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专题(含答案)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6KB
约10页
文档ID:47478898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专题(含答案)_第1页
1/10

台江一中-半年及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实验,探究题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达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步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5)小车从斜面顶端究竟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丽同窗运用如图所示完全相似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接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测小球与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1)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窗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步也看到小球被  弹开,阐明它也在振动发声,由此阐明  .(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3)这种思维措施叫做  (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某同窗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加热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 .(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物质处在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在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所有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遇到试管底或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4、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时应当选择颗粒 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在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4)另一同窗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觉得冰熔化不需要吸取热量,她的想法 (选填“对的”或“不对的”),由于 .5、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利时,应按照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_℃,浮现这一成果的原闲也许是该处大气压_______原则大气压(选填“不小于”、“等于”或“不不小于”)6、图甲为某同窗“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她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时间/min … 12 13 14 15 16 17 18 … 温度/℃ … 96 97 98 98 95 98 98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   .(2)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步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她觉得表格中的95℃是错误的数据,她判断的理论根据是                .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鉴定该地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也许的因素是本地的大气压    1原则大气压(选填“不小于”“等于”或“不不小于”).(3)在图象中,BC段表达的是冰的           过程.7、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变化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也减小,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这阐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白: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 8、小红同窗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似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测,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替代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用两段完全相似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4)移走背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受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选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她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2)她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她还应调节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 ________3)调节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种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运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状况是(   )A.只浮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浮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状况像不受任何影响(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节是         (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某些     D.以上均可10、小阳同窗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可以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种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当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干在屏上得到一种清晰的         、         的实像4)在“观测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接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接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它的焦距11、同窗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⑴对的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7甲所示,此时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若仍不能平衡,再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9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⑷实验中,由于小英同窗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教师就给她增长了一种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措施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环节.    12、小明运用一种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请将她的环节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4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3)如图15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ﻫ(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13、泉州盛产花岗岩,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花岗石的密度1) 测小石块的质量一方面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状况如图12(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 测小石块的体积将小石块缓缓地放入装有40 cm3水的量筒,水平升高到如图12(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3 (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ρ =___________g/cm3=_________________kg/ m34)若将环节(1)、(2)顺序对调,则测量密度的成果将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参照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解:(1)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因此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是为了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计时;(4)全程长s1=90cm=0.9m,通过全程的时间t1=10:35:05﹣10:35:00=5s,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8m/s,下半段路程为s2=×0.9m=0.45m,时间为t2=10:35:05﹣10:35:03=2s,则v2===0.225m/s(5)由(4)知,小车从斜面顶端究竟端时,做变速运动.故答案为:(1)v=;(2)刻度尺;秒表;(3)便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