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振子模型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聚类同步 李静宇 周明 李庚银Key: 图论; Kuramoto模型; Kron简化; 聚类同步; 耦合振子; 风电: TN99?34 : A : 1004?373X(2019)05?0135?06Clustering synchronization of wind power system based on coupled oscillator modelLI Jingyu, ZHOU Ming, LI Gengy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 Energy Power System,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Abstract: A network coupled cluster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ased on Kuramoto model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serious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disturbance of the wind power electric system. The graph theory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power network contraction model. On this basis, the electric system equivalent model based on Kuramoto coupled oscillator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a power network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coupling strength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luster the synchronous state of oscillator in the system after system disturbance. The 39?node New England system with wind farms is verif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uster analysis can understand the synchronization state of the power grid clearly, and avoid the further collapse of the system.Keywords: graph theory; Kuramoto model; Kron reduction; clustering synchronization; coupled oscillator; wind power0 引 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互联,电网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间歇性电源接入到了电力系统中。
由于以风电为代表的间歇性电源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通过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相连,对电网缺少必要的惯性支撑因此,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遭受严重暂态扰动后系统保持同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目前常用的电力系统同步能力评价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采用数值积分手段直接求解系统的状态方程,观察系统受扰后状态变量的变化轨迹的时域仿真法[2],根据动力学系统的稳定性理论来构造系统的暂态能量函数,并由暂态能量函数的性质判断受扰系统稳定性的直接法[3]传统电力系统同步能力评价方法需要先确定系统受到扰动后的临界能量或不平衡点,当对大系统求解时方程维度高,求解难度大,多机系统适应性差通过对系统进行等值虽然可以减小计算复杂度,但系统很多重要的节点信息也随着系统等值被忽略近年来随着复杂网络同步理论以及图论理论的发展,在最大限度保留网络中节点和支路信息的情况下,计及系统中各节点之间的耦合关系对系统受到扰动后聚类同步过程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4]1 基于图论的电力系统表征在图论中通过定义一个无向图[G],包含一个[n]维节点集[V]和一个[e]维弧集[E]来表征網络所包含的信息如果节点[vi]和节点[vj]由一条弧进行连接,即[e=(vi,vj)]。
那么就称作节点[vi]是节点[vj]的一个邻居节点如果图[G]中任意两对节点可以通过一条弧进行连接,那么该图形就是强连接的因此,从网络拓扑的角度可以建立电力系统的电力网络保持模型或电力网络收缩模型而对于任意一个电力网络都可用其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反映节点与弧之间的连接关系在进行潮流计算时可用式(1)表示:[Ax=y] (1)式(1)与无向图存在如下映射关系[V]中每一个节点[vi]与[x,y]中每一个元素[xi,yi]形成双映射同时无向图[G=][(V,E)]存在映射[φ]:[E→R],使得[ωij=φ(eij)],则称[ωij]为弧[eij=(Vi,Vj)∈E]的权重,并用[G=(V,E,W)]表示加权图[5]与图形相关的[N]维无向图[G]的邻接矩阵[A=aij∈Rn×n]表示为:[aij=1, (vi,vj)∈E0, 其他] (2)图的度矩阵是一个[n×n]的对角线矩阵[Δ=diag(degout(Vi))],对角线元素表示各节点的出度,而其他元素均为零图[G]的定向可以为每条边赋予一个方向,所以边[(i,j)]是一条从节点[i]到节点[j]的弧线定向为[σ]的图[G]可以表示为[Gσ]。
定向图[Gσ]的关联矩阵[B(Gσ)]是一个[n×e]矩阵,该矩阵的行和列可以分别通过图[G]的节点及与之相连的弧进行表示如果节点[j]通过弧进入节点[i],那么[B(Gσ)]的[(i,j)]就等于1;如果弧是从节点[i]进入到节点[j],则等于-1;其他情况则为0由于电网拓扑结构中的节点和边是不同质的元件,采用有权无向网络可以更好地表达电网中不同元件的獨特信息即[aij=aji=ωij],分析过程中通常采用导纳作为边权因此,通过将网络的中节点分为边界节点和内部节点,采用Kron简化对内部节点进行消除,简化后的网络不仅保留了原来电力网中同步发电机终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同时节点数量得到了大幅简化网络中的电流平衡方程可以写为:[I1I2=Q11Q12Q21Q22U1U2] (3)式中:[I1]为外部节点的电流向量;[I2]为内部节点的电流向量;[U1]为外部节点的电压向量;[U2]为内部节点的电压向量;[Q11]为外部节点导纳矩阵;[Q22]为内部节点导纳矩阵;[Q12],[Q21]为内外节点互导纳矩阵通过消去内部电压节点[U2]可以得出简化后的电流平衡方程为:[I1-Q12Q-122I2=(Q11-Q12Q-122Q21)U1] (4)令矩阵[Q11-Q12Q-122Q21=Qred]为[Q]中内部节点的尔补码,因此[Qred]为相对于电力网络图[G]外部节点[U1]的Kron简化矩阵。
利用图形理论基本原则,可以将电力系统建模成如图1所示的电力系统收缩网络因此将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同步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广义同步问题,通过Kuramoto模型进行分析,就可以通过Kron简化实现所有发电机之间的完全互连2 Kuramoto模型2.1 耦合振子模型一个包含[N]个耦合振子的网络,其动力学方程可以通过Kuramoto模型描述为:[θi=ωi-j=1nKijsin(θi-θj)] (5)式中:[θi]表示振子相位;[K]表示耦合强度;[ωi]表示振子固有频率耦合强度是表征系统同步的重要参数,如果系统耦合强度弱,则系统中振子就会以与自身固有频率不同步的方式运行;反之,如果耦合强度超过相位差保持稳定的临界值,则会导致振子之间耦合,进而实现同步对于包含[N]个振子的系统而言,可以通过定义全局序参量[r],对系统的同步进行解释假定[N]个振子是一个圆上的各个点,且这些点会随不同角速度进行移动,那么在完全同步的情况下,所有点都会同步地围绕着这个圆进行移动,如图2所示作为同步自然测度的各点中心的有序参数可以被定义为:[r(t)e(i?(t))=1Nj=1ne(iθj(t))] (6)式中:[r(t)∈](0,1),用于衡量这个网络中振子的相位同步程度;[?(t)]为平均相位。
[r]值反映了系统内处于同步簇中的节点数量占整个系统中节点数量的比例,[r]越接近1,表明网络中的振子相位同步程度越高,[r=0]表示网络中的振子相位不同步[6]将式(6)左右两边同时乘以[e-iθi]后代入到式(5)中,得到通过全局序参数表示的Kuramoto模型:[θi=ωi-Krsin(?i-θi)] (7)由式(7)可知:随着耦合强度[K]趋于零,各振子会根据其自由频率进行震荡,进而导致[r]趋于0;反之,当耦合强度[K]趋近于无穷大时,振子会逐渐与它们的平均相位同步,即[r]逐渐趋近于12.2 基于Kuramoto模型电力系统等值模型一个多机电力系统的详细动态模型包括有转子摆动、转子磁链、动态控制等耦合非线性模型因此,通过建立完整上述模型来表示整个电力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具备非转移电导的多机电力系统而建立的Kuramoto模型,各发电机可以通过潮流进行耦合,将同步问题视为暂态稳定问题的一个特例因此,可以从发电机动力学方程入手,建立基于Kuramoto模型的电力系统等值模型[7]一个由[n]台发电机组构成的电力系统中,第[i]台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可表示为:[Hiπfδi+KDiπfδi=PTi-PEi] (8)式中:[Hi,δi,KDi,PTi,PEi]表示系统中第[i]台同步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转子角度、阻尼系数、输入的机械功率以及输出的电磁功率的标幺值; [f]表示同步频率。
令[Mi=2Hiω0,Di=KDiω0],则式(8)变为:[Miδi=PTi-PEi-Diδi] (9)在电力网络收缩模型中,可以将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视为电压源,在发生短路故障后通过暂态电抗[x′di]与电网中相应的同步发电机节点相连设[E′i]为受到扰动后的电势,同步发电机发生短路故障后的电势可写成如下形式:[E′i=Vi+jx′diIi=Vi+jx′di(PGi-jQGiVi)] (10)同时,在电力系统网络收缩模型中,为了分析发电机节点的动态特性,通常将负荷视为恒定阻抗对于由[n]个发电机节点和[m]个负荷节点组成的系统,通过在每个发电机节点处增加一个发电机内节点,以此来形成增广网络,此时网路中节点总数[N=2n+m]考虑到在增广网络中负荷不仅存在于负荷节点,还有可能在所有发电机的机端节点处[8]因此,电力系统网络收缩模型中的负荷导纳为:[yLi=(PLi-jQLi)Vi2] (11)式中:[Pi,Qi]分别为节点[i]处的有功、无功负荷;[Vi]为稳态时节点[i]电压的模令[Y′di=diag(yd)]代表发电机暂态导纳矩阵;[Y′GL=diag(yGL)]代表发电机机端节点所带负荷等值之后的导纳矩阵;[Y′LL=diag(yLL)]代表负荷节点所形成的导纳矩阵。
因此增廣网络导纳矩阵可表示为:[Y=Y′d-Y′d0-Y′dYGG+Y′d+Y′GLYGL0YLGYLL+Y′LL] (12)令[Y11=Y′d],[Y12=-Y′d0T],[Y21=-Y′d0T],[Y22=Y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