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摘要】语义翻译策略和交际翻译策略是由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这两种翻译方法为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能本文将着重研究二者在理论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翻译实践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区别;联系 一、引言 1982年,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专著《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学说,对译文与原作的关系以及译文与译入语读者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为整个翻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学说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要求译者在重视在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差异的同时,灵活运用翻译手段,已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苏珊巴斯奈特(2001)的文化翻译观指出,翻译并非单纯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实质上是文化交流既包括文化内的交流也包括文化之间相互交流 语义翻译以表现原文的确切含义为主旨,要求译文在词汇结构和语法结构上最大程度靠近原文,务必忠实于原作者。
文学、政治、科技、宗教等类型的文本较适合语义翻译法;而交际翻译重在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着力再现原文要旨交际翻译通常适用于新闻报道、宣传资料、广告、公共场所的通知标语等语篇体裁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区别 1、语义翻译以词为基本单位,以源语文化为基础,只有在原语语义存在理解障碍时才加以说明,最显著的特点是客观性和表达性;交际翻译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以目的语读者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最显著的特点是主观性和功能性 目前,《红楼梦》有两个完整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二是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的全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从整体来看,前者属于语义翻译,后者属于交际翻译(刘士聪,1997)以下将结合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上述两个《红楼梦》译本中的俗语翻译进行语言特点方面的分析 例1:生米煮成熟饭 霍译:The rice is cooked and know that it can"t be uncooked. 杨译: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 "生米煮成熟饭";一般是指"为时已晚";的意思。
译文中,杨宪益采用了语义翻译法,使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都得以体现;而霍克斯采用的是交际翻译法,在体现原文语义的同时,还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隐含意霍克斯通过交际翻译法得到的译文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俗语自身的美感 例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霍译: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the goose in the sky. 杨译:A toad hankering for the taste of swan.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用来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杨译趋向语义翻译,在含义和句法特点上都极力贴近原文;而霍译中,通过增加"on the ground";和"in the sky";两个介词短语,明确表示出"癞蛤蟆";和"天鹅";是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对比更加鲜明,将"不可能实现";的意思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上述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杨宪益更倾向于语义翻译法,注重保留原语言的内容及形式,并未有进一步的补充释义,客观性明显;而霍克斯则趋向于交际翻译法,在表现原文语义的基础上还尽量使用译入语文化加以解释,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主观性较强。
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翻译手法,能从不同角度提高译文的翻译质量 2、译者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中扮演的角色有较大差异在语义翻译中,译者以源语文本、源语作者为中心,最大限度表现源语作者的思维方式及写作风格,确切传达原著上下文意义,但该类译文通常比较声硬、拗口;在交际翻译中,译者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可以摆脱原文形式上的束缚,尽一切可能解除读者理解上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译文通常比较地道、易懂另外,在语义翻译法中译者不得随意更改原文,同时还受到两种语言结构差别的影响,最终常会导致译文的表达效果略差与原文;而译者在交际翻译法中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包括调整语序,排除歧义,解释陌生的文化现象,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等,所以最终的译文效果可能会超过原文 例3: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ill ask for help. 语义翻译:他是我会要求帮助的最后一个人 交际翻译:我是不会求他的 对比可知,通过语义翻译法得出的译文确实保持了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但是译文语言晦涩难懂,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交际翻译法得出的译文与前者相比,语言地道自然,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理解习惯,更容易被接受。
3、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则重效果而轻内容(祝张盈) 四、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联系 虽然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存在很多区别,但是这二者也存在联系,不能将其绝对区分开来 如果原文语义内容具有普遍性,且不带有文化特性,那么传递信息内容本身就和选择何种表达方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再者,如果源语读者群体和目的语读者群体处于同一水平,就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将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紧密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也就是说,在翻译同一个文本时,不存在绝对的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译者要是根据实际需要使这两种翻译策略相贯通,更好的服务于翻译工作 五、总结 通过对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的区别及联系进行浅析,我们可以更系统地掌握这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也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把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正如纽马克(1981)所言,"在翻译中绝对只用交际法或语义法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两种翻译法是交叉使用的一个译者可能用其中的一种译法更多一些,即使同一个部分或句子也可能有些地方采用了交际法而其他地方采用了语义法";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usan & AndreLefe-vere.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 Penguin Group, 1973. 【3】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A Wheaton, 1981. 【4】 杨宪益, 戴乃迭. 《红楼梦》英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外文出版社, 1978-1980.出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