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KB
约5页
文档ID:40898771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_第1页
1/5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时间要早 1 小时,每向西小时,每向西 15°时间要晚时间要晚 1 小时,经度相差小时,经度相差 1°,,时间相差时间相差 4 分钟二、区时的计算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 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 15°作为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商)……n(余数)(余数)((n7.5°时,时区数时,时区数=M 1)根据此)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公式也可以计算 M 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2. 区时差的计算: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八区与东二区差 6 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 7 个区时如果甲、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差 12 个区时。

个区时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4. 计算结果的处理: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由于全天采用 24 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 24 小时,要小时,要减去减去 24 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要加 24 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三、日界线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今天”和和“昨天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开始,如果向东到 180°经线,那么经线,那么 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 小时;如果向西到小时;如果向西到 180°经线,那么经线,那么 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晚 12 小时。

这样,同是小时这样,同是 180°经线,时间却相差经线,时间却相差 24 小时因此,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国际上规定,把 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线并非与 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 0 时日界线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线),(或子夜日界线),0 时日界线向东到时日界线向东到 180°经线之间为经线之间为“今天今天”,,向西到向西到 180°经线之间为经线之间为“昨天昨天”0 时日界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时日界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地球上,在地球上,0 时日界线是不断自东向西移动的时日界线是不断自东向西移动的四、寻找时间计算的切入点四、寻找时间计算的切入点 在计算时间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提高在计算时间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提高做题速度,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方法如下:做题速度,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方法如下:1. 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由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所以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由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所以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地方时为 6 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2. 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经线的地方时为 0 时(时(24 时)3. 依据晨昏线确定日期:依据晨昏线确定日期:如果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可判断这一如果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可判断这一天为天为 3 月月 21 日(春分日)前后或日(春分日)前后或 9 月月 23 日(秋分日)前后,而日(秋分日)前后,而且全球尽夜平分,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且全球尽夜平分,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 6 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方时均为 18 时当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时当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昼时,这一天为区全部为极昼时,这一天为 6 月月 22 日(夏至日)前后;如果北极日(夏至日)前后;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夜时,则这一天为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夜时,则这一天为 12 月月 22 日(冬至日(冬至日)前后。

日)前后4. 依据晨昏线计算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依据晨昏线计算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白天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白天 12 小时,夜晚小时,夜晚 12小时;当晨昏线与经线斜交,计算昼长时,简单的公式为:昼长小时;当晨昏线与经线斜交,计算昼长时,简单的公式为:昼长=昼弧的度数昼弧的度数/15°夜长=夜弧的度数夜弧的度数/15°昼弧的度数的计算:昼弧的度数的计算: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即从晨线与纬线圈的交点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即从晨线与纬线圈的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所跨的经度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到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所跨的经度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日出时间日出时间=12-昼长-昼长/2,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 昼长昼长/2,例如白天是,例如白天是 14小时,那么日出时间小时,那么日出时间=5 时,日落时间时,日落时间=19 时五、明确易混的概念五、明确易混的概念 1. 时区和区时:时区和区时:时区是一个空间概念,代表的是时区是一个空间概念,代表的是 15°的范围,即中央经线向东的范围,即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向西各 7.5°的范围。

区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的范围区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在这个范围内,把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在这个范围内,把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2. 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和区时: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全球的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全球的地方时有无数多个;区时是同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作球共分地方时有无数多个;区时是同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作球共分 24个时区,所以全球共有个时区,所以全球共有 24 个区时例如,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个区时例如,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北京时间是区时,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北京时间是区时,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八区的区时,即东经 120°经线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而北经线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而北京的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北京位于东经京的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北京位于东经 116°,所以北京的时,所以北京的时间即东经间即东经 116°经线的地方时,这样北京的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晚经线的地方时,这样北京的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晚 16分钟3. 区别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和日常生活中的早晚:区别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和日常生活中的早晚:日常生活中,比如日常生活中,比如“小明的妈妈早上小明的妈妈早上 6 时起床做饭,小明时起床做饭,小明 7 时时起床吃饭。

起床吃饭我们说小明的妈妈比小明起床早时间计算中的早晚,我们说小明的妈妈比小明起床早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如果甲地如果甲地 6 时看到日出,而乙地时看到日出,而乙地 7 时看到日出,我们说甲地比乙地时看到日出,我们说甲地比乙地时间晚;如果丙地位于时间晚;如果丙地位于 0 时经线以西,时间为时经线以西,时间为 2003 年年 12 月月 31日,丁地位于日,丁地位于 0 时经线以东,那么,丁地就进入了时经线以东,那么,丁地就进入了 200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