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4KB
约15页
文档ID:451822730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1/15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别学科专业类课程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本大纲适用于财务管理.会计学及相关专业《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主要讲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课程目的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在财务会计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会计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对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方法,同时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职业技能4.学时与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144,两学期开设除理论文字课外的其他现代媒体课建议采用专题讲授形式作业与相关实践不少20学时5.建议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学》,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 二、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总论 计划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要求;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特征;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计量难点:会计的基本前提假设的理解和运用 基本内容: (1)财务会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 财务会计目标(3)会计的基本假设(4)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5)财务报告要素思考题:(1)财务会计信息应具备那些质量特征?(2)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自那些方面?(3)什么是财务会计的目标?具体包括那些方面内容?(4)会计的基本假设有那些?(5)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那几个?(6)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由那几部分构成? 第二章 货币资金 计划8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理解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与银行存款的核对,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现金的使用范围和现金收支的规定,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主要规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及账务处理难点: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特点;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基本内容: (一)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l.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2.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库存现金的核算1.库存现金的管理2.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3.备用金的核算4.库存现金清查(三)银行存款的核算1.银行存款的管理2.银行转账结算方式3.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4.银行存款的核对(四)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l.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2.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思考题: 1.如何理解现金的概念及特征?2.现金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3.企业在银行可以开立哪些帐户?每个帐户的用途是什么?4.未达账项包括哪几种?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如何考虑? 第 三 章 存货 计划16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在了解存货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包括存货的成本确认;掌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的期末计价和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存货初始成本的确定;存货按实际成本和按照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存货的期末计价;存货的清查难点: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的计价方法的运用基本内容: (一)存货的性质与分类l.存货的性质2.存货的范围3.存货的分类(二)存货的初始计量l.外购存货的成本2.接受投资存货成本3.自制存货的成本4.委托加工存货的成本5.原材料采购和发出的核算(三)发出存货的计价1.先进先出法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3.移动加权平均法4.个别计价法(四)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1.生产经营领用存货2.工程式领用存货3.销售存货(五)计划成本法1.计划成本法的基本原理;2.计划成本的制订;3.存货成本差异的形成与分配; 4.计划成本法下存货业务例示。

六)存货的期末计价1.存货期末计价方法2.期末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结转(七)存货清查1.清查方法2.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3.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思考题:1.什么是存货?有何特征?如何分类?2.如何确定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3.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何影响?4.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适用性如何?5.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与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6.什么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确定可变现净值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7.什么是存货盘盈和盘亏?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第 四 章 金融资产计划2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各类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处置的基本要求及会计处理,熟练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测试的方法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的计价,贴现的计算及应收票据的核算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金融资产持有收益与处置损益的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应收票据的核算方法;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及核算方法;坏账损失的估算及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难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贴现计算及账务处理,期末带息票据利息的计提及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的确定,坏账损失核算的备抵法基本内容:(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1.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内容2.金融资产的分类(二)交易性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账户2.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初始计量3.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的处理4.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5.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三)持有至到期投资1.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设置2.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3.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 (四)应收款项l.应收账款发生与收回.坏账的核算2.应收票据的核算3.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五)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1.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账户的设置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3.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计量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处置 思考题:1.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资产初始确认金额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收入?3.应收账款的内容有那些?何时可以确认?4.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哪些?5.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预付账款的核算包括哪几个方面?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有何区别?第 五 章 长期股权投资 计划1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和范围;掌握以各种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熟练掌握后续计量的成本法和权益的会计处理及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转换的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合并方式及非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难点: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处理基本内容:(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1.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2.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3.以非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1.核算设置的账户2.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3.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1.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1.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3.部分处置时成本的结转思考题:1.企业持有的哪些股权投资应划为长期股权投资?2.成本法和权益法各自的适用范围?3.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有何不同?4.如何确认各类投资的处置损益? 第 六 章 固定资产 计划1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分类;理解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减值业务.固定资产的处置业务的核算;熟练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的核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难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否资本化的判定和处理基本内容: (一)固定资产分类与计价l.性质2.确认3.分类4.计价方式(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l.购建固定资产的核算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3.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1.计提折旧的原则及范围2.折旧计算方法3.折旧的账务处理(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l.资本化后续支出的核算2.费用化后续支出的的核算(五)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l.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2.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3.固定资产盘亏的核算(六)固定资产的减值思考题:1.固定资产具有哪些特征?2.固定资产计价标准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3.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4.加速折旧法有哪些特点?第 七 章 无形资产 计划8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判定标准;理解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熟悉无形资产的报废;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熟练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出售.出租的核算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处置的会计处理难点: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是否资本化的判定;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

基本内容: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四)无形资产的出售 思考题:1.无形资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无形资产的确认应满足哪几个条件?如何理解?3.我国无形资产摊销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一般可以采用哪些摊销方法? 第 八 章 投资性房地产计划1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性质与范围;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及会计处理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的会计处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及会计处理难点: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互换的会计处理基本内容:(一) 投资性房地产的概述1.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2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二)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2.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三)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1.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四)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互换1.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