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月潭》

jw****8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50KB
约6页
文档ID:100735711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月潭》_第1页
1/6

教学设计表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二年级 学校 池河小学 教师姓名 段明珠 章节名称9 日月潭计划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名字由来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课文中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学习者分析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训练,在生字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像邓红新蕾、刘西雅、谭彬彬三位同学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的能力他们能够自己拼读音节,说结构,找出偏旁部首和数笔画等有的能够说说字的结构,找出偏旁部首因此二年级,我对本班学生制定的目标是:能力强的同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能力一般的能够朗读句子能力差的同学能够跟读句子经过开学一个月的训练,同学们普遍都有了提高陈相杰同学就有最明显的进步他从最初的不认识字,不会写字到后来会写字,会认字,不会读书现在已经能够正确的朗读篇幅短小的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的文章,文字优美,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可是智障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此在课上准备了许多直观形象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学生有直观印象,帮助他们观察思考,交流体验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日月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是检查学生词语积累的情况,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正确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使语文课真正发挥它听说读写的作用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技能:会认“环、绕”等9个生字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三个词语,会写“省、环、绕、茂、盛、胜”等6个生字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解决措施:通过最开始的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和后面的回答问题再读文章相关段落达到正确流利读文的目的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通过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企盼祖国统一的意识解决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来感悟日月潭的美,而这么美丽的日月潭正坐落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学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教学设计思路日月潭一课介绍的是我国宝岛台湾的美丽风景,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和学生均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日月潭的资料,如:日月潭的形成、日月潭景区的各个景点等教师也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制作相关的课件,及时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本文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学时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课上,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读顺,能准确的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教师要进行相应的范读,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不断提高朗读能力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充分利用好电教手段,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激发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依据的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1、导入新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片与文字教师播放下载修改2、初读感知知识与技能图片与文字教师播放下载修改3、理清思路、深入课文过程与方法图片与文字教师播放下载修改4、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片与文字教师播放下载修改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学习指导 2分钟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二年级上册《识字3》,并从中感悟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识字3》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2. 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学生齐声背诵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到台湾的位置人教版教科书的每一册课文都是精心选编的,并且有一些线索将它们串联起来,课文虽不同,但内容却有关联性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识字3》和《看雪》这两篇课文都与台湾有关,都能激发孩子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与我们今天要学的《日月潭》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以回顾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生自主探究10—13分钟二、学生自读课文PPT出示“自学提示”1.标出自然段序号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遇到生字用铅笔勾画出来3.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把勾画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拿出铅笔给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拿出铅笔一边读一边标注出不会读的生字和词语,最后通过请教老师或同学的方式读会这些生字词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二年级孩子有了一年级拼音学习的基础,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来认读生字,如果基础比较差,还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故这一关节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三、汇报自学情况当堂检测8-10分钟三、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检测自学成果1.幻灯片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带拼音),指名读,并组词2.幻灯片出示本课新词,指名读3.幻灯片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去拼音),指名读,并组词学生思考后认读生字或生词,汇报解答,集体订正通过本环节的认读,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的掌握水平,增强生字的应用意识 通过三遍不同形式的认读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的程度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本课总结10-15分钟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出示“自学提示二”日月潭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笔划出来 2.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找学生回答“自学提示二”中的问题,若学生答错或者不完整,再找其他同学纠正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幻灯片播放答案。

并指导朗读可借助全班齐读或小组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教师指导学生将这段话读一读3.PPT出示日月潭风景及相关课文内容这段话中,哪个词语能体现出山多?哪个词语告诉我们日月潭的树很多?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出“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这两个词语学生能找出这两个词语也就证明他们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再借助画面进一步理解“群山环抱、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的意思,从而体会日月潭周围的环境美4.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省、环、绕、茂、盛、胜”教师范写,学生伸出手指学写,然后在课本上认认真真各写两个,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拿出铅笔边读课文边找答案找出答案后在班上汇报交流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的运用能力,所有汉字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组成词语和句子,进而组合成文章存在于汉语当中的用这种方式来学习生字也为以后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流程图 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实践、动手验证课件直观演示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课件 智勇大闯关全课结束课件出示课题、学习目标教学反思《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二、互相合作,学会交流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专家点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