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堂观察的技术.doc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50KB
约6页
文档ID:556755427
课堂观察的技术.doc_第1页
1/6

课堂观察的技术  课堂观察的技术 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偶然或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课堂表现的过程课堂观察是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调整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课堂观察的范围与重点  主要包括对学生课堂中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及注意力状况、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察  1.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  2.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  3.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这方面着重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到黑板练习时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性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重点观察,教师就可以大致对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速度是否适当作出判断,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作到心中有数据此来调整教学活动,采取管理措施,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课堂观察的技术要求  1.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随时对课堂活动作出调控  2.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课堂中的全面情况加以监控,同时还要根据课堂情境的特点和学生表现,对课堂活动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深入了解  3.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不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察应与教学行为自然融合在一起,既要有意识观察,又不露明显痕迹,不对学生形成明显的压力,不让学生感到教师处处在监视自己  4.排除各种主观倾向,进行客观观察实践表明,教师心理活动的某些主观成分有时也会左右他的课堂观察,从而形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察结果以下几种效应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会有消极影响,应加以排除:(1)期待效应指根据自己的结论期待事实的发生例如,对好学生有正向期待,一般不做消极分析,对差生有反向期待,一般也不做积极分析2)平均值效应有些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做班级整体评论,也就是往往把学生群体看的都比较好,或都比较差,这样容易造成对学生个体评价的不公正。

3)中心论倾向即遵守一贯的正态分布原则,中间大两头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有过强的固定性4)互动倾向即一种光环效应,一好百好对学生的主要印象可以影响到对他的其他印象例如,教师特别好取学生成绩的光环,一般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都好,成绩差其他方面也不怎么样,等等5)标签效应指教师一旦发现某个学生身上不好的东西,就下结论,贴出了标签这个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改变,并可能传递给其他教师而影响他们的观察,班主任的标签往往影响力较大  一、基本情况  科 目 课题 年级 教师姓名 性别 年龄  教学重点:  难 点:  本堂课使用的教具  二、课堂记录  说明:按时间顺序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教学过程,并写下你即时的感想特别要详细记录下述内容:  1. 教师如何呈现和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问题,教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2.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有关能力,学生有何反应  3. 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的情况,如:教师如何利用教材(默读、朗读、自学,甚或不用教材),如何利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和插图;教师的教法  4. 教学时间的分配(讲解、提问、练习等,重点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三、听完课后,请回答下述问题(可在每题边的空白处作出说明,写下与之相关的随感)1.教学目标要求:()1.明确点明本课要求()2.没有点出,但能够在讲课中体现出来()3.不明确2.讲课是否突出了教材上的重点:()1.很突出( )2.一般( )3.不太突出 ()4.不突出3.难点是否分散,是否有突破:( )1.难点分散,有突破 ()2.难点分散,但无突破( )3.难点没有分散,但有突破()4.难点没有分散,也无突破4.教师教学思路是否清晰:()1.有明确的线索,条理清楚,有系统()2.讲授不够系统,思路不很明确()3.逻辑混乱,讲到哪里算哪里5.教师对教材的运用:()1.能灵活运用教材,并有恰当的个人发挥()2.照本宣科()3.不重视教材的使用,经常跑题()4.其它6.讲课中用何种方式或教具帮助讲解重点和难点(可选多项):()1.反复讲解、练习()2.举例、示范或演示()3.在黑板上画图或使用卡片、挂图等()4.学生小组讨论或活动()5.没有任何特殊措施()6.其它7.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所教授的重点或难点:()1.适合( )2.一般( )3.不适合8.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1.适合( )2.一般( )3.不适合9.教师的提问是否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1.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2.都是一些事实性、资料性的问题()3.极少提问10.教师是否澄清了有关知识点:()1.叙述清晰,概念准确()2.概念准确,叙述较清晰()3.有知识性错误,但不妨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4.有严重的知识性错误,并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11.教师是否澄清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明确指导学生如何联系各知识点()2.略有指导()3.本课知识点之间、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关系较少,教师无法联系()4.教师未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2.教师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1.合理 ()2.不合理,大部分时间放在讲解上13.教具的使用:()1.合理运用教具()2.滥用教具( )3.没有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4.没有用教具14.是否注意给学生足够的练习和动手时间()1.很注意( )2.一般( )3.不太注意15.是否注意联系当地实际:()1.很注意 ( )2.一般 ( )3.不太注意()4.授课内容与当地实际没什么关系,联系不上 ()5.不注意16.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多选):()1.具体的知识(概念、术语、具体事实)()2.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惯例、趋势和顺序、分类和类别、准则、方**)()3.原理和概括的知识17.学生能力培养情况(可选多项)()1.领会能力(转化、解释、推断) ()2.运用能力()3.分析能力(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的分析)()4.综合能力 ()5.评价能力( )6.学生能力培养没有受到重视18.如果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上存在问题,你认为原因在于(可选多项):()1.教学内容超出当地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2.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缺乏联系()3.教师教学不当()4.学生没有兴趣,不认真听讲()5.其它四、意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优缺点,课中体现出来的教材问题,你对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学困难的可能解释)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