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全套

赵****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94KB
约53页
文档ID:378502461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全套_第1页
1/53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编号:09.091.0.1课程名称:《中医骨伤科学》Traumatology of TCM开课(二级)学院:曙光临床医学院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5学分学时:70学时(58学时授课,12学时见习)前期课程:《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断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药学》、《方剂学》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考核方式: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出勤15%,小测验15%)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本课程教学方法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以及本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为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其中涉及中医内容占70%,西医内容占30%The course demands combin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when schooling.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operation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umatology and ordinary disease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new evolvement and production in this field thus offer foundation for clinic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e total period of this course is 72 periods. Lecturing in classroom occupies 60 periods. Noviciate occupies 12 periods. 70 percent of the content is TCM and 30 percent is western medicine.大纲内容:一、前言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研究防治人体的筋骨、关节、皮肉、气血、经络、脏腑等各种损伤疾病的学科,在我国的某些地区也称为正骨科。

它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中医临床专业课程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以及本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为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简史、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和治疗大法各论着重介绍临床常见的骨折、脱位、伤筋、内伤、骨病等伤病的诊治纲要本课程教学方法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做好备课工作,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内容,突出讲授重点,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广泛应用演示法和练习法,根据需要和可能,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x线片、幻灯片、挂图、标本、实物、电影、录像及多媒体光盘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课堂教学阶段,重点讲授骨伤科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的思路和方法,课后可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和阅读参考书,培养学生阅读文献和自觉提高的能力临床见习和实习的作用是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所讲内容,并尽可能扩大获取与本科相关的知识在见习时应密切联系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具体操作演示,每次都应确定几个重点临床实习阶段.除继续巩固掌握伤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外,还要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安排参加骨伤科门诊、急诊及病房实际工作。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目的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骨伤科的源流、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对骨伤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医学家及其主要成就教学内容】1.中医骨伤科学的源流、发展2.历代对本科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医学家、著作及主要成敢第二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第一节 损伤分类【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损伤的概念2.了解损伤的分类教学内容】1.按皮肤、粘膜有无破损分为闭合损伤和开放性损伤2.按受伤部位可分为外伤、内伤3.按受伤时间可分为新鲜损伤、陈旧损伤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目的要求】了解伤科疾病发生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教学内容】1.外因:内因的定义2.外因: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收缩力和积累作用力等3.内因:包括身体家质、生理特点和病理因素等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目的要求】了解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及其与伤科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教学内容】概述人体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皮肉筋骨的关系,以及与损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第三章 临床诊查【目的要求】1.掌握望问闻切四诊在伤科中的运用要点2.了解目前中医骨伤科临床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教学内容】先综述伤科辨证的特点、方法,然后分述望、问、闻、切四诊和伤科常用其他检查方法。

1.望诊:掌握四肢长度、周经及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了解病人神色、舌象、患肢形态、动态、力线、色泽、伤口情况等望诊的方法及注意点2.问诊:了解各项问诊内容,重点是扭伤经过、治疗情况、病情演变、目前症状等方面3.闻诊:从骨擦音、肌腱摩擦感等了解骨伤和伤筋等情况4.切诊:分切脉和摸诊两方面叙述,从而可了解脉象、肢体局部压痛点、肿块、温度的情况此外,应介绍量度、对比等检查方法扼要介绍放射学、CT、MRI肌电图、关节镜、放射性核素骨显象等在骨伤科临床应用,以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最后还可通过临床实例讲述上列各项检查,启发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四章 治疗方法第一节 内治法【目的要求】掌握伤科分期论治的总原则和辨证施用各种内治法的具体原则,各种内治法的功效、主治以及代表方药教学内容】1.初期用攻法: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中期用和法:和营止痛法、接骨续损法、舒伤活血法后期用补法: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温经通络法2.讲述中医伤科临床常用以上各法的概念及其在伤科临床运用特点第二节 外治法【目的要求】掌握伤科各种常用外治法的原则,并了解各外治法在临床的应用教学内容】1.基本手法:手法的种类、使用原则、功效和适应范围。

2.常用药物:敷贴药、搽擦药、熏洗药、热熨药的概念及特点3.练功疗法:练功疗法的种类、使用原则和适应范围,颈、肩、腰腿痛的常用练功方法4.有关骨折、脱位、伤筋具体的治疗手法,夹缚固定、练功等在有关章节中讲述第五章 创伤急救【目的要求】1.掌握创伤急救技术2.熟悉常见创伤以及并发症的病因病机和诊疗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急救技术1.现代急救五项技术的内容以及操作方法2.创伤伤口的处理,术后的处理以及内治法 清创术的步骤和内容第二节 周围血管损伤1.病因病机:常见病理类型有:血管壁不全和完全断裂,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受压,创伤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2.诊查要点:根据临床表现以及检查(X线,动脉造影术,多普勒检查等)3.治疗:介绍急救止血,清创探查术,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和术后处理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1.病因病机:可按损伤原因分为开放和闭合损伤,按病理类型可分为神经断裂,轴索断裂,神经失用症,神经刺激四类重点介绍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2.诊查要点:根据外伤史,局部检查(包括症状体征)以及电生理检查来确诊3.治疗:介绍非手术和手术疗法第四节 创伤性休克1.病因病机:主要病因有失血,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组织破坏,细菌毒素作用。

2.诊查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以及胸腹腔穿刺来判断辨证分型可分为气脱,血脱,亡阴,亡阳四型3.治疗:包括积极抢救生命,消除病因,处理创伤,补充与恢复血容量,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第五节 筋膜间隔室综合征1.病因病机:原因主要为肢体外部受压,肢体内部组织肿胀以及血管受损等方面2.诊查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包括各筋膜间隔室的特征),压力检查,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辩证分型可以分为瘀滞经络和肝肾亏虚两型3治疗:包括改善血液循环,切开减压,防治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可辅助中医药治疗第六节 挤压综合征1.病因病机:包括肌肉缺血坏死和肾功能障碍2.诊查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辨证分型可以分为瘀阻下焦,水湿潴留,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四型3.治疗:包括现场急救处理,伤肢处理,以及全身治疗第六章 骨折第一节 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骨折的定义,常见暴力形式、移位方式、诊断要点、手法复位、药物应用和夹板固定2.熟悉骨折的分类、并发症、愈合标准3.了解骨折愈合过程,急救原则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等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骨折的愈合机理:去瘀、生新、骨合3.现代医学关于骨折愈合的机理4.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5.骨折的辨证:全身情况、一般症状、骨折特征、x线检查6.骨折的并发症:早期与晚期并发症7.骨折的治疗原则:急救处理、整骨复位、夹缚固定、练功活动、药物治疗8.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及骨折总的手术指征:(1)整骨复位:整骨的时间,整骨的要求,基本手法及注意事项2)夹缚固定:A.夹板复位:夹板压力垫和各种固定器材的制作和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强调夹板在四肢骨折固定中的优点B.牵引固定:适应症、术前准备和技术操作、牵引重量等3)练功活动;练功原则、适应症4)药物治疗:三期辨证用药法则及代表方5)几种陈旧性骨折的概念及处理原则:畸形愈合、迟缓愈合、不愈合附:古今骨胳名称对照表第二节 上肢骨折【目的要求】1.掌握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踝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治疗2.了解上肢其它骨折的诊治方法3.熟悉尺桡骨双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教学内容】复习上肢各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讲授上肢各种常见骨折的症状、辨证、整骨复位、夹缚固定、练功活动1.锁骨骨折:(1)病因病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介绍受伤机理骨折多发生在锁骨的中外1/3交界处儿童可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横断内侧段向上移位,外侧段向下移位,同时可有重叠迭移位2)诊断要点:肿痛、功能障碍、典型姿态3)辨证论治:重点讲解复位手法和“8”字带、双圈等固定方法,内外用药2.肱骨外科颈骨折:(1)病因病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老年病人介绍受伤机理骨折可分为外展型、内收型等2)诊断要点:症状为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有畸形及骨擦音、异常活动等3)辨证论治:讲解两种类型不同的复位手法.夹缚固定及练功活动等3.肱骨干骨折:(1)病因病理: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介绍受伤机理可发生在肱骨之干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损伤2)诊断要点:症状除肿痛及功能障碍,还有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等3)辨证论治:重点讲解手法复位,夹板加压垫外展支架固定,练功活动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牵及桡神经的损伤内外用药4.肱骨髁上骨折:(1)病因病理: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儿童介绍受伤机理骨折可分为伸直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