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胶生产工艺规程本规程包含工艺流程、主要原材料选择、主要设备选型、加工技术指标和操作要点—.工艺流程橡胶软管产品采用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经塑炼、混炼、编织(缠绕)硫化成型工艺路线具体工序顺序见工艺流程框图二. 主要原材料选择橡胶软管所用原材料主要有天然橡胶、氯丁胶、钢丝及各种配合剂,其具体质量要求 见原材料检验规程三. 主要设备选型3.1开放式炼胶机 型号:XQ 400、XQ 6003.2密炼机四. 炼胶加工技术指标和操作要点4.1塑炼4.1.1塑炼前的准备4.1.1.1烘胶切胶:为便于塑炼加工,天然胶和氯丁胶气温较低时在塑炼前需烘胶和切割4.1.1.1.1主要设备 半环形烘胶房切胶机 磅称4.1.1.1.2技术指标 烘、切胶的技术指标见下表烘胶温度(C )烘胶时间(h)切割块重(kg)天然胶氯丁胶夏季冬季氯丁胶天然胶氯丁胶50 〜7030 〜4024 〜3636 〜724〜610 〜20不大于104.1.1.1.3 操 4作要点a. 烘胶温度不可过高,以免降低橡胶物理机械性能b. 打开生胶包外包装,将胶面杂质清理干净c. 开包后的橡胶不可落地或粘染杂质 d. 胶块切成三角形4.1.1.2 破胶用开放式炼胶机破胶,辊距1.5〜2mm应将挡板适当调窄,靠近大牙轮一端加料。
4.1.2塑炼 采用的是薄通塑炼方法4.1.2.1主要设备 开放式炼胶机4.1.2.1技术指标 开炼机塑炼过程技术指标见下表辊温(C)破 胶薄通容量kg捣合下片刖后辊距mm时间min辊距mm时间min辊距mm次数片重或包重kg45±540±51.5 〜24〜50.5 〜110 〜1340 ± 510 〜123〜5104.1.2.2操作要点—4.1.2.2.1开炼机塑炼a. 塑炼前需先调整炼胶机前后辊筒温度至规定标准b. 调整炼胶机前后辊距0.5〜1mmc. 胶料靠主驱动轮一边连续投入,不得间断,直至投完,直接落盘d. 将胶料扭转90°角从新投入,如此连续薄通13〜15次d. 打包或打卷,单卷重量不超过10kg.停放不少于8he. 也可切割下片,晾置在专用的栏杆上,待胶温降至常温后,将胶片置于平台上,胶层之间用垫布或钙粉隔离,高度不高于 0.5m,停放不少于8hf. 放置标签注明品名、塑炼时间及操作人4.2混炼4.2.1配料421.1主要设备:网筛、烘箱、容器、磅秤、421.2技术指标配合剂如受潮结块应按下表加工处理序O 47 口口名加工要求筛选(筛子型号)粉碎脱水干燥1M60 〜10060 〜70 C (4h)2DM60 〜1003S80 〜1004ZnO40 〜1005STA粉碎6防老A粉碎7防老D4070 〜80 C (4h)8CaCO360 〜1009松香3粉碎10CB12 〜1811松焦油60〜70 C熔化过滤12陶土4013石蜡粉碎14机油80〜90 C蒸发脱水原材料称量允许公差如下表序号原材料名称允许公差(g)1橡胶(生胶、塑炼胶)士 2502炭黑、碳酸钙士 2503氧化锌、油料士 504硫磺士 55促进剂士 0.56小料总量士 50421.3操作要点1. 所有材料均应用加盖容器盛装,以防飞撒损失。
2. 操作前做好准备工作,整理工作现场,清理工具容器,检查原料品种、规格、质 量、数量,调试称量工具3. 熟悉配方组合及工艺要求,不得私自变更4. 杜绝重配、漏配,做到准确无误,配料公差符合工艺要求5. 配料完毕填好工艺过程卡,待检验员验收合格挂上合格状态标识,方可待用6. 配方卡片应及时交回,不得私自销毁及转抄外传4.2.2乎昆炼4.2.2.1主要设备 开放式炼胶机4.222技术指标:混炼过程技术指标如下表(天然胶)开炼机辊距装胶量混炼时间开炼机辊温下片尺寸mm1 ~ 2.5mm40 士 5 kg25 士 5min小于55 C根据工艺卡要求加料顺序如下塑炼胶——配合剂一一补强剂一一硫化剂4.2.2.3操作要点1.认真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注意循环水,控制好温度2.认真核实配合剂品种,数量3. 出片尺寸根据工艺卡要求,并抽取快检试片4. 胶片要求表面光滑无缺胶,无严重水纹,厚度均匀5. 按工艺卡要求尺寸裁片,剩余胶头胶边分类存放,以免回炼时 产生混胶6. 胶料加挂标签,不得落地,停放8 24小时供下工序使用7. 混炼胶要充分冷却后方可叠放,胶片叠放时不得出现死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