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印刷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复习提纲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97KB
约9页
文档ID:4036276
印刷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复习提纲_第1页
1/9

基于密度的印刷质量控制1.密度测量定义与方法密度的测量是测量油墨对于照射光谱中光的选择性吸收程度习惯上的彩色彩色密度是指测量时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测量的青品黄油墨的密度,即其对照射光谱中互补色的选择性吸收程度测量方法:在密度计的光电池前面放置互补色滤色片,通过其可测的油墨对光谱中互补色光的吸收控制程度,这时密度计显示的密度值就反应了油墨对照射光谱中补色光的吸收量,即密度值2.密度测量的意义及局限性意义:窄带密度测量主要用于测量网点增大、叠印、墨层厚度及油墨的强度;宽带测量主要用于评价色相、灰度、透明度和校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致;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表征从胶片到印版、印刷的输入输出关系;提供过程控制的定量数据局限性:仅测量部分打印质量;可能不符合视觉判断;密度测量光的吸收而不是颜色;仪器之间的一致性差,这是由于光源、光电倍增管和滤色片之间光谱特性上的差异造成的;密度计不能提供与人眼灵敏度相关的心理物理测量;密度测量不能以某种形式跟 CIE*表色系统相关联3.实地密度的应用及意义实地密度是 100%网点的密度,可反映印刷复制的阶调范围、墨量大小等根据实地密度控制油墨量:在纸张的叼口或拖梢部位印刷实地色块作为测标,每隔 10cm 左右循环一次,实地密度的标准数据因所用纸张及有关印刷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参考数据是黄墨 0.9-1.1,;品红墨 1.3-1.6;青墨 1.5-2.0。

公差范围也因为质量要求不同而不同,通常±0.054.最佳实地密度是如何获取利用相对反差与墨层厚度的关系曲线,相对反差最大时的密度为最佳实地密度,阶调转移也处于最佳状态5.网点扩大的定义制版和印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网点尺寸和形状改变的现象,它使印刷品实际产生的网点百分比比人们所期望的网点百分比要大6.网点扩大的计算方法% Dot Gain = % Paper Dot - % Film Dot (1-10 -Dt)/(1-10 -Ds)-(1-10 -Dt)前者玛瑞戴维斯公式计算,Dt 印品上网点面的密度、Ds 实地密度;后者透射密度计测量/数字值定义,Dt 胶片上网点面的密度7.网点扩大的种类光学扩大:射光到达纸张表面之后,发生复杂光学现象,网点周长变化几何扩大:在力的作用下网点尺寸出现扩张的现象,发生在网点的周边,制版过程中和印刷过程中8.影响网点扩大的主要因素实地密度、加网线数、纸张类型、油墨性质、印刷条件、车间温度变化油墨密度+,中调网点增大显著,暗调反差少;油墨量+,亮调网点增大显著,中间调变暗,暗调丢失;加网线数+,网点增大+,特别是中间调部分;纸张类型,涂料纸>非涂料纸>新闻纸。

9.网点扩大对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图像阶调、图像反差、图像色彩网点增大对复制色相变化的影响比其他变量都大,会影响印刷反差,引起图像细节与清晰度的损失,在多色印刷中,网点增大会导致反差丢失,深暗的图像,网点糊死,并引起急剧的色彩变化10.网点扩大曲线是如何获取建立目标 TVI 曲线时,可以测量使用的油墨在纸张上的色度值、灰度色度值以及纸白色度值,将这几个数值与现有标准对比,选择最接近的目标曲线作为目标曲线以 10%为间隔印制网点面积率为 0~100%的梯尺,用密度计测量实际印刷状态下梯尺上各网点的密度值,经计算得出各网点的实际网点面积率,绘制实际 TVI 曲线11.网点扩大补偿曲线如何生成有了实际 TVI 曲线和目标 TVI 曲线,就可以计算印版网点增大补偿曲线了校准软件都有各自的网点补偿算法,但单纯的减法是不可取的,应用反函数法,其原理是求出网点的实际输出曲线的反函数,根据网点标准增大值求出对应的网点补偿值,由补偿值与原网点值拟合到的曲线就是网点增大补偿曲线12.印刷反差的定义实地与网目调密度之间的差同实地密度的比值,称 K 值13.控制相对反差的重要性相对反差值不仅控制着打样或印刷给墨量,而且能间接控制整条复制曲线;相对反差值越大,其所能再现的层次就越多,暗调的细节越丰富;相反,印刷反差值越小,其所能再现的层次也减少;一般来说,相对反差值正确合理,实地密度、最小网点和网点增大值也是正确的。

14.油墨的评价参数及评价灰度:Dlow /Dhigh 灰度越大,明度和色饱和度越差;色误差:Dmed - Dlow /Dhigh - Dlow 越小越好;色效率:1 -(Dmed + Dlow)/(2 x Dhigh) 越大越好15.基于密度的印刷质量控制的应用印前:测量原稿密度;测量印前输出分色片的密度,检测分色片质量,并校准及线性化照排机;分析打样样张的特性,有助于控制颜色和色调复制的变化因素;制版车间对于原版和印版质量的检测,可测量密度值、网点面积率等,以控制印刷制版质量;印版线性化及印刷补偿曲线制作印刷:分析原材料质量;测量实地密度;测量网点面积或网点增大值 ;测量印刷油墨的叠印率;测量相对反差;印刷产品质量定标;印刷产品稳定性、一致性评估基于色度的印刷质量控制16.色度测量与色差测量与方法1) 利用色度计测量色彩色度计在原理上非常类似于密度计,它涉及的主要是反射率问题色度计直接显示三刺激值 x,y,z,大多数还把三刺激值转换为色空间标度2)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色彩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是一个物体的整个可见反射光谱,分光光度计是在可见光谱域逐点测量,即在一些离散点上进行测量,通常每隔 10 或 20nm 测量一个点,在 400~700mm 的范围内测量 16~31 个点。

17.Lab 及 Lch 色空间的应用Lab 优点:CIELAB 空间是视觉均匀的色彩空间,但并非理想;该空间有利于对图像的处理;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其色域比与设备相关的色彩空间要大缺点:非真实的色彩空间应用:1、与设备无关故可对图像信号进行各种规范化处理,如阶调曲线校正2、可以用数字计算实现 RGB 信号到 LAB 空间的转换Lch:公制色度 C* =平方根( a*2 + b*2) ;色相角 h = tan-1( b*/a*)应用:1、符合日常生活对色彩进行描述的习惯,色彩修正更加便于理解,更加直观和易于控制2、可用于颜色校正18.分光密度仪及光度仪的标定及基本应用方法 校正 功能选择 响应状态 光源 几何条件19.什么是灰平衡灰平衡是指黄、品红和青三个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率比例在印刷品上生成中性灰20.影响灰平衡的主要因素油墨、纸张的特性;制版;印刷条件,色序与叠印、网点扩大、水墨平衡重要性:彩色图像印刷中色彩再现的标尺;是衡量分色制版和颜色套准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它能够表示彩色印刷复制过程中由浅到深的整个画面色彩还原程度的好坏21.灰平衡控制方法,技术标准控制方法:灰平衡曲线、灰梯尺、灰平衡测试图及 G7 工艺等。

技术标准:ISO12647-2、G7通过分光光度计,对印张上的中性灰平衡进行测量控制,并以一个新 NPDC 曲线来匹配图像的视觉效果22.基于色度的印刷质量控制的应用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油墨和纸张的控制,制定油墨、纸张标准的精确规范;2.分析一套油墨再现色域和各套油墨再现色域的不同;3.印刷色彩的质量控制;4.分析打样张的色彩和印刷样的匹配情况 ;5.分析匹配专色的颜料的组成;6.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的校色测控条与测试版的应用 23.测控条及测试版的应用目的控制印版质量;确保印刷品质量均匀一致,控制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缩小打样与正式印刷的差别24.测控条的概念及典型测控条概念:测控条一般分为信号条和测试条两种:信号条用于视觉检查监测网点变形等情况,提供定性的信息测试条则能用密度计测定密度、网点扩大、相对反差、油墨叠印率等主要质量指标典型测控条:美国的 GATF 的测控条、德国的 FOGRA 测控条、瑞士的 Brunner 测控条测试版是一个包含各种数据测试色块和视觉评判图像的版面,是综合性的诊断和测量工具,主要用来测试机器的稳定性和状态、印刷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化工艺等。

数据测试主要是各种色块和规矩线等,如实地块、四色梯尺、灰平衡块视觉测试部分包括信号条和各种标准图像25.测控制条基本测控元素实地单元、网点测试单元、多色套印单元、线条测试单元、高调目单元、暗调网点单元、三色套印单元信息区、分辨力块、线形块、棋盘块、网目调梯尺、套准块)26.星标的结构及功能GATF 星标中心为很小的白点,由 36 条黑白相等的辐射线组成星标主要用于检查打样、印刷时网点的扩大、糊版、重影等印刷故障27.测试版的概念及基本应用 清晰度及分辨率测试GATF 测试版上各种阴阳线的微细线及像素块用来检测输出设备的分辨率 油墨均匀性及一致性Altona Test Suite 测试版编号 1 到 4,满版色条:主要目的是让印刷操作人员可以依此色条,调整每个墨区的放墨量以达到油墨的均匀化、平均的程度 梯尺在制版和印刷中的应用三色叠印梯尺:作为打样和印刷参考;四色梯尺:可检查阶调及色彩复制情况 油墨总覆盖度 Tonal area coverage最大网点覆盖面积是指四色分色胶片上的网点面积的总量 灰平衡导表灰平衡导表是一个测试印刷过程标准化的标版用于确定在四个不同的色调值范围内复制一个中性灰梯尺所需要的黄、品、青胶片的网点比例。

 色彩管理特征化标版 IT8 标准图像印刷标准化28.印刷标准化及意义概念:印刷标准化是对印刷工艺全流程提出整套改进和提高的控制方法和管理手段,目的是要做到数据化控制、规法化操作和专业化管理意义:A. 促进印刷企业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B. 保证了印刷原材料质量,为印刷产品最优化鉴定了基础C. 使数据化、规范化操作有了依据D. 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升级E. 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知名度29.ISO TC130 职责印刷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印刷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所负责的领域是从原稿到制成品的过程中有关印刷和图文技术方面的术语、测试方法和各种规范的标准化活动,特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排版(2)还原制作(3)印刷过程(4)印后加工(5)印刷技术中油墨的适性、承印物的适性和其它所用材料的适性30.WG3、WG13 职责WG3 职责:规定的过程控制要求包括:产品特征、限制值要求、参考测试方法、指定条件和方法;规定合格偏差;规定偏差一致性WG13 职责:符合性评估的指定要求活动;定义工作流程和适用的标准;指定测试方法,包括(1)采样偏差和空间均匀性评估, (2)抽样生产变异评估;确定基于 TC130 技术的一致性标准;指定评分和通过/失败标准。

31.ISO12647-2 标准主要内容: 色度检测方法及标准、容差 网点扩大标准及容差 灰平衡检测方法及标准、容差32.ISO15339 标准主要内容: 什么是特征化印刷条件 ISO 颜色数据集及基于承印材料的修正印刷标准认证33.印刷认证方案的了解与对比印刷认证方案是一系列应用于规范化产品的要求、规则和程序,印刷认证方案包含以下几个部分:(a)选择(b)确定(c)审查(d)决定(e)证词(f)监督认证巴西- NBR 、中国-无、法国-无 、德国- PSO 、意大利 – cmyQ 和 CerPrint 、日本- JapanColor 、新西兰-SCGM 、瑞典- CGP 、瑞士- PSO、英国- BPiF、美国–G7 和 PSA对比:PSA 侧重于符合颜色特征数据集,需要印刷机校准(TVI,中性) ,设备链接和过程控制;PSO 侧重于符合纸张颜色,实地和 TVI 方面的过程控制目标;G7 侧重于符合过程控制目标,在中性色和阶调再现方面34.G7 认证方法及工具G7 工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分光光度计,对印张上的中性灰平衡进行测量控制,并以一个新 NPDC 曲线(Neutral Print Density Curve)来匹配图像的视觉效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