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别称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有看绚丽多彩的语言之花,年龄的别称是其中一奇葩,堪称世界文 化宝库中的瑰丽精品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 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岀生以后,随看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 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 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此夕卜,各种人口现象,如结婚、生育、求学、就业、迁移、 死亡等,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计算年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词语解释 词目:年龄 拼音:nian ling 英文:age基本解释 [age]人或动植物所生存的年数一、 灵魂医学专著现也指某物品从生产到现在的时间详细解释一一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礼记•文王世子》:“古者谓年龄,齿 亦龄也南朝梁沉约《奉华阳王外兵》诗:“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颜宋陆游《乞祠禄札子》:“实缘年龄衰边,气血凋耗,夏秋之际,痼疾多作魏巍《火与火》:“他亳不犹豫地说:'我要当一个人民军的战士'可是我们说:'你的年龄 是不够的呀!二、 年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1、 虚岁年龄中国在习惯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按出生后所经历的口历年头计算, 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
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 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 口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 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不科学的2、 周岁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指从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口数例 如,1990年7月1 口零时进行人「I普查登记,一个1989年12月15 口出生的婴儿,按虚岁 计算是2岁,实际刚刚6个多月,还未过一次生口,按周岁计算应为不满1周岁,即0岁 周岁年龄比虚岁年龄常常小1〜2岁,它能正确反映人们的实际生存年岁,是人II统计中最常 用的年龄计算方法3、 确切年龄指从出生之口起到计算之口止所经历的天数它比周岁年龄更为精确地 反映人们实际生存的时间,但由于其统计汇总时较为繁琐,故人II统计中使用甚少在实际 生活中,人们除对不满1周岁的婴儿,特别是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常常按月口计算外,一般不 按口计算确切年龄三、 年龄分类在灵魂医学这部专著中人类计算年龄方法大致有4种:1、 历法年龄即年代年龄或者说时序年龄一一为出生后按口历计算的年龄,也叫实足 年龄,是最常用的计算年龄的方法,简单,易掌握,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记载。
2、 生物年龄(寿命)即生理学年龄这是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发育状态 所推算出来的年龄,表示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衰老程度,可用来预计某一个体未 来的健康状况,估计其寿命如一位实际年龄60岁的人,生物年龄可能是60岁,也可能是 50岁,也可能是70岁3、 心理年龄是心理学“智力测验”中的术语,指根据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测得的结 果来衡量人体的智力水平,把心理学年龄与历法年龄相对照,就能看出智力绝对水平的高低4、 相对年龄即灵魂医学(soulmedicine)相对有效年龄(寿命),是指人类区别于其 它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由最高级灵魂所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 有利于自然、社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可见,人类一切由最高级灵魂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有利于自然社 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拾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就是人类相对有效年龄(寿命)反 之,就是无效年龄(寿命),甚至年龄(寿命)是负数所以,人类相对有效年龄(寿命)计算方法应为,相对年龄(寿命)等于实际年龄(寿 命)加上或减去超出或低于同层次普通人士年平均劳动量或者年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倍数。
可见,一个即勤奋,劳动效率又高,其个人工作量相当于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 甚至几T•个人的工作量,那么他的寿命相对于一般同层次人士则人人延长,年龄也相应地人 人增加至于存在于社会上的杀人放火、偷盗抢劫、地痞流氓、投毒强奸等各种超过伦理道德底 线的犯罪分子,以及灵魂医学所讨论的患冇伦理道德及社会病的人,他们的有效年龄(寿命) 理应是短的,甚至是负数,既作为人的概念时间很短暂,甚至就不是人四、比喻称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不满周岁的儿童一一襁褓2~3岁 孩提幼年(童年)泛称一一总角,垂辔8岁(男)一一龄年(豁年)10岁以下一一黄口10岁(女)一一髻年12岁(女)一一金钗之年13〜14岁(女)一一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一一及笄之年15岁(男)一一志学之年,束发16岁(女)一一破瓜年华、碧玉年华15〜20岁一一舞彖之年20岁(男) 弱冠20岁(女)一一桃李年华24岁(女)一一花蓿(信)年华;至出嫁一一标梅之年30岁(女)一一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一一不惑之年、强壮之50岁一一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一一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一一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7岁 喜寿80岁 杖朝之年88岁 米寿80〜90岁一一耄耋之年90岁一一飴(台,跆)背之年99岁一一白寿100岁一一期頤,人瑞108岁 茶寿五、典故出处1、初度:指初生之时。
《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来也称人的生口为:“初度”如:《元史•顺帝纪八》:“朕初度之口,群臣勿贺2、襁褓:以“襁 褓”借代未满周岁婴儿的年龄泛指背负或包裹小儿所用的东西后来特指未满周岁的小儿 襁褓是包裹婴儿的布或背负婴儿的袋布这是以婴儿身上必有系带物这一特征借代婴儿的年 龄如《论语•子路》中有“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句意即“四面八方的老百姓 背负着婴儿到来了”3、 孩提:以“孩提”借代二三岁儿童的年龄《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无不爱 其亲者”的“孩提”指可以提抱而未能独立行走的儿童现在俚语中也有“手里有孩提,才 知当初父母时”的俗语有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4、 总角:指童年总角”借代幼年儿童的年龄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 “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提到“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这“总角”指小孩头上扎起像角一样的束发这也以小孩身上的特征借代四岁到七八岁孩童 的年龄5、垂辔:指童年垂辔”借代幼年儿童的年龄。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 以“垂辔”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辔总发《桃花源记》中所说“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的“垂辔”指小孩头上散垂下的头发, 也以小孩头上的特征借代小孩的年龄6、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因为占代男 孩成童时束发为髻,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人学,学大艺 焉,履大节焉7、 及笄:指女子15岁以“及笄”借代十五岁少女的年龄语出《礼记・内则》“女 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及笄”句,意为古代女子到十五岁时行冠礼,用竹 笄束起头发后人相袭沿用,习惯以“及笄”称女子十五岁妙龄今古相承,用乘数借代积 数法,沿用在年龄别称上如“二八佳庆”借代庆贺十六岁生口节,也有以“三五”借代十 五岁,以“二九”借代十八岁芳龄8、 豆蔻:以“豆蔻年华”借喻少女的妙龄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 蔻梢头二月初”句,意即芳龄十三多岁,身姿轻盈漂亮的歌伎好像南方豆蔻花一样美丽可爱 现也已用“豆蔻”泛指青年男女的青春岁月9、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10、 弱冠:指男子20岁以“弱冠”、“加冠”、“冠”借代成年人年至廿岁语出《礼 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 一:“弱冠弄柔翰,卓荤观群书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句,袁枚《祭妹文》中有“予弱冠 粤行,汝椅裳悲恸”句,《论语•先进》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句的“加冠”、“弱 冠”、“冠”都指男子到了廿岁束发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期了11、 而立:指30岁以“而立”、“不惑”、“知天命”依次借代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 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一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做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论语》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句,意为: (因为)我十五岁立志向学,(所以)到了三十岁时,就能独立工作,且有独立理解(复杂) 问题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到了四十岁时,在复杂事物面前,就能识别是非、善恶、 真假,不受其迷惑,到了五十岁时,就能懂得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占 人也以“半百”、“知非之年”指代五十岁12、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 称应玻《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13、知命:指50岁也称“知天命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14、艾: 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 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15、 花甲:指60岁以“花甲”、“花甲子”、“平头甲子”借代老年人的六十岁以天 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人中咸通中效李长吉 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唐爭纪事》中有“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句和古祝寿楹联“花甲重开外 加三七岁月,古桶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句的“花甲子”、“花甲”皆指代六十岁这是来自夏 历(农历)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一年叫甲子年,而第六十年叫癸亥年,周而复始,另起一轮的 第一年又叫甲子年故称“循环落落如弄珠”、“花甲重开”16、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桥亦 作“古希”17、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18、 黄发:指长寿老人以“黄发”借代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语出《诗经》,如《诗•鲁 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辔,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黄发垂辔”中的“黄发”即花白头发的老人19、 耆:以“耆”借代六十岁以上的年龄如《礼曲•礼上》中有“六十曰耆”,《苟子•致 士》中有“耆艾而信,可以为师”20、 “下寿”、“中寿”、“上寿”:以“下寿”、“中寿”、“上寿”依次借代六十、七八十、 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如《左传•之战》中有''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中寿” 指代七十到八十岁古人以六十岁为下寿,七十岁到八十岁为中寿,九十岁为上寿21、 飴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飴” 通用《尔雅•释诂》:“鲂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飴鱼背22、 耋:古称人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匪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