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8KB
约16页
文档ID:514552229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1页
1/16

第23章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2.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 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 NX ) (1)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4. 真实GDP和名义 GDP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名义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用名义 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即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第24章1. 消费物价指数CPI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 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 :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 (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3)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 (货币购买力)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真实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真实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第25章1.生产率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即直接取决于其国民的生产率,因为一个经济的收入就是该经济的产出储蓄是一国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的长期决定因素)2.生产率有四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1)物质资本是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2)人力资本是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3)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4)技术知识是社会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3.收益递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但在这些变量中并没有高增长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政府政策能以许多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促进教育、促进健康、维护产权与政治稳定、允许自由贸易以及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第26章1.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一种债务证明书(特点:期限、信用风险、税收待遇)(债务融资)股票: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权益融资)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银行、共同基金)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金融机构的共同目标:把储蓄者的资源送到借款者手中)2.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Y=C+I+G+NX(1)国民储蓄:在用于消费和政府购买后剩下的一个经济中的总收入(简称储蓄)封闭经济中NX为0,Y-C-G =I,S=I ,储蓄等于投资,国民储蓄可表示: S=Y-C-G T表示政府以税收的形式从家庭得到的数量减去以转移支付形式返还给家庭的数量,国民储蓄还可表示: S=(Y-T-C)+( T-G )(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2)私人储蓄: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的收入。

家庭得到收入Y ,支付税收T ,消费支出C ,则私人储蓄就是Y-T-G (3)公共储蓄: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的税收收入政府得到税收收入T ,并支出用于物品与服务G 如果T 大于G ,政府由于得到的资金大于支出而有预算盈余,这种(T-G )的盈余就代表公共储蓄如果G 大于T ,这种情况下政府有预算赤字,而公共储蓄(T-G)是负数 预算盈余:税收收入大于政府支出的余额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3.可贷资金市场:想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利率(真实利率)是贷款的价格; 政策1:储蓄激励供给S向右移动,均衡利率下降,可贷资金均衡数量增加税法改革鼓励更多储蓄,则利率下降且投资增加政策2:投资激励投资赋税减免政策,可贷资金增加,需求D右移,均衡利率上升,刺激储蓄税法改革鼓励更多投资,则利率上升且储蓄增加政策3: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预算赤字,公共储蓄为负,降低了国民储蓄,原本要借款用于投资的家庭和企业被挤出,供给S左移,利率上升,可贷资金减少当政府通过预算赤字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利率就会上升且投资减少挤出: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资减少(降低了生产率和GDP的增长)预算盈余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降低了利率,并刺激了投资第27章金融学:研究人们如何在某一时期内做出关于配置资源和应对风险的决策的学科1.现值:用现行利率产生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终值:在现行利率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复利:货币量的累积,比如说银行账户上货币量的累积,即赚得的利息仍留在账户上以赚取未来更多的利息当利率上升时,投资-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少2.风险厌恶:不喜欢不确定性保险:逆向选择 和 道德风险多元化: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降低风险企业特有风险:只影响一家公司的风险市场风险:影响股市上所有公司的风险3.基本面分析: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来前景进行的研究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信息有效: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有关资产价格的描述随机游走:一种不可预期的变量变动的路径第28章1.劳动者: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数(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劳动力中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数×100% )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丧失信心的工人:想工作但已放弃寻找工作的人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既定时间段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又是长期的 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产生于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构性失业不同于寻找工作过程的摩擦性失业。

需要寻找工作并不是因为工资不能使劳动的供求平衡当把寻找工作作为失业的解释时,工人正在寻找最适于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当工资高于均衡水平时,劳动供给量大于劳动需求量,工人失业是因为他们等待工作岗位的开放2.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如何降低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1)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的原因是经济总是处于变动中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在周转过程中会发生这种暂时性失业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 (2)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从而降低摩擦性失业的数量一种方法是通过政府管理的就业机构发布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共培训计划,其目的是使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增长行业中,并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脱贫失业保险: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划(摩擦性失业增加)3.最低工资法如果工资由于任何一种原因高于均衡水平,就会导致失业(增加劳动供给量,减少劳动需求量)4.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罢工: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5.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工人健康、工人流动率、工人素质、工人努力程度第29章货币制度1. 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服务的一组资产三种职能:交换媒介(买者在购买物品与服务时给予卖着的东西)、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和价值储藏手段(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流动性: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黄金、香烟)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确定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钞票和铸币(最为广泛接受)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2.联邦储备:美国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为了监管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的机构货币供给: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决策者对货币供给的安排3.准备金: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如果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持有所有存款,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银行制度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创造了货币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货币乘数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为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R的倒数)准备金率越高,每个存款银行贷出的款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