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 [阿杜瓦之役:非洲的荣耀] 在历史上,意大利殖民者曾两度入侵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而发生于19世纪末的第一次意埃战争中,埃塞俄比亚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意大利人未能如愿再现古罗马辉煌,反而被奋起反抗的非洲战士牢牢地钉在了阿杜瓦的耻辱柱上 殖民者的野心 埃塞俄比亚有超出3000年的文明史,公元前8世纪,这里建立起努比亚王国,以后历经风云尤其令埃塞俄比亚人自豪的是,几乎整个非洲到19世纪末均已沦为欧洲国家殖民地,自己的祖国成为仅有的例外这当然不是殖民者的恩赐,而是埃塞俄比亚军队在1896年3月1日的阿杜瓦战役中血战换来的所以,这个非洲国家被大家赞誉为“疆界是由真正的勇士的长矛和弯刀刻下的” 早在1855年初,意大利就占据了该国北部主要的港口城市马萨瓦,起初只是沿着红海沿岸展开贸易活动,不过当弗朗切斯库・克里斯皮当上意大利总理以后,意大利人的野心就大了起来,决心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很快,马萨瓦变成军事要塞,意大利大肆驻军,囤积物资面对意大利人的侵略行径,埃塞俄比亚国王尤汉尼斯四世号召军民袭扰意军,阻止她们深入祖国 以马萨瓦为据点的意大利军队不停向埃塞俄比亚内陆推进,在最初几次遭遇战中似乎占据绝对优势:1885年3月,当意大利人在战场上升起观察气球时,正准备进攻的埃塞俄比亚部队恐慌而逃;在另一次夜战中,非洲战士因为看到探照灯的出现而大感吃惊,要么呆在原地,要么拔腿便跑,意大利人则放声大笑。
然而在1887年1月26日,550名意大利士兵在一处狭窄的山谷中遭到伏击,430人身亡,82人负伤该事件在意大利哄传一时,被称作“多加里大屠杀”,这只是前奏 梅内利克二世的准备 在抵抗意大利入侵者的同时,埃塞俄比亚还得应对邻国的威胁不幸的是,在1889年3月12日,国王尤汉尼斯四世为国捐躯,继承王位的却是颇有影响的王公梅内利克 这位梅内利克二世智谋过人,处事冷静青年时的游历使她意识到:要在列强环伺下保持国家独立,必需建立起有效的军事力量为达此目标,她决定从最危险的敌人――欧洲人那里取得当代化武器装备 所幸经过出口象牙、黄金、白银和麝香等,埃塞俄比亚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开始从欧洲采购步枪和火炮,进口路径关键是经过法国人控制的吉布提港和意大利人控制的马萨瓦港驻守港区的意大利竟然相信,这些卸下的货物不过是皇室所需的奢侈品罢了! 几年准备,几万支步枪、数以百万计的子弹和数十门火炮被送到埃塞尔比亚的新首全部亚的斯亚贝巴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非洲国家已经拥有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装备着欧洲和美国提供的优秀武器离奇的是,意大利人竟然主动向梅内利克提供步枪以示友好据罗马的当政者解释,新上任的国王将会“顺从地服务于意大利的国策”。
似乎是为了证实这一点,梅内利克二世同意大利签署了条约,宣告放弃对部分领土全部权但这实际上是意大利人的花招――条约由两种语言写成,“放弃”只出现在意大利文本中,没有出现在用当地语言写成的文本中,而国王签署的是后者意大利大肆宣传“外交胜利”,在她们看来,梅内利克只不过是一个“无知的野蛮人”罢了 得悉受骗的梅内利克拒绝认可条约,她知道和殖民者摊牌的时间快到了,公布强硬申明:“敌人正在袭来,她们像可恶的老鼠一样钻入我们的国土,在神明的帮助下,我将把她们驱逐洁净!” 两军对垒 意大利也在进行战争准备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的总督奥里斯蒂・巴拉蒂埃里将军刚刚平定当地起义,顺势攻占了和埃塞尔比亚边境的几处关键点回国后,她像英雄一样受到国会的热烈欢迎 这位将军在国会称埃塞俄比亚人“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全部亟待意大利文明的拯救”,国会同意扩大事态,为此拨款后,这位将军承诺将把梅内利克二世“关在笼子里带回罗马” 就在她沉醉在假想的胜利中时,梅内利克召集了属下,一支大军快速集结起来了,总人数达成19万6千人,战士中有二分之一拥有当代化的步枪,其中34000人是忠诚而善战的国王卫队 相比之下,巴拉蒂埃里的部队只有25000人,混合了意大利人、非洲土著部队和欧洲雇佣兵,她却坚信自己将以质取胜,结果信心很快受到了挫伤――1895年12月7日,1300名意大利所属的厄立特里亚土著兵,在山谷里被3万名埃塞俄比亚士兵全歼。
老实说,这位意大利总督并不是光知道吹牛的人,她曾是促成意大利统一的加里波第将军手下大将现在她发觉,局势正朝极为危险的方向发展着于是她改攻为守,下令部队掘壕固守以观察局面 这时,梅内利克二世向意大利方面表示,期望和平谈判但意大利总理认为如此收场显然将对意大利军队和政府组成欺侮,于是下令巴拉蒂埃里立即开战,同时追加战争拨款2021万里拉 两支军队相互开进,最终在阿杜瓦对峙下来,僵局一直连续到1896年2月 意大利人出击 长久对峙的一个结果是,两个阵营的补给全部开始变得难认为继 以前,梅内利克二世曾经精细地盘算了后勤保障的问题,在行军过程中一直保持一支专门补给队不过即便如此,也无法对付拖得这么久的对峙,粮食供给开始担心2月底,梅内利克不得不决定,假如意军继续躲在要塞里,那么她就只好遣散部队撤退了 可是,后勤情况在意大利这边更糟巴拉蒂埃里的士兵天天只能得到定量配给二分之一,即便如此,全部给养最多能坚持到3月2日雪上加霜的是,迫于舆论压力而渴望一场胜利的克里斯皮总理2月25日又发来电报,痛斥将军“怯懦无能” 巴拉蒂埃里很生气,召集全部4个旅长商议作战计划,最终决定听手下的:主动进攻。
3月1日凌晨2点30分,全部4个旅的意军从营地出发巴拉蒂埃里知道对方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不过她依旧坚信其中有战斗力的人只占很小部分她计划趁着夜色掩护,指挥自己的17700人和56门大炮攻向埃军营地听上去似乎不错 在行军安排中,4个旅本应该紧密相连,分头并进,但位置靠前的3个旅很快就在陡峭的山谷和不时落下的岩石干扰下走散,而担任预备队的第4个旅行进得慢在陌生的环境中,意大利人手里的地图全无用处 最为混乱的是在左翼的阿尔贝托内旅,该旅4000人全是为意大利作战的厄立特里亚土著部队在行军中,她们闯进了位居中央的阿里蒙迪指挥的欧洲雇佣兵旅,两支部队就此交织在一起这次纠缠直到凌晨4点才得以解开 以后,因为错误地认为各旅全部在按计划前进,阿尔贝托内下令部队加紧前进,结果就形成了孤军冒 进的态势清晨6点,两军迎来宿命遭遇 决战时刻 这时,巴拉蒂埃里和后备旅在一起,她得到了部分有关左翼开始接敌的零星汇报,不过黑暗的天色和清晨的薄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为搞不清当面之敌的规模,她于7点45分下令右翼的达波米达旅向左推进,以加强中路 奇怪的是,达波米达准将接到命令后竟然继续向右推进,这就造成意军战线中段出现了宽约2英里的缺口。
埃塞俄比亚战士立即而正确地从这里涌入 梅内利克二世的大军忽然间出现在战场上,她们如波浪般涌来,有的举着颜色绚丽的旗帜,有的戴着染色的头巾,有的戴着锃亮的铜盔,有的举着步枪,有的拿着装饰有狮子头的盾牌这支部队包含82021名持步枪或砍刀的步兵、2021名长矛手和8000名骑兵精锐的非洲骑兵在冲锋时还发出“埃巴古姆!埃巴古姆!”的咆哮声,意思是“收割!收割!” 更为厉害的是,埃军还在山脊上摆开了40门速射炮,即使经过俄国探险者教导的炮手并不精通此道,但炮弹依然增加了敌军的混乱和沮丧和之相比,意军带入战场的全部是些传统火炮,发射速度慢于对手原来巴拉蒂埃里手里有最新式的火炮,但因为接到“尽可能节约开销”的指令,而旧炮的炮弹较为廉价…… 在几位王公的率领下,埃塞俄比亚人向意军猛冲而来一位在场者说:“人浪组成的洪流令人头晕目眩地飞跃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这些战士猛冲猛打,有意大利军官说她们“就像是疯子一样” 不过当晨雾于8点15分消散后,意军逐步在射击正确性上占了上风黑火药发出的烟雾遮蔽了天空,埃军的攻击受阻,越来越多的人被打倒目睹此景,梅内利克一度计划取消攻击,不过随她上战场的皇后泰图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劝说自己的夫君把国王卫队也投入战场,以后证实,这些部队的加入立即而含有决定意义。
埃军大获全胜 阿尔贝托内指挥1个旅苦苦抵御,求援汇报没有任何回音,当精锐的国王卫队加人攻击后,她的部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这个旅的很多军官已经阵亡,而在埃军骑兵的冲击下,阿尔贝托内本人也成了俘虏 少数败兵向阿里蒙迪旅的方向逃去见到友军跑来,阿里蒙迪旅准备接纳可是当她们跑近时才发觉,其中竟然夹杂着埃塞俄比亚人步兵们已经来不及开火了,意大利的中军现在发觉自己陷入了长矛和砍刀的包围中! 埃军一浪接一浪,前仆后继地展开对阿里蒙迪旅的猛烈攻击战至10点,阿里蒙迪旅的侧翼高地被占领,拼死坚持了一个多小时旅长下令撤退不过很快,阿里蒙迪准将就战场捐躯 面对士气高涨的敌军,撤退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只有严明的纪律、高明的指挥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做到这一点,而当日的意军缺乏上述任何一条,简直就是瓦解――生者抛下伤员、火炮和武器,如乌合之众通常跑散,在后押阵的巴拉蒂埃里高喊“意大利万岁”,但根本没有些人听她的 现在,在攻向埃军的三个意大利旅中,只剩下走错方向的达波米达旅了在以前那场讨论会上,当有些人提议全军后撤时,她曾跳起来说:“撤退?想全部别想!”现在,轮到她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代价 下午2点,她的部队被埃军包围,这些意大利人全部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一开始,达波米达准将被汇报失踪,不过她的尸体在多个月后被找到――混杂在她几千名阵亡的部下当中 巴拉蒂埃里和最终那个殿后的旅仓皇后撤,对她们来说,被指定为当日的预备队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阿杜瓦之战以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全方面胜利而告终意大利方面有289名军官和近5000名士兵阵亡,另有900余人失踪,1500余人负伤,约2500人被俘,武器损失则包含11000支步枪和全部56门火炮 绝大部分意大利俘虏得到了很好的对待,其中包含阿尔贝托内准将多个月后,意大利政府向埃塞俄比亚方面支付了1000万里拉的“赔偿金”,赎回战俘 永远铭记 大家劝梅内利克二世趁胜追击,把意大利殖民者从本国完全驱逐出去但国王深知自己的军队损失也很大,此战造成埃军约17000人伤亡,一仗这么大伤亡在该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她正确判定本国无力卷入和意大利的持久战,所以停止大规模作战,转向外交路径 国王向罗马政府提出了两个要求:废除以前签署的那个条约;无条件认可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签署《亚的斯亚贝巴条约》,完全同意了梅内利克的要求,并正式结束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状态欧洲各国使节纷纷前来表示认可。
至于意大利我国,关键城市的街道全部被愤怒的民众所占据,总理克里斯皮的内阁下台,为了保护总理的住所,还不得不出动了大批警察 阿杜瓦之战给了意大利殖民者当头重棒,保全了埃塞俄比亚在非洲无和伦比的独立地位此战发生的3月1日因此被定为埃塞俄比亚国庆日,1896年的骄傲时刻将永远铭记在该国的古老历史上 这次战役是自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时代以来,非洲军队对欧洲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胜利有历史学家指出,阿杜瓦之战不但是埃塞俄比亚历史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欧洲全球霸权体系衰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