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毕业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不断得 到提高,但汉语言文化水平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导致汉 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网络语言横行、书写水 平下降以及文学作品市场化等本文分析汉语言文化水平 下降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为推进汉语 言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汉语言文化;社会问题;措施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汉语言文化正在不 断下降,但是却没有太多的相关研究汉语是古老的语言 之一,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汉语言每 一个文字都承载着很深的寓意但是在现如今文化大融合 的时代,汉语言文化正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一、汉语言文化的现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语言大行其道, 甚至有种成为主流语言的趋势大部分国人因为长时间接 触网络,已经不记得汉字如何书写了;简体字的推广,造成 大量生僻字正在快速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家鼓励学 习外国语言,如今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触英语, 这种强制性的英语学习,不仅淡化了对汉语的记忆,也在 不断削弱汉语的水平现如今,我国语言教育走的是应试 教育的线路,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意无意被忽视了,可 以说这是让汉语言文化水平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 样一来,导致整个文化陷入了一个怪圈:汉语言文化水平 的下降直接影响现今的文化建设,进而造成国民文化素质 的下降;就是文学作品的庸俗、市场化,又导致汉语言文化 水平不断下降文学作品应该代表着先进文化和先进理念,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二、我国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原因目前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社会问题 了,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问题,因此引起了 各方面的关注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汉语言文 化水平下降的原因一) 书写水平不够先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 的不断普及,网上交流已经成了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长时间在键盘上敲打,人们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 汉字的书写,对汉字逐渐生疏除此之外,在一些文本、 报纸期刊上频繁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也影响了汉语言文化 水平的发展二) 网络语言的冲击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在人们生活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之相伴的便是网络语言大行其道 网络语言极不规范,但很多网民逐渐适应了网络语言,这 进一步导致了语言文化水平的下降三) 文学作品低俗化作家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其他行业 是比较低的,为了更好的生活,许多作家选择向市场靠拢, 导致文学作品低俗化倾向严重,使文学作品质量急速下降, 这必然影响人们语言水平的提升。
四) 词义误用及误解情况严重汉语言是我国五千年文 明的结晶,很多汉语词语往往包含丰富含义,只有准确理 解汉语言文字的相关含义,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 由于受汉语言形近字、近义词较多,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常 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影响了汉语言的使用五) 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社会原因第一,自我国加 入世贸组织以来,英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孩子从可以 识字开始就要学习英语,这也是现如今汉语言文化水平不 断下降的一个原因商人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英语就成为 首选语言;官员要招商引资,也回避不了英语这一国际语 言汉语言在这些场合是难有作为的第二,国学是汉语 言文化的精髓,国学教育是发展汉语言文化的最好途径, 但是国学教育却是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虽然近些年来 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加强了国学教育,但其地 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第三,社会整体处于浮躁状态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于精神 需求却不是很急迫,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的最大伤害来自人们内心的浮躁,整 个社会都在追求金钱,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学问三、 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产生的不良后果(一) 容易助推浮躁风气我们知道,古人文学创作要倾 注全部精力,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即使到了近代,一 些文学大师在创作的时候,依然延续着这种习惯,比如巴 金等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对一些字眼进行考证但是 到了当代,文学成了一种速食品,结构不严谨,语言粗糙 且俗不可耐二) 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文学,还包 括影视剧、期刊杂志等但很多文化产品缺乏文化内涵, 就拿“抗日神剧”来说,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些场面 无疑雷到了观众虽然文化事业被摆在重要的地位上,但 建设过于缓慢,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三) 国民素质有待提高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 随着汉语言文化水平不断下降,人们的道德素质也在下滑 比如现如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老人摔倒倒地扶不扶”问题, 这本来是无需讨论的问题,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 德,但现在却要无休止的讨论,这不能不说是道德水平的 下降四、 应对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措施(一) 加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汉语言文字使用 规范化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 网络上火星文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不断宣传的结果,因 此,要想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首先应当增强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工作,在整个社会掀起规范使用 汉语言文字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 不断拓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范围,让人们明白汉语言 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最 终实现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二) 规范汉语言新词语及新词汇的使用随着社会的发 展,每年都会出现大量新词汇,因此,增强新词汇的规范 程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 已经成为新词汇的重要源头之一,全面的规范网络新词汇 对于规范汉语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取得成效,应制 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对规范化提供保障三) 提高推广国学教育的力度国学是汉语言文化的精 髓,对它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现如今很多所谓 的国学教育,只是停留在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附庸风雅 的层面,这显然是以偏概全所以进行国学推广,要抱着 开放宽容的心态,结合社会及语言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进 行面对蜂拥而来的西方文化思潮,我们要从根本出发, 打好国学攻坚战四) 汉语言文化也要走产业化之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语言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产品的开发具有 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水平,还有助于优化经 济结构五) 加强汉语言教育,要从学生抓起汉语言文字传承 的主要阵地就是学校,学校同时承担着思想教育与推广汉 语言文字的工作学校应该将汉语言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并 认真执行计划学校要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卓有成效地 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推进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各个学校 应该建立汉语言语库,细化工作的方案。
为了使教学更具 实效,应多开展汉语言文字主题活动,比如围绕老人摔倒 扶不扶的文题进行辩论赛,进行主题征文或者演讲比赛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表率,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 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 和运用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应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使用,避 免词语错用和书写错别字等现象发生同时要营造良好的 汉语言文字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氛围中心情 舒畅地学习参考文献:(1)张小花浅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J]成功 (教育),〔2)詹燕,孟然然,宋红华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探析[J]学语文,〔3〕刘桂芳,丛冰梅关于网络语言及其规范的几点 言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闫丽萍,班振林,吴霞吉尔吉斯斯坦大学生汉 语学习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J]语言与翻译,〔5〕曹叠峰各国语言推广机构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 的比较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⑹育,李英哲中文评估的几种模式[J]海外华文教⑺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