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学习策略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13.64KB
约50页
文档ID:6417499
第八章 学习策略_第1页
1/50

第八章 学习策略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第八章学习策略 n 第一节概述 n 一、概念: n 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 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n 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 作程序与步骤n 学习策略的基本涵义包括: n 1、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 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都属于学习策略范 畴 n 2、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层 次之别 n 3、学习策略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 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是会不会 学习的标志 n 4、学习策略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虽然学习策略 一般由学习者自己制定和使用,但通过教师有意 识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可以形成和改善 的n 二、形成与过程n 结构:由两种成分: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 略 n 三种成分: n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 织策略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针对程序性 的: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 n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 策略)、 n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 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 策略)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重复、抄写、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口述、总结、做笔记 组织策略:列提纲、画地图、选择要点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设置目标、设疑、浏览 监控策略:自我检查、集中注意、监控领会 调节策略:重新阅读、调整阅读速度、使用应试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建立时间表 学习环境策略:寻找安静、固定的地方 努力策略:自我强化、归因于努力 他人支持: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 { {char_32char_23398char_20064char_31574char_30053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n 依据学习策略结构进行的分类 n (一)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 n 迈克卡等人认为策略中包括着认知策略、元认知 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大的部分。

n 1.认知策略是指学生用来加工和组织学习材料的策 略; n 2.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评估自己的理解、安排学 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监控自 己的学习情况的等方面的策略; n 3.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用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 和资源的策略,这些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密切关 系n (二)尼斯比特等人的六成分说 n 尼斯比特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含六种成分:质 疑、计划、调控、审核、修正、自评 n 并将这些学习策略要素按三个层次排列起来: n 1.一般策略,其中包括态度和动机; n 2.宏观策略,主要有调控、审核、修正和自 评; n 3.微观策略,主要有质疑和计划n (三)温斯坦的四成分说 n 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包含: n (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 n (2)积极学习策略,如自我检查; n (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办法; n (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n 温斯坦基于这一划分,编制了学习策略量表,该量表 中包括十个分量表,分别是:信息加工、选择要点、 考试策略、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焦虑、学 习辅助手段和自我检查丹瑟洛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两种成分组成的: 基本策略与辅助性策略。

u基本策略:被用来直接操作课本材料,包括获得和存 储信息的(领会和保持策略)及提取和使用这些存 储信息的策略(提取和利用策略); u辅助性策略:被用来维持合适的心理状态与认知气 氛,促进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性策略它通过使学 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来发挥作用 { 基本策略 领会和保持策略 提取和利用策略 辅助性策略 计划和时间安排 专心管理 监控与诊断 { {char_32char_23398char_20064char_31574char_30053char_32(四)丹瑟洛的分类n 丹塞伦把学习策略划分成两大类, n 一是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包括 获得和存储信息的领会与保存策略,提取和利 用这些信息的策略 n 二是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 n 包括三个子策略: n 1.计划和时间安排、 n 2.注意管理、 n 3.监控和诊断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策略和辅 助性策略是相辅相成的n 依据学习信息加工模型进行的分类 n 1.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 n 2.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 n 3.促进信息内在联系的策略 n 4.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 n 5.促进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的特点 n 主观能动性:运用策略是主体有意识的心理过 程 n 有效性: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

n 过程性: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n 通用性:属于程序性知识,由一套规则系统或 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或学习技能的组合,具 有通用性 n 五、学习策略的测量:第二节认知策略 n 一、复述策略 n 1.定义: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不断地进行对信息重复, 以保持信息的过程 n 2.种类: n (1)把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学习时间的首尾 n (2)及时复习 n (3)分散复习 n (4)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n (5)尝试背诵或自我问答 n (6)适当过度学习n 二、精加工策略 n 1.定义: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 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学 习者利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 化 n 2.类型: n (1)人为联想策略: n 把“牵强附会”地赋予那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记 住的信息以某种意义,从而提高学习记忆的效 果包括:位置法;首字联词法;关键词法;语音联想法;口诀歌 谣法;视觉想象法 1、位置法: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述, 这种技术在古代不用讲稿的 演讲中曾被广泛使用,而且沿用至今 位置记忆法实质上实质上是一种视觉想象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 自己熟悉的一幅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 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住的项目视觉化,并按顺序将这条路上 的各个点联系起来。

回忆时,按线路上的各个点提取记下的项目 2、首字连词法:利用材料中某些关键词的第一个字形成缩写,并将这些字 联系起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n 3.关键词法: Gas­­­­煤气中毒,该死; n 4.谐音联想法:通过谐音线索,假借某种意义进行人 为联想 n 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 (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 死(384),乐尔乐626)…… n 金属元素的活动顺序:加个那美丽新的锡铅,统共一 百斤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 n 5.口诀歌谣法:利用编制口诀歌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的方法 n 6、形象联想法:通过人为联想,使无意义的难记的 材料和头脑中鲜明奇特的形象相结合,从而提高记忆 效果汽车、前秦、学生、南朝、吃饭)★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 想象联系起来 关键词联 想 将记忆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单字,然后 变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 的经验联系起来 缩简联想 歌谣、口诀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谐音的 联想使人易于记忆 谐音联想 通过视觉想象加强对联系的记忆 形象联想 意义 名称n (2)生成策略: n 记笔记; 早期的研究认为,记笔记的主要作用是对 信息进行编码和用于课后复习,新近的研 究则把记笔记看作为一个学生自我监控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笔记的目标、学 生对课程重要性和笔记的作用的理解、学 生所具有的关于如何记笔记的知识经验等 等都会对记笔记产生影响(1)要求简单清楚 2)抓住关键词、表 (3)灵活处理,记法多样 4)足够多的笔记本,并时常温习笔记 n 有人建议,记笔记应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n ①留下笔记本每页右边的1/3或1/4空白处; n ②记笔记(note taking),即记下听课或阅读的内 容; n ③做笔记(note making),即整理笔记,在留下的空 白部分加边注、评语等。

n 提问; n 阅读前提问会使学习者明确阅读的目的,知道 要寻找什么资料 n 如果阅读时教学生提问“谁”“什么”“哪”“如何”以 及“为什么”的问题,他们会领会得很好提问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选择地集中注意 进行信息选择和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无论 是阅读还是听讲,学生如果经常思考这样一 些问题:这一新信息意味着什么?它与课文 中其它信息以及以前所学的信息有什么联系 ?能用什么例子予以说明?这样,能够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柏里斯(Paris et al 1984)等人研究发 现,如果在阅读时教学生提一些“谁”、“什么” 、“哪儿”、和“如何”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 阅读的内容训练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和自己谈 话,自己问自己或彼此之间相互问老师要问的 问题,学生能在解数学题、拼写、创作以及其 他课题中成功学会自我谈话技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加涅等人( 1984)设计的要求对精制与非精制 进行辨别练习中的几个例子来分析讨论 :例1:一个学生读到"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 ”时,他认为应该记住,就在心里 一遍又一 遍重复“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 分析:这不是精制因为他并没有进行精制 ,而只是简单的复述。

n 例2:小明读到“哥伦布是西班牙人,1492年航 海到了美洲”,他想记住此事,于是便想:“哥 伦布很可能是由东而西到美洲的,因为这是从 西班牙到美洲的最短航线’ n 分析:这是精制.这是由学生自己产生的,并 将其原有的地理知识与这一新知识联系 n 起来了 n 例3: 小斌读到“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他 是西班牙人”,而后又想:“哥伦布平时爱吃什 么呢?” n 分析:这显然不是精制尽管它是由学生自己 产生的,但与教学内容毫无关联n 例4 :小红听见算术老师讲:“做分数除法,先颠 倒除数的分子和分母,然后再相乘然后又听老 师说:“记住,除数就是用来除的那个数” n 分析:这不是小红的精制,而是老师的精制 n 例5 ;小强听见算术老师说:“做分数除法,先颠 倒除数的分子和分母,然后再相乘她想:“这 又是一个做分数运算题的法则,在分数乘法里, 不颠倒乘数,相乘就行了 n 分析:这是精制它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 学生应用已有的分数乘法知识来学习分数除法的 内容 nn 例6:一个学生听见物理老师说;“分子在 气体中比在液体中相隔更远,所以气体比 液体轻该学生就想到:“这好像编织疏 松毛织物要比用同样毛线编织密实的衣物 来得轻。

 n 分析:这是精制它与教学内容有关,并 且该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这一教 学内容联系起来了n 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 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 表格和图解等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主动地将 新信息进行心理操作,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 n 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这种方法其实是语意联想即通过联想,将 新材料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 材料以更多的意义 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旧知识当衣钩来 “挂”住新知识 关键在于找出新旧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组织策略 n 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一样,都是对知识在 长时记忆中的深加工,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 系,但侧重点不同,组织策略重在新知识与 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1. 组织是把信息组合成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 2. 织是把学习材料分解成一些较小的单元,再把这 些单元归在适当的类别之内 1.列提纲:用简要的语词写下材料中的主要观 点、次要观点,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 要点及其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材料 进行整合2.利用图形 n 系统结构图 n 流程图 n 模式图 n 网络关系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