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领导体制课件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9KB
约25页
文档ID:573632155
第八章--领导体制课件_第1页
1/25

第八章 领导体制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第二节 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和类型第三节 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一、领导体制的基本内涵Ø含义:组织系统中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的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规则体系Ø内涵: 1、领导体制是一种权限划分的制度体系 2、领导体制体现为一定的组织机构 3、领导体制是领导干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Ø特征:根本性;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Ø领导体制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普通性、共性 社会属性:特殊性、个性 关系:社会属性反映领导体制的内容,是本质属性 自然属性体现领导体制的形式 自然属性受制于社会属性,并为其服务 思考:领导体制、领导制度、领导机制三者的关系?Ø领导体制是宏观意义上的领导制度的体现形式,而微观意义上的领导制度基本等同于领导体制Ø与根本的领导制度相比较,领导体制属于较低层次,要服从服务于领导制度,是领导制度的具体化和运行规则Ø领导制度具体一定的阶级性,领导体制是中性,其工具性较突出Ø领导机制是领导体制的运行过程和模式 二、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Ø领导组织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 二、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Ø领导组织结构: 纵向的领导隶属关系 横向的领导协作关系 直线式领导结构 职能式领导结构 复合式领导结构 矩阵式领导结构 事业部式领导结构 二、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Ø领导的层次与幅度 影响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的主要因素: 1、工作任务的性质 2、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与近似度 3、组织成员素质水平 4、领导者能力状况 5、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6、领导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先进程度。

二、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Ø领导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Ø领导管理制度: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和领导工作制度 三、领导体制的作用Ø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Ø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Ø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Ø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Ø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第二节 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和类型一、领导体制历史演变Ø 原始社会的自然集体领导体制Ø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个人“家长式”领导体制Ø资本主义社会的领导体制Ø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领导体制 思考:简述社会主义党政领导体制演进过程1、1949-1956年,党领导体制基本确立阶段2、1956-1966年,领导体制的探索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1976年,领导体制的混乱、畸变阶段4、1977至今,领导体制改革发展阶段 思考:简述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体制演进过程1、1949-1956,“一长制”初步建立阶段2、1956-1966,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阶段3、1966-1976,企业领导机制的混乱、畸变阶段4、1978-1993,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恢复、演变发展阶段。

5、1994年至今,公司制建立完善阶段 二、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Ø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的优点:权力集中,政令统一,标准一致,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统一指挥,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便于统一调度和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做大事 集权制缺点:灵活性差,应变能力低,不容易顾及特殊情况,不易因时制宜,能以充分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使下属对上级产生依附性,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 分权的优点: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关和领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因地制宜,增强应变能力,易于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下级得到锻炼和增长才干,不利于上级领导减轻工作负责提高效率,不利于防止官僚主义 分权的缺点:容易出现各自为政,下令不一的情形,滋生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等问题;协调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Ø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优点:权力集中,统一指挥,责任明确,政令一致,行动迅速,效率较高;便于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可以防止政出为门、各自为政 完整制的缺点:容易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和领导者独裁专断,包揽一切,压抑下级机构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应变能力。

分离制的优点:权力比较分形,可以使不同的组织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有利各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防止专断滥权;也有利于各机关之间彼此竞争,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发展 分离制的缺点: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政出多门、重复劳动、浪费资源、推委责任等问题,容易产生机构重叠、权力冲突、监督协调困难的问题,影响集体利益 Ø“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一长制”的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行动迅速,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较高 “一长制”的缺点:不能集思广益,受领导个人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的限制较大,容易发生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灾难;如果缺乏监督,容易产生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的弊病 •委员会制的优点:便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可以减轻主要领导者的负但;可以代表不同方面的利益,发扬民主;相互监督,可以避免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委员会制的缺点:权力分散,行动迟缓,效率不高;有时会因为出现争议,意见难以统一而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至于坐失良机,贻误大事;有时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的问题,名义上集体领导、集体负责,实际上是某此个人说了算,无人负责 Ø层级制与职能制 层级制的优点:权力集中,指挥统一,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行劝迅速;各层次领导者工作性质基本相同,人员的升迁或平行调动,能够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有利培养具有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能力的“通才”。

层级制的缺点:各级领导者管辖的事务繁杂,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中间层级多,会导致指挥效力随层级递减;权力集中于上级领导,容易导致权力滥用,草率行事 职能制的优点:分工精细,专业性强,领导者能够各司其职,熟悉业务,工作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 职能制的缺点:分工过细,容易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容易形成割据状态,滋生本位主义,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协调困难;各部门的矛盾与冲突难以协调;难以贯彻系统原则、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 第三节 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一、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和主要问题Ø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2、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Ø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问题 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 2、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 3、领导体制建设滞后 二、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Ø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 法治原则 公正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效率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Ø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1、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化 2、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3、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4、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作业•1、简述领导体制的特点。

•2、简述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3、简述领导组织原则及结构•4、简述领导层次与宽度的关系•5、简述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6、论述我国现行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如何进行改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