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石油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石油组分,称为石油馏分温度范围较宽称为宽馏分,温度范围较窄(≤30℃)馏程或沸程石油馏分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2、 直馏分:原油经过直接分馏得到的产物,称为直馏分3、说明:1)各馏分仍然是混合物(2)馏分还不是石油产品 (3)同一馏分可加工成不同产品沸点范围/℃馏分名称≤200(180)汽油馏分(低沸点馏分),轻油或石脑油200(180)~350煤、柴油馏分(中间馏分),常压瓦斯油350~500减压馏分(润滑油馏分),减压瓦斯油>500减压渣油4、我国原油的特点ü 单从相对密度看,我国原油属于较重原油,石蜡基原油多石蜡基原油多)ü 我国原油的凝点以及蜡含量均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多数原油含蜡量多,凝点高)ü 我国大部分原油的S含量都很低,但是含N都偏高(除孤岛、胜利原油外,其它原油含硫量较低)ü 我国原油中的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多数原油轻质油含量均较少)5、原油的分类:一、特性因数分类1、特性因数的定义表示原油的相对密度、平均沸点与其化学组成之间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数值1)石蜡基原油 特性因数K>12.1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含蜡量较高,密度小,凝点高,含硫、含胶质量低。
汽油辛烷值较低,柴油十六烷值较高,并可制得粘温性质好的润滑油,大庆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2)环烷基原油 特性因数K=10.5~11.5密度较大,凝点低,所产汽油含有较多的环烷烃,辛烷值较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润滑油的粘温性质差环烷基原油中的重质原油,含有大量胶质和沥青质,可生产高质量沥青,孤岛原油就是属于环烷基原油3)中间基原油 特性因数K= 11.5~12.1性质介于二者之间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1、切割关键馏分①第一关键馏分:将原油在分馏装置上进行常压蒸馏得250~275℃馏出物;②第二关键馏分:残余的油用不带填料的蒸馏瓶,在减压(5.3kPa)进行减压蒸馏,取得275~300℃馏分三、按含硫量分类(1)低S原油 含S量<0.5%(2)含S原油 含S量=0.5~2.0%(3)高S原油 含S量>2.0%在我国胜利、孤岛原油属含硫原油,其余属低硫原油四、按原油相对密度分类(1)轻质原油 相对密度d420<0.878含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高,含硫、胶质较少2)中质原油 相对密度d420=0.878~0.884(3)重质原油 相对密度d420>0.884。
含轻馏分和蜡都较少,而含硫、氮、氧及胶质较多胜利、孤岛原油属重质原油,大港原油为中质原油,其他均属轻质原油五、按原油的含蜡量分类(1)低蜡原油 含蜡0.5~2.5%(2)含蜡原油 含蜡2.5~10%(3)高蜡原油 含蜡>10%6、几大油田原油特点一、大庆原油1、大庆原油的归类按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类,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2、大庆原油的特点含蜡多,凝点高,含硫少,汽油馏分较少胶质沥青质含量低,不能直接生产沥青产品3、其产品的特点(1)汽油的抗爆性能差,辛烷值低2)柴油的燃烧性能好,十六烷值高,但凝点较高,低温流动性差3)润滑油的粘温性能好二、胜利原油1、胜利原油的归类按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类,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2、胜利原油的特点密度大,粘度高,含硫量较高,含胶质、沥青质较多,可生产道路沥青3、其产品的特点(1)汽油、煤油、柴油的性质不如大庆原油,需精制2)油品的储存安定性差,容易氧化变质3)润滑油的粘温性差,难以生产高粘度的柴油机油一般不用胜利原油制备润滑油7、非烃化合物:含S、O、N化合物以及胶质(resin)、沥青质(asphaltene)注意:石油中的烃类和非烃类存在于石油的全馏分中,对任何一种原油而言,随其沸程(或馏程)↑,烃类含量将逐渐↓,而非烃类含量将逐渐↑ 。
8、石油气体和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石油气体:组成特点根据其来源不同而不同 天然气:来源于纯气田或与原油同时采出(伴生气),以CH4为主 炼厂气:来源于炼油厂,其组成由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加工条件决定9、石油馏分中烃类的分布特点汽油馏分:含C5~C11(以正构烷烃计)的正、异构烷烃,单环、双环环烷烃和苯系芳香烃以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的统称)为主,芳烃含量一般不超过20%煤柴油中间馏分:C11~C20正构烷烃,单、双、三环环烷烃,单、双、三环芳烃直链烷烃含量减少,环状烃含量增加,尤其是多环的烷烃和芳烃高沸点馏分:C20~C36正、异构烷烃,单、双、三及以上(稠环)环烷烃及芳烃环烷为主,其中多环占大多数渣油:>C36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石油中90%以上的金属元素都存在于胶质和沥青质中因此,石油中S、N、及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渣油中,这是渣油的组成特点之一 10、石油固态烃的组成 石油固态烃:常温下为固态的烃类,即C16以上的正构烷烃和M较大的异构烷烃、环烷烃及芳烃依来源和结晶形状不同分为石蜡 、微晶蜡(地蜡)(区别?)用途蜡是很重要的石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和日用品工业等。
负面作用:存在于石油及石油馏分中的蜡,严重影响油的低温流动性,对石油的运输和加工及产品质量都有影响11、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重要指含S、N、O的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这些元素含量1~4%,但是非烃化合物含量可达20%以上非烃化合物主要集中在重质馏分和残渣油中含硫化合物硫在石油分馏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大部分硫均集中在重馏分和渣油中我国大多数原油中约有70%的硫集中在减压渣油中 硫在石油及其馏分中的存在形态含硫化合物 活性硫:单质S、H2S、RSH(硫醇) 非活性硫:R-S-R’(硫醚)、R-S-S-R’(二硫化物)、 (噻吩) 原油:硫醚类和噻吩类的形式为主,原油中元素硫含量很少,硫化氢含量极少;硫化氢一般是由原油中的硫化物受热分解后产生的,而硫化氢又能被氧化成元素硫,所以原油中的元素硫和硫化氢并不一定都是原油本来就有的 硫醇主要存在于轻馏分中;硫醇RSH含量不多,多存在于轻馏分中轻馏分中的硫醇硫含量往往占其总硫含量的40~50%随着沸程升高,硫醇含量急剧降低,在350℃以上的高沸点馏分中硫醇的含量极少硫醚主要集中于轻馏分和中间馏分 是石油中含量较高的硫化物,石油的轻馏分和中间馏分中的硫有50~70%为RSR’。
属于中性液态物质,因此不能用碱将它除去,它不溶于水,也不与金属发生反应二硫化物RSSR’在石油馏分中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该馏分的含硫量的10%(W),而且较多集中于石油的低沸点馏分中二硫化物也是中性,不与金属作用,但它的热安定性较差,受热后分解成硫醚和元素硫,也可以分解成硫醇、烯烃和元素硫噻吩及其同系物是一种芳香性质的杂环化合物它们是石油中主要的一类含硫化合物噻吩没有难闻的气味,对热稳定性很高,故在热分解产物中噻吩含量相当高危害:a.腐蚀设备b.使催化剂(Cat.)中毒c.影响产品质量 d.污染环境含氮化合物 石油馏分中的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一般在0.5%以下,随着其沸点的升高而迅速增大,绝大部分是以胶状、沥青状物质存在于渣油中,约有80%的氮集中与400℃以上的重油中 含氮化合物对石油加工的影响 :原油中含氮,影响石油加工、油品储存和使用使油品颜色变深,气味变臭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氧含量一般很少(约千分之几),只有个别石油中高达2~3% 石油中的氧元素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含氧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环烷酸、脂肪酸、酚类等 中性氧化物:醛、酮、酯、醚等(含量极少)石油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含量一般借助酸度(或酸值)来间接表示酸度是指中和100ml油样所需的KOH毫克数,该值一般使用于轻质油品。
酸值是指中和1g油样所需的KOH毫克数,该值一般使用于重质油品酸度(或酸值)相同,则相对分子量↗,酸含量↗;相对分子量相同,则酸度(或酸值)↗,酸含量↗ 环烷基原油的酸值较高,石蜡基原油的酸值较低 ü 环烷酸 石油中小于8个C原子的羧基酸多为脂肪酸 石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很少,主要是环烷酸,环烷酸约占石油酸性 含氧化合物的90%左右,石蜡基石油的环烷酸含量较少,中间基和环烷基石油的环烷酸含量较多 环烷酸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规律比较特殊在中间馏分(沸点范围约为250~400℃左右)中含量最高,而在低沸馏分及高沸馏分中环烷酸含量都比较低危害: ⑴能腐蚀设备,生成环烷酸盐在油品中促进油品氧化;⑵较多时易使原油于乳化;⑶会使灯芯堵塞作用:石油酸可用作木材防腐剂;石油酸的钠盐可作植物生长剂;环烷酸的钠、钙盐是杀虫剂的成分;环烷酸的锰、钙、锌盐可作为油品的添加剂12、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目前检测出59种,金属元素45种对石油加工影响最大的是钒、镍、铁、铜在石油中含量最高的是钒,其次是镍对石油产品的危害:使润滑油粘度变差,产生积炭,造成机件表面的磨损主要危害:催化剂中毒13、沥青质:石油中不溶于低分子正构烷烃(C5~C7),但溶于苯的物质,是分子量最大,分子结构最复杂,极性最强的非烃组分。
胶质:分子量和极性仅次于沥青质的组分胶质既溶于低分子正构烷烃,又溶于苯,与沥青质和芳烃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高含蜡易凝石油加热输送方案时,胶质与含蜡量间之比会显著影响热处理的效果第三章一、液体燃料的理化性能1、馏程2、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液体温度↗ ,则蒸汽压↗ 同一族烃类,在同温度下,烃类沸点的↗,蒸汽压↙)3、密度:密度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ρ20:我国规定油品20℃时密度作为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表示为ρ20ρt :油品t℃时密度,表示为ρtd420:以4℃水为参考物质,油品20℃时的相对密度表示为d420 ,我国常用d15.615.6 :以15.6℃水为参考物质,油品15.6℃时的相对密度为d15.615.6,欧美常用API°:比重指数,用于表示液体相对密度可见API°越大,密度越小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密度有明显差别芳烃>环烷烃>烷烃同一种原油 沸点增加,分子量增大,密度增大对不同原油 ,同样沸程,相对密度差别很大 环烷基的>中间基的>石蜡基的 1)温度影响 温度↗,油品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反之,则↗。
2)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对油品相对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当压力极大(几十兆帕)时,才考虑压力对相对密度的影响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4、沸程:纯化合物沸点为恒定值复杂混合物沸点具有一定范围恩氏蒸馏(ASTM)①初馏点:第一滴液体出现的气相温度②干点:最后能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③10%、50%、90%馏出温度:馏出物体积分别达到试 样的10%、50%、90%时的温度ü 大多数液体燃料规格中,只要求测定其具有代表性的初馏点、10%、50%和90%的馏出温度及干点ü 馏程的数据基本能反映油品组分轻重的相对含量,或用与不同油品之间的比较,在原油评价中常用ü 馏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