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绿林、会党首领的“发迹史”正文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27KB
约4页
文档ID:17930027
广东绿林、会党首领的“发迹史”正文_第1页
1/4

从绿林到省长、市长,清末民初革命浪潮中广东绿林的“发迹史”在清朝,由绿林出身的人当大官是不可思议的事,民国后随着政治形势、人们政治观念的改变,绿林盗匪当上民国军政高官的人屡见不鲜,如旧桂系陆荣廷和他手下一些主要将领大多数也是游勇、绿林出身民国初期广东的部分绿林盗匪因缘际会参与、协助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领导的革命起义,开始走向政途,期间涌现出李耀汉、翟汪、张锦芳三位广东绿林省长、担任过广州市长的绿林首领李福林,还有陆兰清、陆领……他们都曾经担任军政官员,叱咤风云一时……民初广东首位绿林省长李耀汉:转折篇·起于投靠李准,也曾揭竿而起响应革命党人起义李耀汉是新兴县天堂镇人,曾在李北海旗下做绿林土匪1904 年冬,因李北海等绿林匪徒在肇阳、罗定一带等地扰乱不断,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亲自率兵抵达肇庆新兴县属的天堂墟,在下山重要隘口只守不攻,不出一个月,因山上粮食用尽,匪首李北海率众缴械投诚李准从投诚的一千多人中挑选出了八十名精悍人士改编为先锋队,李北海任哨官,余皆遣散归家因李耀汉称其不想编入先锋队,称愿率翟汪等十人为亲军队当小头目,请求戴罪立功,李准感其诚,遂将他与翟汪等十人编入了自己的亲军营李耀汉善于心计,李北海因进部队后屡次违反军规,李耀汉趁此在李准面前加以挑拨,使得李准杀了李北海,不久后自己当上了哨官。

期间,李耀汉及其带领的亲军队为李准平定匪徒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1907 年,李准任命李耀汉为水师巡防营管带(清末新兵制,巡防营与陆军警察队统辖一营的长官称管带) 武昌起义后,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部和统制龙济光放弃抵抗,转向拥护革命党人,李耀汉率翟汪等人在肇庆响应起义军,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归附独立的广东军政府,不久李耀汉被军政府委任为标统,驻防肇庆、德庆一带在这期间,李耀汉的实力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旗下部队扩编为五个统领部,在肇庆组编为肇军,李耀汉出任肇阳罗司令显赫篇·成在善于心计,省长一职“不劳而获”袁世凯称帝后,李耀汉等人依附由滇系、桂系军阀组成的护国军,挥军反袁1917 年 7 月,孙中山南下抵达广东,准备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积极响应孙中山“护法”主张,将省长亲军 20 营兵力交给孙中山先生,招致了段祺瑞、广东督军陈炳焜等人的不满,为达到排挤朱庆澜目的,陈炳焜拉拢接近桂系的粤籍军人李耀汉,并致电北洋政府,推荐李耀汉为广东省长那时,一个省最有实权的是督军,省长实权都有限,当时执掌广东军政大权的是旧桂系军阀,若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谁都当不了省长,朱庆澜无奈被迫辞去了省长职务。

1917 年 9 月,在陈炳焜的支持下,北洋政府任命李耀汉为广东省长1918 年春,北洋军阀下令免除陆荣廷职,特任龙济光为两广巡阅使,龙济光受命后,率部分别从高州、雷州、阳江等处登陆,与主张“护法”的滇、桂军阀进行战争为了拉拢李耀汉,北洋政府电令其马上兼督军职,要求李耀汉乘滇、桂军阀与龙济光部队对战时发动兵变,牵制广东的滇、桂军,龙济光也发电给李耀汉,敦促李践行约定莫荣新怕在对峙期间,李耀汉的肇军趁虚兵变,也派人前去加以慰问,要求其按兵不动,李耀汉留在肇庆城不置可否,坐观其变旧桂系击败龙济光军队后,开始排挤手握 10 团肇军的李耀汉,加上李耀汉之前与北洋政府的关系密切,更是受到滇、桂军阀的猜忌,时任广东督军莫荣新请广州军政府免去李耀汉省长职位,任职刚一年的李耀汉不得不辞去了职务败退篇·败于随波逐流,晚年寓居豪宅李耀汉被免去省长职位后返回肇庆,旧桂系沈鸿英部从广州调海南借道肇庆时,对肇军发动突袭,李耀汉兵败仓皇逃回新兴,被桂系彻底挤出了政坛1920 年陈炯明率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莫荣新,李耀汉积极拥护,被任为新编粤军第六军军长,逐走莫荣新后,李耀汉出任省长公署高级顾问但随着时局的迅速变化,李耀汉的立场又转向了桂系一边,1923 年,沉鸿英与滇军、桂军入广州驱逐陈炯明后,转而依附北洋政,李耀汉加入沈鸿英阵营公然反对孙中山,充任桂军第五军军长,很快沈鸿英部队被击溃,李耀汉仓皇逃往香港,从此淡出了军政界。

李耀汉从绿林到任职广东省长期间,搜刮了大量的钱财,卸任省长职位后,李耀汉花巨资在老家天堂镇建造了一座李家大屋和捷威楼(因段祺瑞执政时期曾授李为"捷威将军"得名) ,大屋占地 16000 平方米,主体为前后大屋两座,四周高墙围绕,四角筑有碉堡,前屋为务本堂,原屋设有花厅房廊、厢房、哨房、炮楼、兵房、马厩、水井、电厂、库房等,可住进 1000 多的兵员据说李花了7 年时间、先后请了 300 多名民工才竣工而成的,当地民众传闻大屋后面的捷威楼里珍藏着李耀汉从全国各地搜罗回来古董文物、奇珍异宝,李耀汉还娶了6 个妾侍,光是家里的仆人、婢女等就有八九十人,奢侈情况可见一斑绿林省长接班人翟汪:手握六营肇军,接任省长“顺理成章” ,因立场摇摆遭受排挤翟汪与李耀汉是同乡,二人早期经历相仿,都曾跟随李北海做绿林,李准招安时翟随李耀汉一同进入李的亲军营随着李耀汉实力的发展壮大,在李旗下的翟汪也逐渐获得升迁,如在李耀汉被被提拔为水师提督衙门亲军管带时,翟汪在其李的旗下当哨官,武昌起义后,李耀汉任肇阳罗司令时,同乡的翟汪也得到升迁,在肇庆任巡防营管带1913 年,翟汪还被袁世凯授予三级文虎勋章,陆军少将衔1918 年滇、桂军与龙济光部队对峙期间,因桂军莫荣新担心与北洋军阀有联系的李耀汉乘虚发动兵变,遂拉拢肇军的军官翟汪、陈均义、邱可荣等人,让肇军内部相互牵制,使李耀汉不敢轻易发动兵变。

李耀汉被免去省长后,空缺的省长一职急需有人补上,翟汪因手握六营肇军,加上之前翟汪顺应莫荣新讨龙济光的行为,翟成为滇、桂系军阀眼里的“合适”省长人选,1918 年 9 月,他被桂系莫荣新推举为广东省代理省长,成为第二位广东绿林省长与李耀汉相比,翟汪任职省长的时间更短,还不到一年,他飘忽不定的政治立场很快招致了桂系的排挤1919 年 6 月,两广巡阅使陆荣廷已与北洋军阀分裂,陆发觉广东代省长翟汪有私通的嫌疑,遂电令广东督军莫荣新将翟汪部队解散和解除其省长职务,莫荣新请广州军政府下令通缉李耀汉,要求分化、改编肇军,并强迫翟汪辞职翟汪仗有六营肇军驻在广州,僵持着不走后来广东财政当局给了翟汪 20 万元后,他才以生病为由到沙面就医,转往香港后公开宣布辞去省长职务张锦芳:“冷手执到热煎堆” ,匆忙接过“省长”这一“烫手山芋”张锦芳是广东高州城东郊下苍地村人,曾在越南与当地人民配合共同抵抗法军七年,后遇到在中越边界一带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的绿林陆荣廷,因陆在勒收银钱时需有人代写书信,遂叫懂些文墨的张锦芳相助陆荣廷任职两广巡阅使后,授意广东督军莫荣新委任张锦芳为东莞县长,不久因广东粤海道尹空缺,广东政府让县长张锦芳暂时代理此职。

翟汪迫于桂系压力匆忙辞去省长一职,临行前将省长大印交与粤海道尹张锦芳暂行护理,“匆忙受任”的张锦芳不知所措,广州文史文字记载称“当翟汪传话叫张到省府面授省长印时,张锦芳匆忙接受,心情惶恐,汗珠如雨”,由于当时省长具有任用各县县长之职,截收钱粮,夺取税收等权利,省长一职的暂缺使得军阀、政阀人士争相竞选,僵持不下,陆荣廷遂提出让张锦芳暂时代理省长,以免各系争执,各方对此也没有反对,省长职位遂在各方争执中敲定了张锦芳张锦芳可谓是“冷手执到了热煎堆”,在桂系支持下成为了继李耀汉、翟汪之后的第三位绿林省长由于当时军阀割据,局势混乱,而且桂系控制下的省长一职并无多大实权,已经 65 岁的张锦芳自感难以安定局面,于次年 4 月告老辞职,退隐香港民初革命浪潮中广东绿林、会党人物纪事档案:李福林:从绿林首领到广州市长、军长广东军政界的“不倒翁” ,担任市长也曾雷厉风行过李福林是广州番禺大唐人,早期是绿林首领,在广州河南一带活动李福林积极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广东光复后,广东军政府着手裁编民军,因李福林是孙中山、胡汉民、朱执信等人直接发动并很信任的绿林首领,被军政府认定为“统率的民军皆极服从”,被另行改编为福军。

李福林这个文化不高的“绿林大学毕业生” ,在应付复杂政局方面其实很有心计 “二次革命”之际,革命党人不断催促李福林宣布拥护广东独立,李福林见袁世凯势力强大,犹豫不决,托词推延不表态度不久,由于革命党人力量薄弱,被迫退出广东政治舞台,李福林随即转向袁世凯阵营当以陆荣廷桂军为主力的军队东下讨伐龙济光时,李福林又转向桂系军阀,暗地里主动向陆荣廷的桂军示好,桂系军夺得广东政权后,因李福林的“先知先觉”行为被桂系军阀任命为广惠镇守使1917 年孙中山南下护法,李福林宣称将积极拥护孙中山,当时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基本上没有武装力量,李福林、魏邦平等广东地方武力是当时少数尚称“拥护”孙中山的军队1924 年孙中山督师北伐,动身前表示要“以广东付之广东人民实行自治” ,李福林因成为当时理想的候选人,被“民选”为广州市长当年广州发生了“商团事件” ,李福林表现果断,率部积极参与了平定商团叛乱,孙中山对此予以了肯定不久,李福林迎来了政治仕途的巅峰,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的军长在广东绿林出身的人物中,他的地位是很显赫的了绿林首领陆兰清: 孙中山南下护法时挺身而出清末民初的绿林匪首陆兰清是当时报纸报道的“明星绿林” ,他们打单时都会注明身份、住址,抢劫后还派发名片。

1917 年孙中山领导南下护法抵达广州后,陆兰清积极拥护,是 20 多名护法政府委员之一,他与李福林、魏邦平等民兵首领,成为当时少数拥护孙中山的广东地方武力之一1920 年粤桂战争中击败旧桂系后,孙中山返回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陆兰清随后被调任为两阳司令,驻守阳江、阳春,不久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独立旅旅长陆领:起义时“秋毫无犯”的“乱党”绿林出身的陆领是广东南海县人,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的第二天,陆领等人因不知起义已失败,按照计划响应黄花岗起义,在顺德县乐从圩起义,其带领的民军没有扰民害民,失败后还把饭账结清才退走当时全国的大报都报道了“乱党”在佛山、乐从起义时秋毫无犯的新闻,这与清朝官兵在镇压黄花岗起义以及清乡时扰民害民的行径形成鲜明的对照,为革命党人赢得了不错的口碑1915 年 12 月,朱执信委任陆领为广肇区司令,袁世凯称帝后,陆领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回到广东参加讨袁斗争,被委任为广东护国军第六军军长、第十路司令,1918 年又被任命为任粤军第十统领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邱捷:不稳定的时局给他们造就了机会清末民初,广东是新旧力量斗争的主战场,盗匪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孙中山在进行反清革命时,在广东举行过 8 次起义,在冲锋陷阵的战士当中,多有绿林、会党人物的参与。

绿林好汉投身革命的目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希望“捞过一番新世界” 民国以后,不少前盗匪当上了高官,李耀汉、翟汪、张锦芳三个广东省长都毕业于“绿林大学” ,统治广东几年的旧桂系,其头子陆荣廷也是盗匪出身三位绿林省长在任期间的几年里(1917 年-1920 年)涵盖了“第一次护法”、“桂系据粤”时期自 1917 年孙中山南下护法以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与南方军阀一直进行激烈的斗争,双方甚至兵戎相见;此外,外省来粤的军政势力、本省的实力派也互争雄长,各方都不具绝对优势,广东政局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那个时期,旧桂系军阀执掌广东军政大权,如果没有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谁都当不了省长,李耀汉、翟汪、张锦芳都与广东地方实力派、据粤军阀关系良好,同革命党没有渊源但又没有仇恨,加上三人都有一些实力,但他们并无政治理念,也没有自己的派系,不足以挑战桂系,所以,就被方方面面接受,三位“绿林省长”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相继上台他们任期各一年左右,但在同时期的广东省长中算长的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李福林官不如李耀汉、翟汪、张锦芳大,但名气却超过三人,尤其在民间,关于李福林有很多故事李福林以没有政治野心、粗疏豪爽的面目出现在广东政坛,军阀、官僚对他都没有太大的戒心,相反,还想借重他的实力,特别是在政权更迭时,李福林又成了过渡时期维持秩序的头面人物。

广东三位绿林省长早期经历虽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