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车间实习心得 金工车间实习心得 金工车间实习心得 第二个月的学习是在金工车间,在车间主任刘主任和技术员孙师傅的介绍下,我对该车间的整体状况有了初步的熟悉该车间一共由五个区组成,即大力车区、小立车区、定钳区、盖车区以及转子区 第一个星期孙师傅将我安排在了转子区学习在组长童师傅的指导下,我熟悉到该区主要是对轴芯进行加工,将毛坯加工成成型的转轴,以及转子铁芯主要流程分为以下几步:1.依据型号大小、长短进行毛坯下料2.打平面、中心孔3.粗加工4.精加工5.磨加工、铣加工,即磨外圆、铣键槽精粗加工是由卧式车床来完成,磨外圆是由磨床来完成,最后一步则是由铣床来完成铣键槽此外,型号355以上的还需要幅筋烧焊,经冲锻车间完工后再运回进行加工 接着我便到了大力车区,在组长甘师傅的介绍下,我知道了该组主要是对钢机座,铸件机座的加工其流程主要是分为三步:1.车加工2.铣加工3.钳加工首先第一道是车加工,分为三道工序:粗车止口,精车内圆,精车止口第二道工序则是铣加工,即是对机座的地脚进行精铣和粗铣最后一道钳加工,主要是钻端面孔,地脚孔以及出线盒等主要设备有武重镗铣床,双柱立式车床等。
第三个星期我则是在钳工区的学习了在组长邓师傅的指导下,我对该组的生产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钳工组主要分为定子钳加工,盖子钳加工定子钳加工是对机座,端盖的画线,打眼盖子钳加工则包括对内外轴盖,轴套的画线,打眼其流程也显而易见,即1画线2.打眼设备则主要是摇臂钻床〔3080、3050、3067〕注:数字表示该钻床可钻眼的最大直径 最后一个星期的学习,孙师傅将我安排在了盖车区和小力车区盖车区主要是加工转子压圈、平衡环〔矫正转子平衡〕、内外风算座、内外轴盖、甩油环、轴套〔高压、中型、立式〕、挡油圈、紧定环、推卸环设备则有安阳630卧式机床,主要是用来加工甩油环、内外轴盖、平衡环铣床,加工端环〔用来烧焊用的环〕键槽机,用来挖槽钳工床,则是作用于钻眼子其中有些零部件例如挡油圈、紧定环、推卸环只有在500以上的高压电机上才会有小立车区则主要是对定转子压圈、端盖〔铸件机座、刚机座〕、平衡环、内外轴套、转子支架等进行加工与盖车组不同的是,该组主要对型号500以上高压电机的这些零部件进行加工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在金工车间的学习转眼间就过去了,虽然时间很短暂,但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都不曾涉及到的知识,很享受这些给我带来的满足感,使我对电机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相信这也会对我以后的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的。
谢谢公司安排的这次学习的机会,还有车间刘主任,技术员孙师傅,谢谢你们在这段时间对我的教导,辛劳你们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何烁 201*.9. 扩大阅读:金工车间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在金工车间的四周,先后去了车工班、钳工班、钻工班、铣镗班在每个班都有不同的收获 最先去的是车工班车工是金工车间最基本的工种工人劳作量比较大,相对该车间的其他工种,车工的熟练程度要求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因为车工主要工作是油缸零件的加工工人一般是车某一个零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总结经验,改善加工工艺,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逐步提升劳作效率 车工与其他工种比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磨刀时间特别长,磨刀次数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车刀强度相对其他刀具要低;车削过程中,工件的转速相对较高,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大,产生热量多,刀具磨损严重;车刀一直是同一个切削刃在工作,热量不易散发;刀具质量也有待提升使用好的车刀,车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件的加工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国内的车刀与国外的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刀具质量的提升,将会带动整个机械行业产品的质量的提升。
钳工班主要负责油缸装配和传动轴的生产其中油缸装配是主要方面,而且油缸的装配工艺比传动轴要复杂,生产周期要长,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油缸是我们厂自己研发的产品,而且是我们的招牌产品油缸质量的好坏,与我们厂的品牌形象有很大的联系厂长和车间主任都非常重视钳工班吴班长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不够,不断的细化和改善油缸的装配工艺,降低了工人的劳作程度,提升了劳作生产率 油缸的加工路线大致如下:下料→焊法兰盘、回油盒等→热处理→车平两端及焊缝、车一道外圆,给扶架定位用→镗孔→拉缸→车两端止口→钻进、回油孔→法兰盘攻牙→装油缸底座→焊油缸底座等→钻孔有部分零件是给外协做,其加工过程没有了解到 油缸的装配路线大致如下:洗油缸→装活塞和推杆→装法兰盘→打紧螺母→装推杆接头→刷油漆→试压 法兰盘的原材料是从外面买的其成型过程是热锻可能是外协工艺不够成热或者是钢材质量问题,该锻件内部有许多细孔,车好以后可以很显然的看出,密密麻麻的布满一圈这些孔在使用上不会对油缸造成什么影响,如果用户在修理油缸的时候,发现法兰盘上有这么多的细孔,可能会有些想法我们可以和外协一起探讨一下,看有没有减少和消除这些小孔的方法。
油缸热处理也是一道比较麻烦的工序该工序的耗时长热处理工位的两个老师傅都是很有经验的,在这个工位也是做了十几年了他们对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把握,都是比较合理的需要热处理的还有其他的工件,比如说推杆、推杆接头、销轴、钻套、手气阀等推杆保温热两个小时左右,出炉以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时淬火池还要从外面的储水池里面抽水进来,因淬火时放出大量的热,部分水分蒸发,水量不够,水温上升很快淬火完成以后水再流回储水池几个加热炉的耗电量相当大,总装线开线是,就不能开炉,所以只有在总装线停线或者下班的时候才干开炉生产忙时,两个老师傅要上大夜班,周末还要来加班,这样才干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条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手气阀固定体的热处理比较特别以前是把整个固定体放到炉子里面处理的现在改为用气加热方式一个一个加热,加热一个淬火一个因为手气阀最重要的要保证其工作时不漏气所以对固定体与气分配盘接触部分有特别的要求,要求该部分要耐磨,同时硬度也要相对比较高其他部分没有特别要求整个固定体是用铸铁铸成,其耐磨性比钢要好,气密性也比钢好固定体的淬火方式为油淬用油淬,对工人师傅的熟练程度和经验有很高的要求淬火方式不对,严重时会引起油液着火,非常危险。
镗孔主要是镗掉一部分余量,同时保证了整个内孔的圆度和同轴度车间专门买了一台拉床用来粗拉内孔但是该拉床的拉头直径比较大,只能拉Φ160以上的内孔,这主要是大的自卸车,现在我们厂的大自卸不是很好卖,所以这台拉床基本上不开还有一个问题是该台拉床的拉头不经用,前面的定位块磨损非常快,严班长说,换了好几种材料,都不是很好用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以后我们要对多做研究,改善加工条件,提升生产率 拉缸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该工序是我们厂非常保密的一道工序,据说是八十年代初,我们厂动员了几乎全部技术人员去湖南的一个厂里面学来的我们厂的油缸质量过关,最重要的就是拉缸工艺水平比较高,拉出的缸质量好,因此使用性能就好好的东西就能在用户群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拉缸工序中,最重要的是拉刀我们厂的拉刀技术在国内来说是很先进的整个拉刀分为好几个部分,从粗车刀→精车刀→滚珠滚压→滚珠滚压→滚子滚压拉出来的缸内壁粗糙度可以到0.8以上拉刀运行速度有严格的要求拉得过快会损伤内壁,提升废品率,拉得太慢也得不到预定的精度拉刀要常常地检查,如果发现坏的滚珠或者其他问题,要及时地解决拉坏一个缸,就会损失几千块钱。
拉刀的调整是很精细的工作,调整前要经过精密的测量,一般是一两个丝的调整量滚珠和滚子的调整非常的巧妙,滚珠是安装在一套一个面与拉刀轴线成45的套圈上,可以通过调整套圈在轴线方向的位移来间接调整滚珠在与轴线垂直方向的位移,从而达到调整加工余量的目的滚子是安装在一个锥度很小的套上面滚子本身也是有很小的锥度,大的一端在前面,主要是便于拉刀出缸时不会拉伤缸壁无论我们的拉缸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拉刀也很先进,我们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比如说拉出来的缸会有一道一道的痕迹,会直接影响到使用性能,如何改善还需要我们持续努力 最近一段时间强调最多的是油缸清洁度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油缸使用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以前没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以前车上没有装节流阀,一些细小的颗粒对油缸使用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装了节流阀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节流阀内部的一些孔,孔径很小,一些小的金属颗粒或者是棉絮团堵住这些小孔,节流阀就不能正常工作,车厢就无法正常的起降一旦用户碰到这种问题,就会对我们厂产品的质量提出疑问,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厂的声誉和品牌形象现在的市场形势,其他厂家生产的车子质量逐步提升,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就会把市场让给别人。
特别是我们这种搞订单制的生产企业,质量就是生命 为了提升油缸的清洁度,厂里面上上下下都做了很多工作钳工班的吴班长,采用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在提升清洁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他强调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他要求工人像对待自己吃饭用的餐具一样来对待装在油缸内部的一些零件,比如说活塞、活塞环等在装配缸筒底的时候,要清理回油盒里面的铁屑,用气枪吹干净在焊进、回油管的时候,会在管的螺纹部分产生很多毛刺、凸起,装配前也要清理干净焊好缸筒底座以后,要用高压油清洗缸筒内壁和回油盒内部,在这道工序中,可以除掉大部分的杂物装配活塞环、活塞等零件时,要戴上胶手套,避免产生棉絮等杂物现在基本上是要求活塞用多少配多少配好以后不用,过一按时间又会生锈,再次产生铁屑一些加工好的活塞,没有使用的,用密封性比较好的材料密封好,尽量减少铁锈的产生经过几次试验,现在油缸清洁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传动轴的装配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传动轴的倒角→压装→矫正→焊接→装万向节→动平衡→喷漆其周期一般在24小时以内快地时候2个小时就可以完工这个部分比较重要的是动平衡测试及调整如果动平衡调整不好,整车噪音大,传动效率低,严重的会引起整车的晃动。
我们厂的动平衡工艺还不高,设备相对比较旧,但就目前的市场形势而言,已经可以满足用户要求 钻工班待了一个星期,该星期订单比较少,只有几台机床开着,而且工作量也不多与该班的覃班长讨论了反转架的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稳钻工件时,架子有点振动,特别是钻横梁两侧时,振动更严重有过折弯钻头的状况合计过用两个定位销,但因为磨损原因,同样都会振动现在看能不能合计用套的形式,磨损了就换套还有就是反转架的靠模长度不够,以前制定的都是长度为680mm的,这个长度的模子,不好固定,如果改成820mm,就比较容易固定和定位以后我们制定的模子会合计用这个长度 钻大梁这个班,比较注意了一下内外梁孔错位的状况原因可能是这样:内外梁压得不够紧,钻梁时,用螺母压紧,但是螺母上的扭紧力矩不够,空隙仍然存在钻好以后,松开螺母,就会出现错位的状况因为大梁比较长,要完全消除内外梁之间的空隙很难,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在一些大梁上出现内外梁孔错位的状况还有就是大梁上的孔毛刺比较多看能不能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铣镗班是最后去的一个班在该班主要了解了一下铣床的加工工艺铣床的加工范围很宽,可以加工各种复杂零件,但是其生产速度比较慢,效率不高。
铣刀种类繁多,装刀速度也慢但是可以通过改善夹具的方式,提升加工效率我了解到,在铣车厢边栏用的弯杆时,用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夹具,一次可以装夹20个工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是大部分零件没有办法做这种夹具,还是得一个一个的铣有些零件,比如板类零件,我们可以合计冲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