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姜科植物调查张柏辉(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3生物科学三班20132501076)摘要: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四大植物园之一,占地面积333公顷,建于1929年, 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姜科植物,是一 类重要的热带植物,在食用、药用、观赏上都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姜科植物的区别与联系,本文对华南植 物园姜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关键词:姜园;姜科;调查The Survey of Plants'Diversity In The South ChinaBotanical Garden, Ginger GardenZhang Baihui(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20132501076)Abst rac t: The South China Bot anical Garden was called “The South China Emerald” .It is the bigges t and the mos t his to rical tr opical pla nts garden in the south China,which is full of different plants.It is one of four enormous botanical garde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hich was set up in 1929 with an area of 333 hectare.There is a herbal garden as the the off-site preservation for medical plants in China. A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Zingiberaceae plants,an important kind of plants in both eating and gardening, we took an survey of the Ginger Garden.Key words: Ginger garden; differences; survey引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创立于1956年。
是一个集科研、观赏、教育于一体的植 物园,占地面积5000亩,保存有热带亚热带植物8000多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 姜科植物,以及棕榈、兰园、阴生植物等专类植物园 30多个,是全国、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其中的龙洞琪林,在1986年入选为羊城八景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陈焕镛于 1929年创立1954年,研究所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华 南植物园由陈焕镛、何春年研究员等创建于 1956年,同年创建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植物园和鼎湖山树木园均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 究所姜园占地面积约110亩,保育与展示姜目植物中8个科(旅人蕉科、芭蕉科、兰花蕉科、蝎尾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竹芋科、美人蕉科)的植物共 250余种该专类园在国际同类植物园中具有重要影响园区中建有浮雕广场、莲影湖、益智亭、 展翠楼等园林小品,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巧妙地融为一体,本次我们在华南植物园姜园 对姜科植物进行调查,希望能够对这一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有 更加深入的了解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华南植物园姜园中的所有姜科植物1.2方法实地调查。
记录姜园中每种姜科植物的种名,并拍照留底2、 结果2.1华南植物园姜园姜科植物名录科名种 名学名主要特征占地 面积 (m?)用途姜科Zingiberaceae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草本•株高1.5-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 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中部叶片长 披针形,长37厘米,宽7厘米,上部叶 片线形,顶端尾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光 滑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半圆形;叶 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穗状花序椭 圆形,花白色;蒴果椭圆形,成熟时紫红 色27果实供药用,主治 脾胃气滞,宿食不 消,腹痛痞胀,噎 膈呕吐,寒泻冷痢姜科Zingiberaceae红 多 山 姜Alpinia'Hongduo'草本高1.5-3米,叶片披针形,长40-70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锥花絮, 长可达30厘米,苞片、小苞片粉红色,唇瓣黄色,有紫红色条纹21株形优美,花多,多作观赏之用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顶端渐尖而有姜科Zingiberaceae艳 山 姜Alpinia zerumbet(Pers.) Burtt. &Smith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柔 毛,两面均无毛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 分枝极短,在母一分枝上有花1 2 (3)朵;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 毛,具显露的条纹,熟时朱红色;种子有 棱角。
15本种花极美丽,常 栽培于园庭供观 赏根茎和果实健 脾暖胃,燥湿散寒; 治消化不良,呕吐 腹泻叶鞘作纤维 原料姜科Zingiberaceae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eHayata株高达3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 并有一短尖头,基部渐狭,两边不对称, 边缘被毛花序轴淡绿色,被粗毛,小花 梗长约3毫米果球形,直径约3厘米,熟时金黄色20燥湿健脾,温胃止 呕用于寒湿内阻, 脘腹胀满冷痛,暧 气呕逆,不思饮食姜科Zingiberaceae益 智Alpinia tonkinensisGagnep.多年生草本,咼1 3米总状花序顶生, 花白色,唇形,唇主体粉红色,并有红色 条纹,果椭圆形,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 果实可作药用80温脾,暖肾,固气 治冷气腹痛,中寒 吐泻,多唾,遗精, 夜多小便姜科Zingiberaceae小草蔻Alpina hainanensis K.Schum.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5m叶卵状披针 形或椭圆形,边缘被毛;总状花序;花粉 红色20果实:用于胃寒腹 痛胀满姜科Zingiberaceae桂 草 蔻Alpina guilinensis T. L. Wu& S. J. Chen多年生草本,高可达四米。
叶面光滑无毛, 背密被绒毛;叶柄长2 4.5cm圆锥花序, 直立;小苞片浅黄绿色;萼片紫红色;花 冠白色至淡紫红色;唇瓣黄色,具紫色条 纹果密被黄褐色毛350查无资料姜科Zingiberaceae滑 叶 山 姜Alpinia tonkinensisGagnep.多年生草本中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圆 锥花序直立,下部无毛,上部密被绒毛2果实用于开胃、行 气姜科Zingiberaceae花 叶 艳 山 姜Alpinia zerumbet (Persoon)B丄. Burtt & R.M.Smith ‘Variegata'多年生草本,高1~2米叶线状披针形, 有黄绿色及金黄色相间斑纹圆锥花序下 垂,小苞片白色,顶端粉红色;花冠乳白 色,顶端粉红色;唇瓣匙状宽卵形,黄色而有紫红色脉纹105观赏花卉颜色艳 丽,花型奇特,用 于庭院绿化,盆栽 观赏姜科Zingiberaceae雨 花 山 姜Alpinia zerumbet'Springle'多年生草本,高1.5-3米圆 锥花序呈总状,顶生而卜垂小包片白色 至淡粉红色,唇瓣黄色而有紫色脉纹85观赏花卉主要因 为叶片主脉平行方 向呈现点条状的雨 花状斑纹得名。
姜科Zingiberaceae升 振 山 姜Alpinia'shengzhen'多年生草本,高1.2-2米叶片披针形, 长30 70cm,宽4 11cm,顶端渐尖,基部 楔形圆锥花序,长可达30cm,小苞片粉红色,唇瓣黄色,有紫红色条纹45极具观赏价值,适 合在庭园、公园、 行道树中间以及其 他公共绿地种植供 绿化、美化和观赏姜科Zingiberaceae桂 南 山 姜Alpinia guinanensis D. Fang et X. X.Chen多年生草本,高约3m叶长椭圆形圆 锥花序直立,小苞片深红色花冠裂片浅 红色,唇瓣卵形,有紫色条纹果球形, 熟时红色20园林观赏和药用姜科Zingiberaceae红 豆 蔻Alpinia galanga (L.)株高达2米;根茎块状,稍有香气叶片 长圆形或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6-10 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狭,干时 边缘褐色圆锥花序,长20-30厘米,花 序轴被毛,母一分枝上有花 3 6朵;小苞 片披针形,长5-8毫米;花绿白色,有异 味;果长圆形,长1-1.5厘米,宽约7 毫米,中部稍收缩,熟时棕色或枣红色15果实供药用,称红 豆蔻,有去湿、散 寒、醒脾、消食的 功用。
根茎亦供药 用,称大高良姜, 味辛,性热,能散 寒、暖胃、止痛, 用于胃脘冷痛,脾 寒吐泻3、 结果与分析3.1华南植物园姜园姜科植物种类与作用分析经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华南植物园姜园中的姜科植物并非全都是野生种引种而来, 也有人工培育种,如雨花山姜、升振山姜,占所有院内姜科植物的14.29%,这也体现了华 南植物园在科研上的作用以及水准从这些植物的作用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花十分美丽,用于观赏(花叶艳山姜的 叶也用于观赏),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中药的观赏、装饰植物,果实、根茎则有重要的 药用价值,如暖胃、驱寒、行气等,是中华民族食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药必不可 少的组成成分因此,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查找,我们认识到,姜科植物在我国,尤其是海南、两广人 民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加以开发、利用4、 体会在前往姜园调查前,我对姜科植物仅有的了解便是家中厨房那块永恒的存在一一姜,即 姜科姜属植物姜的块状根茎,无论是蒸鱼、蒸排骨,还是剁肉饼,永远都离不开的常用佐料; 以及在校园内进行植物学认种时所接触到的花叶艳山姜除此之外,我对姜科植物可谓是一 无所知然而进入姜园之后,姜科植物虽然也只有14种,但也足以让我大开眼界了,以往 听说过的益智、春砂仁,居然也是姜科植物,还有艳山姜、花叶艳山姜、升振山姜、桂南山 姜、红多山姜、雨花山姜、滑叶山姜以及草豆蔻、桂草蔻、小草蔻、红豆蔻这些种名极为相 似的植物。
在考察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如何辨别各种形似的植物,如:桂草蔻叶背密被 绒毛,而小草蔻则是边缘被毛,一摸便知;又如雨花山姜的叶片主侧脉平行方向呈现条点状 的雨花状斑纹,是主要的识别要点在回到学校查阅资料后发现,姜科植物可谓是植物界一大瑰宝,在使用、药用、观赏、 装饰上都有非常高的价值,如益智可以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 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春砂仁则可以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草豆蔻 则是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花叶艳山姜则叶片宽大,色彩绚丽 迷人,是一种极好的观叶植物身为一名在广东生活的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我深感了解地方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