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适用范围及其分类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 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 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 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适用范(1) 上部土层软弱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较 好的土层时.用桩穿越软弱土层,将荷载传递给深部硬土层2) —定深度范围内不存在较理想的持力层,用桩使荷载沿着 桩杆依靠桩侧摩阻力渐渐传递3) 基础需要承受向上的力,用桩依靠桩杆周围的负摩阻力来 抵抗向上的力,即"抗拔桩”⑷基础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分力时,可用抗弯的竖桩来承担5) 地基软硬不均或荷载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满足结构物 对不均匀变形的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6) 浅层存在较好土层,但考虑其他因素,仍采用桩基础,如 港口、水利、桥梁工程中结构物基础周围的地基土宜受侵蚀或冲刷时,应采用桩基础;如精密仪器和动力机械设备等对基础有特 殊要求时,常用桩基础7) 考虑建筑物受相邻建筑物、地面堆载以及施工开挖、打桩 等影响,采用浅基础将会产生过量倾斜或沉降时用桩基础8) 建筑物下存在不稳定土层,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等,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至深部密实稳定土层。
桩基础分类fl1.按承载性状分类(1) 摩擦型桩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 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端承摩擦桩:在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2) 端承型桩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 载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摩擦端承桩: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受由于摩擦桩和端承桩在支承力、荷载传递等方面都有较大的 差异,通常摩擦桩的沉降大于端承桩,会导致墩台产生不均匀沉 降,因此,在同一桩基础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2・按成桩方法分类(1)非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 因而桩周和桩底土有应力松弛现象,常见的非挤土桩有挖孔桩、 钻孔桩等2)部分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挤土作用轻微,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常见的桩型有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 钢管桩等3) 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使土的工程性质 与天然状态相比有较大变化,常见的挤土桩有打入或压入的预制 混凝土桩、封底钢管桩、混凝土管桩和沉管式灌注桩3.按桩径大小分类(1) 小桩:d <250 mm。
2) 中等直径桩:250mm8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