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教学反思3100字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42KB
约7页
文档ID:281560797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教学反思3100字_第1页
1/7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教学反思3100字    七年级上第一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正数和负数》的教学反思《正数与负数》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24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 《正数与负数》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2—4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准备从以下面来谈谈这节课. ,实现教学中的两大改变.1,教师的改变.教师由原来的教科书被动执行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由于以往教材编排的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只能是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而今,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新课程的内涵.在课堂上,我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2,学生的改变.国际教育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听了,你可能会忘记;看了,你可以把它记住;做了,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数学最深刻的理解.有理数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有理数运算的第一节课,应该落实基础,多练题。

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悉法则的应用,深刻理解法则的内容和含义,对于例题的解决,教师应规范写出解答,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总结,发言数轴教学反思数轴的画法错误多,-2/3在数轴上的位置易错,对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律未感受到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课堂听课,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相反数教学反思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绝对值教学反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 如果出示 老师就 学生或摇头或思考,因为是数学课吗, 学生不 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也可以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有理数运算的第一节课,应该落实基础,多练题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悉法则的应用,深刻理解法则的内容和含义,对于例题的解决,教师应规范写出解答,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总结,发言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1、 以问题为出发点,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虽然两节课都是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但是两堂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的深度、挖掘度不同:前一节课是在教师设想上设置问题;而后一节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话题,进而进行问题设置,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从而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确立问题为新课服务的意识,而且应始终关注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认识,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上课反映上做出相应的变动,而不是演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剧2、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形式,可以不完全按教材教学,只要以新课程为依据,达到新课程规定的整体性理论和目标就可以了同时指出教师要有独立性,要能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特别是后一节课的整个教学引入与教材都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开放性的处理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必然更好。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主要不足体现在:(1)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尽管在情景中的实际含义是由学生完成的,但教师的教学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可以更加开发一些;探究的程度不够2)总体设计前轻后重,而且对学生字母表示数的掌握水平估计过高3)对学生灵活方法的鼓励和及时评价,还要进一步提高《有理数除法》教学反思有理数的除法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有理数的除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安排倒数的概念学习通过讲解与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可以采用课本的“做一做”做为探究除法法则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求解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 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分式的约分掌握不好,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锻炼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引入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3、 以点带面,变“一言堂”为“满言堂”。

提出问题后,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给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就能避免由“优秀生”的“大包揽”、“一包到底”,变成众人的各抒己见,积极发言4、 本节课还不算真正放权给学生,如果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关注学生,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只是给予适当引导因为有理数的乘方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看得懂,教师就应该做到少讲、精教、多放权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1、本教学设计,通过10n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3、书上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练习,更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4、数感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出学生能力的生成点,数感的养成也是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练体会数感。

在下一次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其对组员进行大量练习,在练习中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规律5、本教学设计在展示练习中题目的数量较少,展示学生的覆盖面不够广,下次修改教学设计时增加题目数量,展示时让较多的学生展示近似数教学反思应给学生时间自学第二篇:20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1.1 相交线 教学反思 300字《5.1.1 相交线》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教学之后觉得教材应该先引导学生认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个内容,使学生能在位置关系这个角度来理解两线四角之间的关系;第二是本节课是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教学内容又是几何内容,因此教的速度应该放慢一点;第三是教的主要内容是对顶角与邻补角这两类角的概念与性质,在教之前应该引导学生复习延长线与反向延长线的画法,突破概念理解的难点概念的教学紧紧扣住图形,是学生能够看得到,理解的透彻第四是两类角的性质及其运用,它是建立在能顺利的识别这两种角的基础上的推理过程倒是不难,但是运用十分的广发,老师教学的时候,应该侧重于性质的运用我觉得在教的过程中还是很顺利,但是在练习的时候,把比与倍数关系放进去学生就感到很吃力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