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流程1. 对不合格物料、在制品和产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与出货2. 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1. 了解企业不合格品管控制度2. 掌握制程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规定、处置程序规定流程步骤细化执行 关键点说明检验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品鉴定不合格品标示不合格品隔离不合格品原因分析提父不合格品检验报告不合格品处置意见不合格品处理1制程检验操作规定不合格品记录表2产品质量标准不合格品记录表3不合格品标示规定4不合格品隔离规定5不合格品分析记录6产品质量检验报告7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不合格品处理意见8不合格品处理通知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返工/f 返修单关键点一检验员负责对物料、过程 产品、产成品等进行抽样 检查,对比质量、工艺标 准,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 时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 关键点二检验员根据企业质量标 准,对不合格程度进行判 断,一般分为轻度、一般、、 重度和严重不合格,标识 于不合格记录中,并对判 断的准确性负责关键点三检验员进行不合格品原因 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 编制检验报告关键点四质量部经理收到检验报 告,根据不合格程度的不 同,组织相应人员进行讨 论,提出不合格品处置意 见并按企业规定的权限范 围给予处理不合格品控制流程程序名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受控状态一:目的为有效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对生产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特制定本 程序。
二:适用范围1. 以“预防为主,检验为辅”将不合格品控制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2. 长期坚持,杜绝不合格出现三:职责范围1•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并修定本程序,并监督贯彻实施2•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本程序的相关规定,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四:不合格品范围1•在已领原料投产前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2•生产过程检验和实验发现的不合格品3•半成品装配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4•产成品最终检验和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5•出入库管理与仓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五:不合格品处理原则处理不合格品必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1•原因找不出不放过2. 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3. 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六:不合格品处理要求1•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做出标记并隔离存放2•确认不合格品的范围,如规格型号、时间、产品批次等3•评定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4•按规定进行不合格品的鉴别、记录、标示、隔离、控制、审查与处理,并加以记录5•通知受不合格品影响的部门做好预防措施6•不合格品审理人员必须由质量管理部经理授权,通过资格确认并有文件记录7•不合格品的处理结论一次性有效,不能作为以后不合格品处理和验收的依据七:不合格品处理责任1, 属于检验员错检、漏检通过的不合格品,由操作人员与检验人员共同在责任栏内签字,各负其 责。
2. 其余产品的不合格品,以相关部门(生产、采购)为主负责处理八:不合格品处理实施1.记录、标示、隔离2•预先处理:由质量检验员判定不合格品的类别,然后决定提交哪一集处理3•评审:按规定期限,对不合格品作出结论(报废、返修、返工、超差使用)4•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如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不合格品控制流程程序名称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受控状态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处理 方式具体措施适用情况报废由检验员填写《废品处理单》相关人员签字,然后对废 品不合格品、过程不合格品、最终作出明显标示,送废品库(箱)隔离不合格品返修由检验员填写《返修单》,按相关标准和工艺规程的规定 要求采购不合格品、过程不合格品、 最终不合格品进行补充加工处理,返修合格后,经相关不合格品处理人 员认定,作出使用结论返工由检验员填写《返工处理单》,按相关工艺规程进行再次 加工过程不合格品、最终不合格品经检验员重新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超差 使用由检验员填写《超差使用处理单》,经授权人签字对该超 差品采购不合格品、过程不合格品予以放行降级 使用通过检验发现某些质量特性不符合预定的等级要求,但是 可以米购不合格品、最终不合格品符合低级的使用要求九:不合格品控制措施i•明确检验员的职责和不合格品标示方法(1) 质量检验员按产品图样和加工工艺文件的规定检验产品,正确判别产品是否合格。
2) 对不合格品作出识别标示,并填写《产品拒收单》及注明拒收原因2•明确不合格品的隔离方法对不合格品要有明显标示,存放在指定的隔离区,以免与合格品混肴或被误用,并要有相应的隔离 记录3•明确不合格品评审部门的责任和权限(1) 不合格品不一定都是废品,对不合格程度较轻,或报废后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不合格品,应 从技术性方面加以考证,以决定是否可以在不影响产品适用性或客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利用, 或经返工、返修等补救措施后可以使用,这就需要对不合格的适用性逐级作出判定2) 鉴别产品质量涉及产品的符合性与适用性两种不同等级的判断① 符合性判断,即检验员的职责是按技术文件检验产品,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品质要求,正确作出合 格与否的界定② 适用性判断,即对不合格是否适用,应有质量管理部门主管以上级别人员,根据不合格程度及产 成品的最终影响程度确定分级处理方法,并规定质量管理部、技术部、采购部、设备管理部、生产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不合格品控制流程程序名称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受控状态车间等相关部门的参与程度和评审权限4•明确不合格品处置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根据不合格品的评审与批准意见,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及承办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相关部门按 处置决定对不合格品实施搬运、储存、保管及后续加工,并由专人加以督办十:不合格品记录管理为便于对不合格的进行分析与追溯,分清处理责任,企业对不合格品的性质、程度、处理方式及返 工、返修情况作出详细记录,并纳入质量档案管制,以备考证不合格品的记录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不合格品的名称、规格、颜色和编号2•不合格品产生的订(工)单号、生产日期和部门3•不合格品数量占总产量比率4•不合格品的缺陷描述5•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结论6•不合格品的处置意见和实施结果的详细情况7.针对不合格现象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及实施效果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