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考语文课文知识要点提示考点精析议论文课文《论毅力》梁启超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KB
约2页
文档ID:15594208
自考语文课文知识要点提示考点精析议论文课文《论毅力》梁启超_第1页
1/2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考点精解《论毅力》粱启超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与康有为共同领导了“戊戌变法”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l902 年戊戌变法之后戊戌变法失败,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 惨遭杀害,大批维新党人被贬官、监禁、流放,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在这血雨腥风的日子里,梁启超心情极度苦闷彷徨,但仍思积极进取,他满怀激情写作本文,旨在勉励身处逆境中的“真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所吓倒,不要为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百折不挠,振奋精神,冲破重重阻力,勇往直前3.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以勉励处于逆境中的“真有志于天下事者” ,不要为失败所吓倒,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4.论证方法本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本身已包含着正反两个方面全文紧紧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证,在论证中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将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对比,证明有毅力者以其坚韧不拔而获成功,缺乏毅力者则难免失败;人生总是逆境居多,顺逆境又总是交替出现,大凡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顺境、扭转逆境的人,而失败者则往往是哀叹命运不济、逢难必退、终究屈服于逆境的人。

最后,作者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作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反复的正反对比,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5.比喻和层递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如用操舟为喻,说明征程中风浪有顺有逆,若能“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即可顺利到达彼岸又如用孔子《论语·子罕》中的比喻“譬如为山”及《孟子·尽心上》中的比喻“譬若掘井”等说明做事贵在坚持而能否坚持,关键又在于是否有毅力层递有两处,一是将“智力薄弱之士”、 “其次弱者”、 “稍强者”、 “更稍强者”与“ 至强之人”五种人,按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以突出强者说明没有毅力不能成功,没有至强的毅力也不能成功只有至强者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二是在操舟的比喻中,将“一日而返” 、“二三日而返” 、 “五六日而返”按照由少到多的次序排列,从反面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不能取得成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