相似,主要在大关节有的疼痛十分剧烈,常使患者辗转呻吟,甚至应用一般镇痛剂都不能缓解,疼痛性质可如锥刺样或为顽固性钝痛,出现在时间多与发热有关,往往在开始发热时疼痛加重,翌晨体温下降时疼痛也随之缓解在疼痛的关节或骨骼附近,常可发现一处或数处明显压痛点n慢性期: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也以大关节为多见;为持续性钝痛或酸痛,有的仅为沉重感,影响关节活动关节痛常因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加重,如过劳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关节疼痛部位 n4、乏力:这一症状几乎为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患者自觉疲乏无力,能吃不爱动,故有人将此病称之为“懒汉病”n n5、肝、脾肿大:可见于各期患者大约80%的急性期患者有肝脾肿大,肿大的肝脾质软或呈中等硬度,半数有压痛n6、其他症状与体征: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其他症状与体征(1)神经系统:据统计,在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的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占30%,周围神经损害占60%,植物神经损害占10%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多表现为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炎,临床上常见各种脑膜刺激症状,如头痛,颈项强直等。

n头痛:为急性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慢性期患者在疲乏无力的同时,也经常诉说头痛个别头痛剧烈者常伴有脑膜刺激症状当大脑皮层功能降低时,往住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速退部分病人可有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 (2)泌尿生殖系统:由于炎症,睾丸、附睾肿胀,疼痛,阴囊充血水肿,多为一侧性,急、慢性期均多见女性患者可发生乳腺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生闭经,痛经,白带过多以及流产,早产,不孕等症状n 肾脏损害不多见,肾功能障碍多为一过性,高热时可见蛋白尿,少量管型和红、白细胞 (3)心脏血管系统:心脏血管均可受累,尤以慢性患者更为多见心脏受累较血管少见,出现较晚可见心肌炎和心肌营养不良,且伴有相应的症候群——低血压和收缩期杂音,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中最常见是血管外膜炎,血管内膜炎和脉管炎 (4) 感觉器官:眼的主要病变是视肉膜血栓性静脉炎,葡萄膜炎,钱串状的(Target)角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也可以侵犯听神经而造成听力减退或耳聋,个别病例可发生乳突炎 (5)软组织:主要临床所见是纤维组织炎和脓肿布病性脓肿一般位于组织浅层,经过缓慢,局部组织反应不明显,多见臀部,腰部和大腿前侧。

临床分期:n1.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n2.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 四、实验室检查四、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n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n血沉: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n1.1.平板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n2.2.试管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SAT)SAT):滴度为1∶l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者n3.3.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CFT)CFT):滴度1∶10 ++及以上n4.4.布病抗布病抗- -人免疫球蛋白试验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l∶400 ++及以上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培养分离到布鲁氏菌急性期血液、骨髓、关节液阳性率较高,慢性期阳性率较低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人的布病诊断是综合性的。

诊断:人的布病诊断是综合性的1 1)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野生)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等或动物(观赏动物)、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2 2)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和体征3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n疑似病例疑似病例:(1)+(2) n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者n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出现免疫学检查第2、3、4项中的一项及以上阳性和(或)分离到布鲁氏菌者n隐性感染病例隐性感染病例:有流行病学史,符合确诊病例免疫学和病原学检查标准,但无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2、风湿热3、伤寒、副伤寒4、淋巴结核5、败血症6、疟疾7、Q热8、斑疹伤寒  六、治疗六、治疗 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此尽快消灭病原体,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所以,应该早期诊断,在急性期按照规定全程治疗并且要不断的消除病人疑虑,增强信心,坚持治疗,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治疗方法要适当,急性期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一般治疗一般治疗n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n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可用退热剂等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抗菌治疗n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n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用法用量见附表)n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急性期治疗n一线药物一线药物:多西环素合用利福平或链霉素n二线药物二线药物: :不能使用一线药物或效果不佳的病例可酌情选用以下方案:多西环素合用复方新诺明或妥布霉素;利福平合用氟喹诺酮类n难治性病例难治性病例: :可加用氟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n隐性感染病例隐性感染病例: :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建议给予治疗 慢性期治疗n抗菌治疗:慢性期急性发作病例治疗多采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用法同急性期,部分病例需要2­3个疗程的治疗 并发症治疗n合并睾丸炎病例合并睾丸炎病例抗菌治疗同上,可短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n合并脑膜炎病例合并脑膜炎病例在上述抗菌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代头孢类药物,并给予脱水等对症治疗n合并心内膜炎、血管炎、脊椎炎、其他器官或组合并心内膜炎、血管炎、脊椎炎、其他器官或组织脓肿病例织脓肿病例,在上述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加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必要时给予外科治疗。

特殊人群治疗n儿童:可使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8岁以上儿童治疗药物选择同成年人n孕妇:可使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妊娠12周内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 我省目前的布病治疗方案我省目前的布病治疗方案1、头孢曲松钠,每日2g,静脉点滴2、多西环素,每日0.2g,口服3、利福喷丁,每日0.1g,口服4、肝泰乐,每日0.6g,口服 1、2、3、4联合用药3-5天,2、3、4联合用药21天,连用两个疗程,中间休息3-5日,并查肝功. 中医药治疗_急性期 n湿热侵袭n临床表现:发热或呈波状热,午后热甚,恶寒,大汗出而热不退,烦渴,或伴胸脘痞闷、头身关节肿疼、睾丸肿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n治法:清热透邪,利湿通络n参考方药:生石膏 知母 苍术 厚朴 生薏米 青蒿 黄芩 忍冬藤 汉防己 杏仁 广地龙 六一散n加减:恶寒身痛重者加藿香、佩兰;睾丸肿痛者加川楝子、元胡 湿浊痹阻n临床表现:发热,汗出,午后热甚,身重肢困,肌肉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睾丸肿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濡。

n治法:利湿化浊,宣络通痹n参考方药:独活 寄生 生薏米 汉防己 秦艽 桑枝 苍术 广地龙 赤芍 丹参 黄芩 生甘草n加减:热甚者加栀子、知母;关节痛甚者加刺五加、木瓜 中医药治疗_慢性期 n气虚络阻n临床表现:病情迁延,面色无华,气短懒言,汗出,肌肉关节困胀,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n治法:益气化湿,养血通络n参考方药:生黄芪 党参 苍术 茯苓 山药 当归 白芍 威灵仙 鸡血藤 生薏米 白术 甘草n加减:腰痛重加杜仲、川断、骨碎补;肢体关节肿痛加用乌梢蛇、松节、泽泻;盗汗、五心烦热者,加生地;畏寒重者加巴戟天 预后n急性期病例经上述规范治疗多可治愈,部分病例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转为慢性n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1.控制传染源:牲畜要圈养,且牲畜棚圈要远离住房,不要在住房内接羔和饲养羊羔和牛犊要购买经检疫没有布病的健康牛羊。

定期检疫家畜,如发现病畜时,应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七、预防控制七、预防控制 2.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接羔人员在接羔和处理流产羔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死羔、胎盘、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要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消毒后还应放置3个月以上才能使用 3.3.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个人防护::n从事饲养、挤奶、兽医、屠宰、皮毛加工等职业的重点人群,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n除备有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鞋外,还应戴胶手套和线手套,备有接羔袋和消毒液,严禁赤手抓拿流产物n工作后应肥皂洗手,工作场所应及时清扫、消毒 n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奶,不吃未熟透的肉及其制品等生熟肉案板一定要分开使用,案板和操作容器一定要清洗并用热水烫洗,必要时消毒不使用染病动物毛、皮n4、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患者的能力 提醒大家 对于有职业史的高危人员,一旦出现类似症状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建议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去咨询 谢谢大家!2024/9/1559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