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塔山(详版)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 1135.5 米,为群山之冠它古称丰林山,北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因山上有一座宝塔,故通称为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与象征新中国成立后,1953 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贰圆券的下方图案就是宝塔山;195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其核心图案也是宝塔山和红五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诗歌《回延安》中热情地讴歌了宝塔山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读山能够读出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下面我就带领大家参观宝塔山景区,寻求宝塔山独特的精神内涵[宝塔下]:耸立于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 年) ,距今已有 1200 多年的历史现存宝塔为宋代重修,原名为“岭山寺塔” ,塔高 44 米,塔基周长 36.8 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 ,南门额书“高超碧落” 北门内有阶梯,可沿梯直攀塔顶您若有兴致,2可以登临塔顶一览延安城全貌许多前来游览的朋友都曾问过这样的问题:古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宝塔,它有什么意义?中国古塔建筑,一是起源于佛教,作埋藏经卷和舍利之用。
据《太平广记》载:“延州有锁骨菩萨(即观音菩萨化身)舍利塔” ,指的就是延安宝塔二是来自风水学说,用于调理阴阳,辟邪降福宝塔山地处延安三川之口,山腰地势平缓,有人说地势不完美,有缺空,便造塔弥补可以说,延安宝塔的建造兼具以上两个原因古人云:“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 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的佛寺大都与风景名胜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 年) ,人们在嘉岭山上建“岭山寺” ,即以此为寺院标志塔,并予以修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 ,又对该塔进行了维修1935 年 10 月 19 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937 年 1 月 13 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延安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杨家岭、枣园不眠的灯火,孕育了一个崭新的民族精神从此,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活力,成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熊熊火炬和航标灯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成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最令人神往的壮丽景观也就是在“延安时期” ,延安宝塔已经被反复地吟唱陈毅元帅3当年有《延安宝塔歌》 ,借歌颂宝塔,用塔尖与塔基的关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与人民群众互为依存的鱼水关系。
这首诗歌是这样吟唱的:“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 仰望塔尖喻领导, 备具庄严相犹如 树战旗,敌军胆气丧又如过险滩,舵手平风浪又如指南针,航海必依傍再视塔尖下,千万砖块放 层层从地起,累累逾百丈大小不同等,愈下愈稳当塔脚宽且厚,塔腰亦粗壮方知塔尖高,群砖任鼎扛塔尖无塔脚,实在难想象塔脚无塔尖,塔亦不成状延安劳模会,真理正一样君不见劳动经验有万科,模范创造应讴歌条条经验个人得,系统推行领导多吾党军政善料理,而今生产执斧柯新人新物新政策,抗建由我不由它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之后,延安宝塔还一度承担过飞机导航的功能延安宝塔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全国解放后,陕西省和延安市两级政府先后于 1959 年和 1984年两次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了维修主要是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增设了楼梯,加固了塔基,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1956 年 8 月 6 日,延安宝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 11 月 20 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近年来,宝塔和宝塔山实施了点亮工程,每当夜幕降临,宝塔光芒四射,流光溢彩,成为圣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钟亭旁]:钟亭里的这口铁钟,是明代的铁制洪钟,铸造于明崇祯元年(即 1628 年) 钟高 150 公分,直径 106 公分,上部是佛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是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这口铁钟声音清纯,余音久绕,可传方圆三至五公里此钟原在延河对面的太和山道观中,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处把它移置于此,作为报警之用1938 年,日本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口钟曾被敲响,为保卫延安做出过特殊贡献[在中轴线上对延安城全貌的介绍]:钟亭旁的这个位置处于延安的中轴线,视野开阔,是观览延安全景的最佳位置因此,游客们普遍形成了“不上宝塔山就等于没到延安”的共识现在我简要介绍一下延安的基本情况延安位于陕西北部,距西安 350 多公里,总面积 37037 平方公里,下辖 13 个县区,总人口 210 万延安海拔 800-1800 米,平均海拔为 1200 米延安土地资源丰富,宜于农、林、牧业,延安的小米、苹果、红枣与羊肉都十分有名延安的工业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石油储量 4.3 亿吨,煤炭储量 71 亿吨,天然气储量 33 亿立方米5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以“两黄两圣”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两黄”指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两圣”指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有各类文化文物遗迹 5808 处,其中革命旧址 350 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处延安是1982 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延安是典型的丘陵峡谷城市,三山环抱、二水合流是延安的市区特点大家顺着我的手势看,延安的三山是指东北的清凉山,西面的凤凰山和东南的宝塔山二水是指延河与南川河,南川河由南向北,两河在宝塔山脚汇合,东折流经延长县,注入黄河所以人们称延安城是“襟三山带两河” 清凉山在古代就非常有名,山上有著名的万佛寺石窟、太和山道观,可以说它是佛道合一的名山清凉山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新闻单位的所在地当时的清凉山承担着“新闻山”的功能,把革命真理源源不断地传送全国各地陈毅元帅有诗云:“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道出了清凉山的重要地位清凉山就是中国革命的智慧之山,它给中国革命输送了丰富的思想与营养如今,清凉山麓建有延安新闻纪念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革命旧址纪念馆,也是我国唯一的新闻6事业专题纪念馆。
清凉山向北,是延安的北郊,那里遍布着延安的革命旧址由南向北依次有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还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城北郊也是延安著名的“文教川”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延安大学就在杨家岭,前些年中央组织部新建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就在枣园村此外,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中学、延安市委党校、延安卫校等大中专院校也在这一带凤凰山远看就像凤凰展翅欲飞的样子,故而得名但从凤凰山的地理构造上看,它更像一位慈祥的老者,把大半个延安城揽在自己的怀抱中,为这里的黎民百姓遮风挡雨凤凰山上土城墙遗址依稀可见,城墙从凤凰山南端的土梁起在今南门坡地段与石砌城墙相连,经南川河、延河一直到现在的西沟,与凤凰山北端的那道土梁相连,构成了古代的延安府城陕甘宁边区时期,这里还有较完整的城墙,后来逐渐被拆除了当初的延安城只有两条街道,中间的这条叫二道街,现在商厦林立,热闹非凡,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二道街有著名的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的旧址抗大与黄埔军校并称为现代中国两所最伟大的军事院校中心街有陕西省地市级城市中仅有的两家四星级饭店——“延安宾馆”与“延安旅游大厦” ,延安的许多重要接待都在那里。
前些年,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来延时就下榻在“延安7宾馆” 1938 年 11 月 20 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延安老城变成一片瓦砾但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延安军民硬是用镢头在各个山脚挖出了一排排整齐的土窑洞,使延安成为名副其实的“窑洞之城” 那时的延安,物质上虽然贫穷,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比丰富,充满激情与活力,到处是歌的海洋每到夜幕降临,延安土窑洞里的煤油灯光,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好看,当时在文人的眼睛里,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凤凰山麓有凤凰山革命旧址,是 1937 年 1 月 13 日毛主席进入延安后的第一个落脚点凤凰山麓有个浅沟,沟口下面的三角地带是现在的延安育才学校它的前身很有名,是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于 1938 年,有“马背上的摇篮”之称,后几经分合成为北京、西安、延安三所同名的育才学校延河发源于榆林市靖边县天赐湾乡的周山,全长 286.9 公里,在延安市域的流经长度达 62 公里历史上的延河,曾经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也叫“清水” 党中央到达延安时,延河还碧波荡漾,城中居民多取河水饮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和八路军战士经常在延河边散步,操练习武,读书学习,思考问题延河养育了中国革命,成为当之无愧的革命母亲河。
因此,延河虽然在自然形态上列不到著名河流的名录当中,但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8我们看到的延河,它由北而来,在宝塔山下拐了一个近乎直角的弯度,然后流向东方,注入黄河,汇入大海,似乎昭示着这里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果然,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选择延安是正确的,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大家看到,横跨延河、沟通延安东西的大桥,就是延河大桥延河大桥建于 1959 年,为空腹式三洞结构,是我国第二座“空腹式”石拱大桥,桥身总长 114 米,高 13 米大桥的平面、延河水的纵线和宝塔山的几何隆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空间序列和分割比例,是一个经典的美学造型它们的组合已经成为延安的名片,成为延安的标志和象征每当人们在荧屏上、画面上看到宝塔山和延河大桥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曾经辉煌的延安往事过了延河大桥便是东关东关是延安的商贸工业中心,那里有延安最大的汽车站——东关汽车站,还有热电厂、供电局、电信公司等企业以前的东关民用机场,如今扩建成“百米大道” ,目前是延安城中最宽敞、最漂亮的街道1936 年 12 月 17 日,周恩来等就是在这里登机前往西安帮助解决“西安事变”的;1945 年 8 月,毛泽东也是在这里乘飞机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著名散文家方纪先生的《挥手之间》就详细描写了当时的场面。
现在的飞机场已经迁至东二十里铺大家注意到,东关的楼房不是太高,这主要是从飞机升降安全的角度考虑设计的据悉机场下一步将搬迁至南泥湾附近的山塬上,届时机场一带将进行大规模地开发9距延安城东 5 公里处的桥儿沟,就是东面有教堂的那个山沟,是著名的鲁迅艺术学院及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旧址当年的延安鲁艺培养了一大批文艺骨干,被称为“新文艺的圣殿” ,桥儿沟对新中国文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延安东川有著名的 210 国道,可直达内蒙古的包头市革命烈士谢子长的家乡子长县、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所在地延长县,著名作家路遥的家乡延川县,均在延安的东北延安是中国最早进行石油开发的地方,中国大陆上的第一口油井就在延安市的延长县公元 1080 年,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在延安生活了两年多在当时的延安境内,沈括发现沙石和泉水相杂的地方,常常冒出一股股黑漆一样的液体,当地百姓把这种液体叫“脂水” 他们用山鸡的尾羽把它沾起来,收集到罐子里,用来燃灯照明但它冒出的浓烟,连帐子都熏黑了凭着科学的直觉,沈括想到这种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扫了一些烟灰来制成墨,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延川石液” 沈括还断言:“此物必大行于后世。
”在《梦溪笔谈》里,沈括写下了:“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 ,即此也” 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石油”这一名称,并且预言:“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他认识到陕北油田石油储藏量的丰富,认为石油可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