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甲骨文中的求年、受年卜辞.docx

cao****hu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9.44KB
约10页
文档ID:129218456
甲骨文中的求年、受年卜辞.docx_第1页
1/10

甲骨文中的求年、受年卜辞在殷墟甲骨文中,有着大量的求年和受年卜辞,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在450条左右如果算上“受黍年”、“受稻年”这类指明具体作物的辞例,则数量更巨这对于研究殷商时期的农业,了解殷人的祭祀,特别是探讨此类卜辞所反映的商代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对此类卜辞进行深入与微观的研究,应该说还很不够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进分析和讨论 一、求年卜辞求年卜辞中的“求”字,最早为王襄所释(1),郭沫若在其《殷契粹编》考释中又释为“?”,并且指出:“?年犹祈年”甲骨文“年”字从禾从人,像人负禾而归之状《说文》云:“年,谷熟也《春秋谷梁传》也云:“五谷皆熟为有年”求年”就是殷人为了农业丰收而向他们所尊崇的神祖进行宗教形式下的求祭这一解释意甚安妥,已得到学界公认总观所有的求年卜辞可以看到,殷人为了庄稼有个好的收成,经常向如下两类神灵们求祭:1.自然神殷民族是一个极其迷信的民族,这一点在甲骨文有着很好地反映当时,无论是军国要事,还是日常琐碎,人们都要事先占卜,祭祀神祖在他们众多的崇拜对象中就有河神、岳神(山神)和土地神这些自然的神祗求年卜辞中所祈求的对象里,就有这些自然神。

贞,求年于河合集10082丙申卜,宾贞,于河求年 合集10095辛亥卜,其求年于河,王受[?v],大吉 合集28260上引卜辞的“河”字,罗振玉等人释为“匕乙”合文,不确,郭沫若认为此字“疑是河之初文”,始揭发其真意,陈梦家认为“河”指的就是黄河,但论证简单,后来,台湾的屈翼鹏先生给予了补证2)上面三条求年卜辞中,虽然语序不一,但辞意是相同的,都是殷人向黄河之神祈求,让之保佑农业能够有好的年成向岳神求年的辞例也不少:戊午卜,韦贞,求年于岳 合集10070贞,求年于岳,一月 合集10079贞,岳求年 合集10075正辞中之“岳”,为孙诒让所释(3),本甚为允当,后各家各逞臆说,实纷纭自扰此字极像挺拔高峻之山形,无需疑议上引三辞,都是殷人向山岳之神祈求年成的记录殷人为了农业丰收,向河、岳等到自然神祗致祭祈求,并不奇怪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名山大川各有神祗主之由于这些大河高山或汹涌澎湃、滔滔而去,一肆泛滥,危害极大,古人在生产力和技术手段落后情况下,对之无能为力,而对其巨大的威力却敬而畏之,遂产生崇拜心理;或因其高耸入云,与天同高,使人产生敬仰崇敬心态,并逐渐列入日常祭祀对象在求年卜辞中,我们看到,殷人有时还向四方之神求祭:贞,帝于西方曰彝,风曰介,求年。

合集14295辛亥卜,内贞,帝于南方曰微,风[曰]夷,求年,一月 合集14295贞,帝于东方曰析,风曰协,求年 合集14295其求年于方受年 合集28244甲骨文中有著名的四方风片,其内容被学者们认为是殷人向东西南北四方之神的祭祀记录上引四辞里有三辞刻于同一片甲骨之上,除缺北方神之外,其它三个方向的神祗都已成为殷人求年的对象又有:求年于滴 英2287其求年缶 合集28256壬午卜,其求年游氵羡,大吉 合集28254其延求年于阝心 合集28246其求年于女虎鼎 合集28246丙子卜,宾贞,求年于甫 合集10104贞,勿求年于甫土合集846贞,于兮求年合集10099上引诸辞中,甫应是地名,因为另一辞中有“甫土”一名土”为今隶,在甲骨文当中,它与地名相连时一般假借为“社”字《诗?玄鸟》有“宅殷土茫茫”之句,而《史记?三代年表》引作“殷社茫茫”;又《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诸侯祭土”,何注:“土为社也”因此“甫土”即指甫地之社又,《周礼?大司徒》注云:“社、稷、后土及田正之神……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诗人谓之田祖《论语?八佾》引郑注:“主,田主,谓社也《诗?甫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

《诗?大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向其求年,即殷人向甫地的土地神求祭其它几辞中的女虎、缶、兮、阝心、氵商、氵羡等,也应似甫土一样,都是殷人向这些地方的土地神祗求年;氵商、氵羡皆为水名,氵商即漳河,这是殷人向有关的河神求年的占卜2.祖先神在殷人祭祀的所有神祖当中,自己的先祖们所受的祭祀最为隆重,也最为常见殷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告诉自己的先人,让他们在冥冥幽界中给于子孙后代庇佑和保护,并降福赐祥在求年卜辞中也不例外:己巳卜,其求年高[祖],王受[?v],吉 屯3157其求年于夔五牛,王受?獭? 合集28249于大乙、祖乙……求年,王受[?v] 合集28273甲子卜,古贞,求年自上甲,九月 合集10111贞,于王亥求年 合集10108求年上甲示壬,惟兹祝用 屯2666辞例的“夔”,乃殷人的高祖,卜辞中有“高祖夔”的记载(见合集33226),此说至确甲骨文中涉及到他的占卜事类主要有它禾、它雨、受年、求年、求雨、告秋六项而这六项都与农业密切相关,因此有人认为他带有“农业保护神的性质”(4)其他如上甲、王亥、大乙、祖乙、示壬,均为殷人的先公先王此外还有:癸亥卜,古贞,求年自上甲至于多毓,九月。

合集10111丁亥卜,其求年于大示,即日此有雨,吉 屯2359“毓”即“后”,指的是君长多毓”就是说多位先祖之意甲骨文中的“大示”是指殷人直系先王这两条卜辞是殷人一次同时向多位祖先祈求年成3.求年的方式与用牲在殷人向自然神以及祖先求年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并要向神祖献上牺牲,以示虔诚在求年卜辞中明确记载的祭祀方式有三种,即燎、沈、酒,辞例如下:贞,求年于岳,燎三小牢,卯三牛 合集385贞,求年于大甲十牢,祖乙十牢 合集672正甲子卜,争贞,求年于夔,燎六牛 合集10067戊寅卜,争贞,求年于河,燎三小牢,沈三牛 合集10084贞,求年于夔,九牛 合集10085正丁丑卜,宾贞,求年于上甲,燎三小牢,卯三牛 合集10109“燎”是甲骨文中常见的祭名之一,其字像木柴交积之形,旁加小点如火焰升腾之状,下边有时从火,表示燔柴而祭祀神祖之意《说文》云:“燎,柴祭天也从求年卜辞中可以看出,在标有祭法的辞例中,使用燎祭者数量最多,虽然这种祭法在甲骨文当中主要施于自然神,但我们从上引卜辞中可知它也用于祖先神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燎祭求年卜辞里都有用牲记录,所用者多为牛与圈养的羊这表明,燎祭在当时是一个极为神圣和庄重的祭祀仪式,不但要点柴火燃烧,还要献上一定数量的牛羊做为供品,这样使牛羊等肉的香味升于上天,从而使所祭的神祖们心悦而保佑年成丰收。

还有少量的酒祭卜辞:求年于示壬,惟翌日壬子酒,有大雨 合集36981求年于河,惟今辛酉酒,吉 屯3779 其求年祖丁先酒,有雨,吉 合集28275其求年于女虎,惟今日酒,有雨 合集28265“酒”即甲骨文中习见的酒祭,殷人嗜酒,自古闻名,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纣王失国也与整个王朝“沈于酒”有关殷墟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铜酒器因此,酒的使用在殷商时期极为普遍,用酒祭祀神祖也是殷人常用的方式还有沈祭:求年于河,沈,王受?蹋?大雨,吉 屯673戊寅卜,争贞,求年于河,燎三小牢,沈三牛 合集10084甲骨文“沈”字,像沉牛羊于水中形《周礼?大宗伯》云:“以?沈祭山林川泽”,此种祭法即是将牛羊等牺牲沈于水中以祭神祖上引卜辞中,它有时与燎祭一起,是殷人上祭祖先、下祭河岳的反映殷人求年用牲数量最少一个,多的则有十个,而更多的则几十甚至上百贞,求年于丁,皿三勿牛,册三十勿牛,九月 合集10117丁子卜,争贞,求年于丁,皿十勿牛,册百勿牛 合集10116这两条辞的“皿”从上引辞中看,它应是一种祭法或用牲之法册”从于省吾先生所释,为砍去肢骨之“砍”(5)册与皿相对,皿为杀牲之法甚明勿”指杂色,“勿牛”即为杂色牛。

两条求年卜辞中,用牲数量从三到十、到三十,最高竟达百条杂色牛,数量诚足以惊人由此可知殷人对求年祭祀的重视求年之祭有时还要用到人牲:壬辰卜,其求年于夏戍,燎侑羌,兹用 合集32117“羌”即羌人,在卜辞里,有大量杀伐羌人作为牺牲的辞例4.祈求神祖的目的在求年卜辞中,许多辞中有雨或大雨的记录,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殷人求年的背景,先看辞例:子其求年于河,雨 合集22346求年……有大雨 合集28293其祝求年,有大雨 合集28296于岳求年,有(大雨),大吉 合集30415其求年河,沈,王受?蹋?大雨,吉 屯673其求年祖丁先酒,有雨,吉 合集28275其求年……雨,惟豚,吉 屯4579丁亥卜,其求年于大示,即日此有雨,吉 屯2359上述八条卜辞中,求年皆与雨水有关,但这些雨或大雨,殷人并不担心其造成涝灾,淹没庄稼,影响年成,相反,许多大雨或雨后均记有“吉”或“大吉”,显然这些雨水是殷人所渴望的,认为是吉祥的如此看来,殷人求年之时,庄稼和农田是急需水浇灌的也就是说,当时正时是大旱时节,作物遇到了旱灾我们认为,这种推测是有道理的殷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正好处在大陆性季风气候范围内,这种气候在夏季受来自温暖的海洋季风影响,湿润多雨。

冬春两季则受西伯利亚寒流控制,干旱少雨虽然据研究殷商时期要比现在温暖,但“全年雨量变迁甚大”(6),因此,干旱还是经常发生文献上记载:“尧、舜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7)“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不收8)甲骨文中大量的“卜旱”卜辞,也反映了这样的史实,即殷商时期,由于受大的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季风气候的控制,旱灾的发生乃经常之事故殷人为解除旱情的威胁,保证农业丰收,才不厌其烦地向有关的神祖进行祭祀求年,希望得到雨水上面的讨论已经表明,在众多的求年卜辞中,向河、岳等自然神求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殷人看来,山岳高耸,云生其上,山神高高在上,与含有雨水的云很容易接触,因此,向其求祭,自可降下甘霖《淮南子?人间训》中有“山致其高,而云(或作雨)起焉”的说法,看来是有来历的殷商之后,向山岳求雨之习仍在流行,春秋之时,“郑大旱而有事于桑山”(9),即在桑山举行求雨之祭,而这与成汤“祷雨于桑林”实为异曲同工岳神能致雨,河神兴云布雨自不待言求年卜辞中,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的现象,就是没有向上帝求年的辞例帝”是殷人神祖崇拜体系中的最高神,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然而,正因为其地位崇高,在殷人眼中,有时他又高不可攀,有些事就不敢向他直接求祭。

殷人往往是通过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又可“宾于帝”的祖先神向其传达因而,在求年卜辞中也有不少的向祖先神求祭的记录二、受年卜辞受年卜辞中的“受”,形做二人以手奉承盘相授受《说文》云“受,相付也”,据此知其意有两重:对主动者而言是授予、付与;而对于被动者来说则为领受、接受仔细审核受年卜辞的意义,可知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求年”的形式,其最终目的也是想要得到一个丰收的年成1.“我受年”与“商受年”“我”在卜辞中,其意有三:一是为第一人称代词,乃殷人自称;二是方国名和地名;三是贞人名具体到“我受年”,应指殷人自称,这类辞例甚多:辛丑卜,争贞,我受年 合集9674甲子卜,古贞,我受年,三月 合集9679贞,我不其受年 合集9708我北田不其受年 合集9750甲上引诸辞,殷人为自己祈求年成之意甚明,无需多说而“商受年”则更明确,“商”在卜辞中,一是指殷商王朝,二是指都邑孙诒让认为商邑“盖指商都”是可信的卜辞中常有“王入商”的记录,也可证此说不误但就“商受年”卜辞而言,此“商”不会仅仅是指王都一小块地方,而至少应是指殷人的王畿区域或整个殷王朝版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